嘉慶帝颙琰(3)



(3)和珅同乾隆共同“修持密宗”。乾隆崇奉喇嘛教,對佛教經典頗有研究。他曾主持翻譯並刻印了《滿文大藏經》。和珅也學佛經,有的書說和珅同乾隆一起“修持密宗”。總之,和珅同乾隆有著一種極為特殊的、難以言明的密切關系。

(4)和珅體貼侍奉乾隆。乾隆是老人,喜歡別人奉承、照顧,和珅就陪伴在乾隆左右,對皇上服侍照顧,體貼周到。從朝鮮《李朝實錄》中可以看到:和珅雖貴為大學士、軍機大臣,但每當皇帝咳嗽吐痰的時候,他就馬上端個痰盂去接。

(5)和珅滿足乾隆侈欲。乾隆晚年生活奢華、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了甯壽宮及花園(乾隆花園),以作退閑頤養天年之所。他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30座行宮,花費巨大。乾隆80歲大壽,舉行萬壽大典和千叟宴。和珅總管這件事,需要大量銀子,當時國庫拮據,銀子從哪里來呢?和珅用各種手段聚斂錢財,比如侵吞、賄賂、索要、放債、開店、收稅、盤剝鹽

商等。他命令外省三品以上大員都要進獻,在京各衙門長官要捐出俸銀,兩淮鹽商要捐銀400萬兩。和珅很快滿足了乾隆80大壽花費的需要。和珅還用“議罪銀”,就是讓有過失的官員,以交納罰銀代替處分,少則數千兩,多的幾十萬兩。這些“議罪銀”不入國庫,交到內務府,入乾隆私囊。內閣學士尹壯圖上奏皇帝表示反對,結果差點丟了性命。昭梿在《嘯亭雜錄》中說,和珅多方搜刮勒索,使得原來入不敷出、需要戶部補貼的內務府,沒有幾年就扭虧為盈。乾隆能夠隨意享樂,當然對和珅就更加依賴。同時,和珅也中飽私囊,凡是外省進貢皇上的禮物,都要過和珅這一關,他從中截取,以致他所藏珍珠手串,比皇宮的還多還大。和珅有一部分珠寶就藏在住宅的夾牆里。

乾隆年齡愈來愈老,執政時間愈來愈長,宮女、妃嬪、太監都沒有文化,不能同他交談詩文、書畫、佛經,也不能幫他處理軍國大事、進行多種語言文字交流。所以,和珅對老年乾隆來說,是沒有一個人可以替代的。由于乾隆的寵信,和珅的官職扶搖直上,在清朝近300年曆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和珅的官,武職——鑲藍旗滿洲都統、正白旗滿洲都統、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文職——內務府大臣、禦前大臣、議政大臣、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軍機大臣、領班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兼辦理藩院尚書事;學職——殿試讀卷官、日講起居注官、《四庫全書》館正總裁、石經館正總裁、國史館正總裁、翰林院掌院學士;錢官——崇文門稅務監督;內職——兼管太醫院、禦藥房事務;爵位——太子太保、伯爵、公爵。

和珅升官的同時,也在為自己挖掘墳墓。和珅靠乾隆寵信發跡,也必然隨乾隆升天而自斃。

嘉慶早在做皇子嘉親王時,就對和珅不滿。嘉慶繼位後,乾隆還在,他投鼠忌器,而沒敢動手。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崩于紫禁城養心殿。嘉慶帝颙琰在乾隆死日親政。嘉慶在辦理大行皇帝乾隆大喪期間,采取斷然措施,懲治權相和珅,舉朝上下,大為震驚。

乾隆做了四年太上皇,仍緊緊地把持著實權。這時的和珅依然受寵,但是畢竟形勢發生了變化。和珅在乾隆與嘉慶間采取“四手”:第一手是緊緊依靠太上皇乾隆,第二手是討好嘉慶皇帝,第三手是限制嘉慶皇帝的權勢,第四手是防止嘉慶日後對自己進行懲處。所以他在乾隆和嘉慶之間、在嘉慶面前和背後,都表現了“兩面派”。

和珅竭盡全力限制嘉慶,培植任用自己的親信。嘉慶即位時,他的老師朱珪當時任廣東巡撫,向朝廷上了封表示慶賀的奏章。和珅就到乾隆面前告朱珪的狀,不過乾隆未予理睬。嘉慶元年(1796年),乾隆准備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學士,嘉慶寫詩向老師表示祝賀。和珅又到乾隆那里告狀,說嘉慶皇帝籠絡人心,把太上皇對朱珪的恩典,算到自己身上。這一次,乾隆生氣了。他問軍機大臣董誥:“這該怎麼辦?”董誥跪下勸諫乾隆說:“聖主無過言。”乾隆才作罷。不久,和珅還是找了個借口,慫恿乾隆將朱珪從兩廣總督降為安徽巡撫。和珅還將他的門下吳省蘭派到嘉慶身邊,名義上是幫助整理詩稿,實際上是監視嘉慶的言行。嘉慶二年(1797年),領班軍機大臣阿桂病故。和珅只知進、不知退,便成為領班軍機大臣。這時的乾隆,已年老體衰,記憶力很差,昨天的事,今天就忘,早上做的事,晚上就不明白了。和珅真正成了乾隆的代言人,也就更加為所欲為。

和珅自作聰明,作繭自縛,自壞其事。颙琰當皇子時,被定為儲君。和珅密知此事,于乾隆公布嘉慶為皇太子的前一天,送給颙琰一柄如意,暗示自己對嘉慶繼位有擁戴之功。嘉慶笑在臉上,恨在心里。但因和珅是乾隆的寵臣,老奸巨滑,朝廷上下,各種關系,盤根錯節,不便動手。嘉慶在乾隆死後短短的15天里,就把一個被先帝恩寵30年的“二皇帝”加以懲治,舉措得體,乾淨利落,取得勝利。嘉慶采取的辦法是:

第一,欲擒故縱。嘉慶繼位後,太上皇還健在。他面對一個老謀深算,並深受太上皇寵愛的和珅,采取了欲擒故縱的策略。和珅的一舉一動,他看在眼里,不動聲色。有些大臣在他面前批評和珅,嘉慶說:“我還准備讓和珅幫我治理國家呢!”嘉慶向太上皇奏報的一些軍國大事,也經常讓和珅去代奏、轉奏,以此表示信任,穩住了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