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邢道長勘定風水寶地 大金國鰥夫喜得嬌妻



顯佑宮秘笈載:天聰二年,邢道長受先汗之托,約上會于棋盤山,為先汗勘定風水寶地,其址在石嘴山。因國中鰥夫日增,上納劉弘遇言,出資為國中無妻者婚,此堯舜之舉也,由此漢民漸附。


眾貝勒按皇太極的吩咐到了自己的領地。平時,他們很少能到社會底層,每年打完仗,便是慶功,休閑,然後再是打仗。處理旗務的事都由各自的都堂去作。現在到了田莊,親眼見災情的慘象,無不受到了一次巨大的震撼,回來後,齊聚在代善府上,一個個感慨萬分。


莽古爾泰道:“怪不得汗王要我們開倉賑濟呀,再不開就要鬧大亂子了。”


阿敏道:“若不是親眼所見,就是殺了我,我也不會相信我旗下的人會有人相食的現象。開倉,我要再開一個倉。”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發著感慨,代善說話了:“汗王的眼光要比我們遠得多,他是站在國家的高度看待這次災情的,咱們還是請文程先生寫個賠罪書,要深刻些,遞上去,然後再真誠相請,我看汗王會重新理政的。”


莽古爾泰道:“這回還得有勞文程先生。”


范文程道:“臣自當效力。”


寫完賠罪書,已是過晌,莽古爾泰道:“文程先生,你這賠罪書肯定好使?”


范文程非常自信:“若此書尚不能打動汗王的話,臣甘受任何處罰。”


莽古爾泰拿在手里,看了看:“好,若真能打動汗王,本貝勒一定要重重賞你。”


于是眾人第三次來到汗王宮前,這回是莽古爾泰高舉著賠罪書:“臣等已各自去了自己的領地,親眼見災民的慘狀,深深理解汗王的愛民之心,我等特上此賠罪書,請汗王禦覽,並請汗王以寬大為懷,原諒我等的無知。”


皇太極打開賠罪書,一見其字跡,便知是出自范文程之手。對范文程他幾乎是言聽計從,這份賠罪書,哪怕就是幾個字,也表明了范文程的態度。皇太極這兩天並沒有真的不理朝政,派到朝鮮的使臣已返回,鎮江一帶已開始粜米,兩千石的種子正在途中,估計再過兩天就可運到沈陽。各地災民領到賑濟後,已陸續返回家園。


“事不過三,既然眾貝勒已經知錯,朕若再不上朝就不對了。”


眾人在大門前跪了不到一刻功夫,大門開了,皇太極出現在門內,眾貝勒已十余天未見到皇太極了,現在,汗王終于走出了寢宮大門,不用說, 這是接受了大家的賠罪,眾人自然是十分歡喜,遂一齊叩拜道:“給汗王請安。”


汗王見比自己年長的二哥在石板上跪著,心中十分不忍,他親自攙扶:“二哥,快快請起,請兄長和眾兄弟起來說話。”


代善拉著皇太極的手聲音有些哽咽:“汗王……我們見識是短了些。”


“好了,不說這些,快快請進吧。”


眾人進得宮來,沿南北大炕坐好,皇太極道:“朕看了你們的賠罪書,幾乎落淚,難得兄長和弟弟們能理解朕的一番苦心,朕對阿敏哥和五哥的言語也過于苛刻了些,朕也要向你們賠罪。”


皇太極站起來,向二人深深鞠了一躬,二人慌忙站起:“這如何使得,是我們惹汗王生氣的,我們自當賠罪。”


皇太極道:“朕自幼受父汗熏陶,酷愛《三國》。記得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評價袁紹時有這麼一句話,‘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這個評語可謂入木三分,說到了袁紹的骨子里去了。朕以為曹操是個了不起的大英雄,你看他,獻刀之計行刺董卓不成,返回老家,盡散數十萬家資,招兵買馬,投入到國家興衰的大業中。張飛也是個大英雄,放著個好好的桃園酒家不干了,全部賣掉,與劉備、關羽結義舉事。我大金國也有這樣的大英雄,那就是佟養性,他現在忙得很,正在研制我們自己的紅夷大炮,今天沒來。當初他也是盡散百萬家資資助父汗,所以父汗說無佟氏一族便無我大金之天下,並戲稱其為佟半朝。我等兄弟一定要記住,我們是干大事業的人,只要能取得民心,不論付出多大代價都值。”皇太極話鋒突然一轉,“多爾袞,你覺得這場災情是好事還是壞事?”


多爾袞集努爾哈赤和大妃的優點,年方十七,長得十分英俊,皇太極文愛薩哈廉,武喜多爾袞。多爾袞閃動著一雙又黑又大的眼睛:“汗王,災害當然是凶事壞事,若不是汗王及時采取措施,後果不堪設想。”


皇太極卻微微一笑:“多爾袞,你只看其表,未探其里。我們攻占遼陽後,漢民的反抗就從未停止過,金州、複州、寬甸、鎮江,可謂此起彼伏。一些士子們暗中煽動,把南朝的暴政都記到了我們的頭上,近些年來,我們一直在替南朝還債,背黑鍋。部分漢人不明真相,對我們的敵意越來越深,而這次賑濟之後你們聽到了什麼?”


薩哈廉道:“到處是萬歲之聲,許多漢民激動得熱淚盈眶,不少人還朝沈陽方向叩拜。”


皇太極開心大笑:“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天降大災于金,大金焉能不興。”


眾人被皇太極搞糊塗了:“天降大災于金,大金還能興,這是什麼道理?”


皇太極道:“爾等知道嗎?鎮壓是要流血的,是要死人的,是要花錢的。現在我們打了一場不流血的勝仗,這是一次不動刀槍的征服,是一次對心的征服,這要比打十場、二十場的仗合算得多,你們說你們的那點糧食放得值不值?”


眾人如夢初醒,代善贊道:“汗王深謀遠慮,吾等遠不及也。”


皇太極:“爾等今後要經常到自己的領地中去看看,多體察些民情,多了解百姓的饑苦,做到防患于未然。眾人齊聲應道:“ 。”


遼東的五月,微風和煦,陽光明媚,距沈陽城四十余里的棋盤山,已是滿山翠綠,一片欣欣向榮。一支大隊人馬,正沿著渾河邊的農家土道向棋盤山行進。走在前邊的是大金國汗皇太極,緊隨其後的是書房的大學士們,後面是代善、莽古爾泰等一群武將。大金國所有的要人今天都出動了。除了重大征戰外,大金國還沒有這樣的先例。



原來,赫圖阿拉城顯佑宮邢道長昨天派人捎信來,說是他已為先汗勘定了一塊風水寶地,請汗王及眾貝勒今天到棋盤山相見。皇太極聽罷非常高興,對邢道長他無比敬重,當天晚上他沐浴薰香,第二天清晨,懷著十二分的虔誠,到棋盤山拜見老神仙。


連日來皇太極心情頗佳,今天的心情是好上加好,他抬鞭指著大田里的莊稼:“玉米都半人多高了,一場災荒總算熬了過來,上蒼保佑,但願今年能有個好收成。”


多爾袞跟在後面,心思卻沒在大田里,他突然冒出一句:“汗王,邢道長今年至少有一百二十多歲了吧?”


皇太極道:“這可說不好,朕第一次見到他,便是白發蒼蒼,到現在三十來年過去了,還是那麼精神矍爍。”


“他為什麼要選在棋盤山和我們見面呢?”


“大概是厭倦沈陽的喧囂吧。再者,傳說呂洞賓和李鐵拐曾在此對弈,至今山上尚留有巨石棋盤,乃仙家流連之所,邢道長是位仙家,當然要選在這里了。”


眾人上得山來,只見山中怪石嶙峋,突兀崢嶸,蒼松翠柏,挺拔俊秀,山澗溪水潺潺,林中鳥吟鹿鳴,果然是仙家洞府,脫盡凡塵。


阿濟格在後面說道:“鐵刹山險峻,棋盤山清秀,雖然都是仙山,卻各俱風韻。”


皇太極道:“十二弟今天也雅起來了,難得。”


范文程道:“山川秀美,草木多情,十二爺這叫觸景生情。”


快行至巨石處,邢道長派了兩個小道士前來迎接,在小道士的引領下,眾人來到棋盤前。見邢道長正在棋盤旁的一棵巨松下端坐,眾人上次見到邢道長,是在汗王甯遠負傷後,那是邢道長專門前來為汗王療傷。一晃兩年多過去了。今天的邢道長,依然是當初的鶴發童顏,面色卻更加紅潤,頗有返老還童的樣子。眾人沒用任何人吩咐,便一齊跪倒,皇太極亦准備參拜,邢道長慌忙站起:“貧道參見汗王。眾貝勒快快請起,貧道怎敢受眾星宿之拜,莫要折殺貧道。”


眾人站起後,莽古爾泰搶先說話:“老神仙,晚輩可是有言在先,什麼時候你得收了我這個徒弟。”


邢道長道:“五阿哥又取笑了,大千世界,講個緣字。像貧道這樣的苦命人,注定要與青燈為伴,五阿哥乃國之棟梁,重任在肩,非山中人也。”


皇太極問候道:“老道長身體越發硬朗了,真令我們紅塵中人羨慕。”


“汗王受命于天,重整乾坤,拯救黎民,國事繁忙,還應為國珍重。”


“先汗駕崩,眾兄弟將這副重擔壓給了朕,從此難安生了。”


眾人聚在道長身旁問這問那,好一陣寒暄後,邢道長將話轉入了正題:“貧道今天請汗王及眾貝勒上山,是要談及為先汗地宮選址之事。受先汗生前之托,貧道遍訪了白山黑水,于沈陽不遠處尋到一風水寶地。”邢道長打開了一張圖:“汗王,諸位貝勒,請看,距沈陽不到二十里路,有一山,名曰石嘴,又叫東牟,其山源自長白龍崗,秉承先汗祖陵之龍氣,與尼雅瑪山一脈相承,此選陵之要旨也。此山背倚大台山,前臨渾河水,中有興隆嶺,兩山夾一崗,輩輩出皇上,指的正是這樣的山勢。”


皇太極與眾貝勒無不十分驚喜,皇太極道:“還請老神仙多加指教。”


“貧道一生相山無數,有此山之龍氣者,實為罕見。葬有五忌,即:童、斷、石、過、獨。所說童者,如嬰兒之頭顱,尚未長發,山上草木稀疏,這樣的山,土質貧脊,葬之,後人必受窮苦,且人丁稀微;山勢蜿蜒,看似茂盛,但或因水患或因天災,其勢突然而斷,此為斷脈,葬之,則無後矣;山皆有石,但若惡石成堆,幾無沃土,葬之其後必多坎坷;山勢如龍,奔騰而去,挽之不住,此為過山,葬之,後人必多勞碌;一山獨居,既無群山拱衛,又無眾水環繞,其山地氣雖佳,亦不可葬,葬之,後人一生必孤軍奮斗,難得他人相助。而石嘴山卻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一一對應,確是十分難得的風水寶地。”


眾人聽呆了,代善問道:“老仙家,何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乃天上四大星宿。所葬之處,若能與四大星宿之勢相符,即為寶地。請汗王與眾貝勒隨貧道來。”邢道長引領著大家登上了棋盤山主峰輝山,站在輝山山頂,放眼望去,渾河水如一條銀色的飄帶從東向西飄來,兩岸平原,村莊錯落,田野上阡陌縱橫,綠色無邊,郁郁蔥蔥。范文程先是一聲驚歎:“好一派大金國壯麗河山。”


邢道長道:“相山者,要立北朝南。青龍,指陵寢左側之山。石嘴山左側之山,與龍崗一脈相承,它浩浩蕩蕩從東而來,恰如一條奔騰的巨龍,此即為青龍也;此山再延伸十余里便緩緩低垂,至石嘴山右,形成收勢,呈虎狀于山中盤臥,此即為白虎也;石嘴山之前,有山為興隆嶺,此山秀麗多姿,如一朱雀,面向石嘴山鳴唱;玄武者,烏龜也,後面的大台山,主峰垂頭向下,恰如龜首,向人示意,似在歡迎安葬之人。主峰下不遠處,有一平地,流水到此不泄,置座四平八穩,人眠山上龍方住,水注堂心穴自安。石嘴山內有泉百眼,山前是呈環抱之勢的渾河水,山與水之間是一片開闊地,此為明堂。縱觀其勢, 正所謂群山拱衛,眾水環繞。堪輿之術,僅憑觀其表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要善觀紫氣,貧道在此已觀月余,每至子夜,便可看到石嘴山處有紫氣縈繞,且有毫光,直沖牛斗,先汗若葬于此地,大金國必將定鼎中原,君臨天下。”


皇太極與眾貝勒大喜,皇太極道:“若果如道長所言,吾愛新覺羅一族將世世代代供奉顯佑宮及道長。”


邢道長卻道:“貧道從京城流落到建州,蒙先汗賜觀,方有遮風避雨修煉之所,恩養之德,理應回報,此即為報答先汗的一份厚禮吧。”


“先汗與朕待顯佑宮薄,顯佑宮對大金卻如此之厚,令朕與眾貝勒慚愧。”


“汗王不必過謙,貧道今天了卻了一個重大心願,從此將與汗王及眾貝勒別矣。”


“道長何出此言?道長在沈陽宮中所居三官廟,朕一直命人灑掃,香火從未間斷,還盼道長能來此高臥,也好為朕與眾貝勒指點迷津。”


“貧道寄身紅塵近二百余年,駕鶴西去之日不遠,若汗王能在國事之余,多少眷顧些顯佑宮,三清界上,貧道將感之不盡矣。”說罷,拂塵一甩,雙目微閉,不再說話。


皇太極與眾人下山,返回沈陽,一路上感概不已。行至撫近門處,忽聽有歌聲傳來。眾人順聲望去,見一大群人跪于地下,他們身後有一男子站在那,正弄琴而歌:


鰥夫苦,鰥夫難,



鰥夫的苦處說不完。


而立之年無子嗣,


夜半衾冷獨自眠。


衣衫綻破無人補,


心中委屈對誰言。


偶染大病臥床上


一病便是七八天,


灶中無火缸無水,


粥飯如何到嘴邊。


掙紮爬起抓飯碗,


手捧空碗淚漣漣。


鰥夫苦,鰥夫難,


鰥夫的苦處說不完……


一段歌詞反複吟唱,每唱至鰥夫苦,鰥夫難這句時,一群人便齊聲和之,曲調淒涼,如泣如訴,聽著令人淚下,皇太極道:“朕看弄琴之人怎麼像是劉弘遇?”


范文程道:“不是他是誰?他這是在效戰國時的馮諼,作彈鋏之怨。”


皇太極感到詫異:“不對,劉弘遇早有家室,他在這領著眾鰥夫而歌,其中定有隱情,左右,傳他過來。”


劉弘遇被帶過來後,跪于皇太極馬前。


“你不在正藍旗衙門中當值,在這里聚眾而歌,意欲何為?”


“恕小臣驚駕之罪,小臣蒙汗王隆恩,任職以來兢兢業業,不敢怠惰。前天,小臣接到人密告,有一個莊子一下子跑了十六人。小臣聞之十分驚駭,一個莊子十三戶人家,就有十六個跑的,平均一家跑一個還多,這還了得,這麼跑的話,不都跑光了嗎?小臣立即下令追趕。還好,這伙人跑了不太遠,都被抓了回來。嚴加審問後方知,這伙人逃跑的理由十分簡單,目的是逃到南朝那邊討個女人,成個家。小臣感到奇怪,大金國沒有女人?還用冒著生命危險,跑到南朝去討女人?後來到各田莊一看,大金國鰥夫多得出人意料。這是哥仨,”他指著前排的三個,“他們沒錢,討不起女人,哥仨在偷偷用著同一個女人,被同村人告了密,漢人莊主以為是奇恥大辱,要將這哥仨活活打死。哥仨為了活命,夜半掙脫了繩索,逃了出來。這四個人是為一家拉幫套的,女人的兒子漸漸長大了,別人罵這個兒子是雜種,兒子容不得母親共事五夫,半夜要對這四個人偷偷下黑手,嚇得他們不得不連夜逃跑。”


“什麼是拉幫套的?你把話說清楚些。”


“回汗王,拉幫套是民間一婚姻習俗,某家男人無力養活全家時,女人經過自家男人同意,可以招一男子進門,雖非正式夫妻,卻可行夫妻之事,當然也可以生兒育女,百姓稱之為套股子。凡為套股子者,均為身強力壯,勤勞能干之人。近些年來,遼東民眾貧困日甚,無力娶妻者驟增,主動為套股子的也就越來越多,有的一女竟共事五夫,為此,套股子間經常發生械斗,乃至傷及性命。”


皇太極看了看身邊的眾貝勒道:“我們每戰都俘獲過許多婦女,大金國不應當缺女人,為什麼還有如此多的鰥夫?”


眾人也都感到奇怪:“是呀,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鰥夫?”


劉弘遇道:“小臣冒死一言,戰中所獲女子,大都為貝勒牛錄等大大小小的官員收之為奴,極少能落到民間。”


皇太極恍然大悟,他已明白了劉弘遇今天弄琴的目的,但若是釋放女奴,涉及各家利益,如同開倉賑濟,等于再一次讓大家割肉。一個旗的女人,按劉弘遇所說,至少應在一兩千人,這塊肉割得大了些,也一定疼了些。可要是不割,任這種狀況繼續下去,鰥夫都跑光了,不但對大金國聲望,對各旗生計也是個不小的影響。為鰥夫娶妻,到是個收買人心的好辦法。想到這,他決心已下,但他想通過劉弘遇的嘴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劉弘遇,你今天攔駕,想跟朕說些什麼?”


“汗王,夫天地者,乾坤而已。乾為天,地為坤,男為乾,女為坤。乾坤和,萬物順,乾坤不諧,世多乖張。故聖人云:民以食為天,吃飯第一。男女同房,人之大倫,能使民安居樂業者,一為土地,二為妻室。民若有此,雖漂泊萬里,必返其家。無此二者,則如水之浮萍,風中一葉,無牽無掛,居無定所。如今大金與南朝之爭,一是爭土地,二是在爭民眾。只爭土地而無民眾,則土地荒蕪,兵源難續。小臣以為,要想爭民眾,當給民眾以妻室,以固其心,民心固國安能不固?”


皇太極歎道:“先生能見微知著,從一家一室中看到國運之興衰,真弘論也。國家國家,國與家乃一體,有國才有家,無家何以成國,國與家不可分也。朕自幼主持家政,卻不明白家與國的道理,今聽先生言,心扉頓開,先生之弘論,乃造福蒼生,固本興邦之舉也,朕當首倡之。朕出資一萬兩,以作民戶娶妻成家之資。”


劉弘遇聽罷,喜出望外,他轉身對眾鰥夫道:“你們遇到堯舜了,還不快快叩拜明君。”眾鰥夫一齊跪倒,齊聲高呼:“祝汗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太極回頭看了看眾貝勒,眾貝勒一是怕皇太極一怒之下,再不理國政,二是他們也從上次的賑濟中看到了籠絡民心的作用,爭先恐後出資。代善道:“我出七千兩。”


阿敏也不敢怠慢:“我出五千兩。”



莽古爾泰心里嘀咕:“這也太離譜了,還得給他們娶媳婦。”但兩位哥哥都出了銀子,他哪敢不出,于是違心地道:“我也出五千兩。”


其他貝勒大臣們都各有捐贈,統計下來多達六萬兩,皇太極道:“弘遇先生,六萬兩銀子,歸你支配,凡國中民戶三十歲以上,尚未娶妻者,均可得到捐銀。弘遇先生要認真統計,代子以上官員,凡家中二十三歲以上未嫁女奴,一律進入人市,所賣銀兩,歸賣主所有。朕要讓大金國外無曠夫,內無怨女,朕倒是要看看,是你南朝能將國家建成安居樂業之邦,還是朕能?”(1)


范文程道:“弘遇先生敢為民請願,攔駕直諫,此忠臣之舉也,臣以為當擢其為巴克什,入書房當值,請汗王恩准。”


劉弘遇叩謝道:“謝范大人舉薦,但下官還是在旗中為好,這樣,也許能更多地拾遺補闕。”


“先生雖高風亮節,不慕榮利,但朕豈能虧待先生。朕任命你為大金國巴克什,依舊在正藍旗當差,同時可在各旗中行走,多多為朕搜集民情,讓朕能常聽到民間之聲。”


劉弘遇叩拜謝恩後,在眾鰥夫的簇擁下離去。


天聰二年五月初四日,大金國的鰥夫們迎來了個重大的節日,各地人市同時開放。沈陽城的人市設在了汗王宮後的四平街。一大早,大台子下面已是人頭攢動,鰥夫們的臉在發著燒,他們被安排在了最前頭。看熱鬧的人擠得更是水泄不通。台上一個差役,不得不用長鞭子靜場。靜場的差役也是一絕,一丈多長的鞭子,叭叭地在人們頭上晃動,卻傷不著人,哪塊地方吵得厲害,鞭梢就悠到哪兒,若再靜不下來,吵得最凶的那位頭皮就要被抽出一條口子了。不大功夫已有三位挨了鞭子,被抽的人嗷嗷直叫,旁邊的人們卻是一陣哄笑,現場上的氣氛十分熱鬧。


差役開始念名了,台下立刻靜了了下來:“李秀花,廣甯中安鎮人氏,二十六歲。”李秀花走到了前台,頭上插著一根草標,低著頭,滿臉通紅。底下的鰥夫喊著:“把頭抬起來讓我們看看。”李秀花微微一笑,將頭緩緩抬起,一個漢子立刻喊道:“這個女人我要了。”他站出來,走到台下左側登記處,登了記,將李秀花領回了家。人們到現在才感到,這一切的確是真的,鰥夫中又掀起了一陣騷動。


“廖淑琴,二十五歲,甯遠鎮海人氏。”


底下又一人喊道:“這個我要了。”


“左二丫,錦西高橋人氏,……,不大功夫,已有二十幾位鰥夫圓了老婆夢。


“崔玉梅,廣甯人氏,二十七歲。” 崔玉梅走到了台前,人們發現,被喚作崔玉梅的是個天生麗質, 白皙的皮膚,身材十分嬌好,雖身著布衣,卻別有一番風韻,一看便是個大家閨秀。鰥夫們看呆了,竟沒一個敢吱聲的,場內靜極了,差役又念了一遍:“崔玉梅,廣甯人氏,”


底下的鰥夫醒過神來了,有幾個幾乎是一齊喊著:這個女人我要了。崔玉梅卻跪倒在了台上,她淚流滿面,對差役哭訴道:“官爺,奴家早已定下了終身,天命七年,奴家一家與未婚夫的一家一起被遷到了遼陽,混亂中走散,從此天各一方,至今已整整七年。奴家每時每刻都在思念著夫君,奴家自幼受父親教誨,不敢再嫁二夫,請官爺可憐奴家一片苦心。”


差役道:“既然如此,你為什麼還上台?”


“奴家上台是為了尋夫,萬一我那夫君在眾人之中,我們就可相見。”


差役聽罷,點點頭:“是個烈女,應成全她。”于是,他到了後台,向劉弘遇稟明情況。劉弘遇在後面聽得明白,他吩咐差役道:“你可再為她喊上三聲,若無人認領,再作他論。”


可正在這時,就聽下面一陣喊叫聲,劉弘遇急忙走到前台,看到一伙鰥夫們都低著頭,貓著腰,似乎朝著一個人喊著:“孫良勤,孫良勤。”


劉弘遇吩咐道“發生了什麼事?快下去看看。”


原來,一個叫孫良勤的鰥夫昏了過去。而台上的崔玉梅,像是被電擊了一樣,臉色蒼白,她自言自語地念叨著:“孫良勤,孫良勤。”她側過身,給劉弘遇跪下:“大人,孫良勤本是奴家未婚夫的名號,莫非台下昏倒之人是奴家的夫君?請大人允許奴家下台看看。”


劉弘遇道:“若真是如此,可真叫作‘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他立刻答應,“好,好,下去吧,下去看看。”


崔玉梅下了台走進人群,男人們主動為她讓出了一條道。當她看到昏倒在地下的孫良勤時,不禁失聲驚叫:“夫君!”便不顧一切地撲上去,抱著孫良勤的頭,嚎啕大哭。孫良勤慢慢睜開了雙眼,他發現自己真的依偎在朝思暮盼的未婚妻懷中,同樣是放聲大哭,二人相擁重逢的場面,令在場的人紛紛落淚。


孫、崔兩家本是世交,祖父是摯友,曾同朝為官,後因得罪了權貴,被貶到了關外。官被免了,家被抄了,靠著藏起來的一些細軟在廣甯置了些田產,過起了平日田中督耕,夜間課子讀書的田園生活。孫良勤是孫家長子,崔玉梅是崔家幼女,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萬曆四十八年,兩家為他們定了終身。正要辦喜事時,廣甯陷落,兩家人在逃往山海關的途中,被八旗兵俘獲,在押解遼陽途中失散,一晃便是七年,彼此都以為今生再無相聚的可能。當崔玉梅出現在台上時,孫良勤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將眼睛揉了又揉,睜得老大:是她,就是她!瞬間,他覺得一陣天眩地轉,暈倒在了地上。


劉弘遇走到跟前,聽了崔玉梅的哭訴,感慨不已:“你們二人劫後余生,破鏡重圓,也算是一段佳話,應好好慶賀一番才是。”


二人雙雙跪在劉弘遇跟前:“劉大人體察民情,仗義執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重逢,我們夫妻一輩子也忘不了劉大人的恩德。”


眾人亦紛紛說道:“要不是大人帶著我們攔駕哭訴,恐怕我們這些光棍子一輩子也娶不上女人了,將來我們真要是有個一男半女的,要天天為大人燒香。”


劉弘遇擺手道:“爾等此言差矣。本官不過是說了些應該說的話,真要感激,大家得感謝汗王。今春大饑,汗王開倉賑濟,平粜糧食,拯民眾于水火,若是在南朝恐怕又要餓殍滿地,易子而食了。正因為汗王有開倉濟民之舉,本官才敢率你們攔駕而歌。汗王果然是堯舜之君,當即便捐銀為爾等買妻,如此愛民之舉,千古未聞,即便是堯舜再世,又能怎樣?本官盼爾等有了家室後,勿望君恩,常思報效,再不要受那些個舉人秀才們的煽動,干傻事了。”


眾人道:“人心都是肉長的,請劉大人放心,我們一定記住劉大人的教誨。”


為鰥夫娶妻之舉一連進行了十余天,國中漢民無不盛贊汗王的仁德,月余後,遼西民眾或三或五,不斷有前來投奔者,漢民的反抗情緒正不斷被化解。


(1) 參見《清史稿•太宗皇帝》卷二第二十五頁“戊子,給國人無妻者金,使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