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一 統 天 下(四)



花了好多筆墨交代來龍去脈,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可信的史料反駁那些捕風捉影的,動不動就揮舞批判曆史人物的大棒的學者專家們那驚世駭俗的論點。特別有一位簽名為“東方耳龍”的先生,他的文章《看曆史小說《龍隱》談大唐太子李建成》流播了各大文字媒體,可謂語出驚風雷,而且好多地方言之鑿鑿,傾灑他個人強烈的愛恨分明的感情,使人好容易就相信他的一家之言。茲將東方耳龍先生文章某些片段原文出示之:


“李世民大肆吹噓的河東道打敗劉武周、宋金剛,其實都是高祖李淵親征的結果。李世民不但沒有多少功績還打了敗仗,被撤去太尉之職。李世民縱兵四出抄掠血腥屠城使他名聲極臭。”


第一次讀到這片段時,不禁為之一愕。他說李世民四出抄掠血腥屠城,這沒有全錯,只不過這位先生玩魔法游戲的本事太高了。據現有可信的史料記錄,李世民確實屠過一城(夏縣,後文還會提到。),不過跟“四出抄掠”聯在一塊,就給人家一個假像是,屠城的紀錄不只一次了。問題是,東方先生又舉不出其他有力證據支持他的文字。


此外,他認為李世民“大肆吹噓的河東道打敗劉武周、宋金剛,其實都是高祖李淵親征的結果。”這話荒唐得近乎無知和誤導的程度。“其實是高祖李淵親片的結果”,這使人更摸不著頭腦。縱觀《通鑒》或者《劍橋中國隋唐史》,《通鑒紀事本末》,你不可能找到李淵親征的片言只字。何謂是“李淵親征的結果”?同樣的問題是,東方先生又沒有提出有力的證據。


筆者在“國學網”的隋唐史論壇里看到一遍文章,文風和文字片段赫然就像東方先生的手筆,只不過簽名稍有不同。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登錄去看一看。


可能有人認為,舊史涉及李世民的部份都是假的!如章太炎先生就講過“兩朝《宗錄》無信辭。”(章太炎在《書唐隱太子傳後》中所說:“太宗即立,懼于身後名,始以宰相監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問題是《通鑒》、《唐書》多采材于此,而且那些《實錄》沒有流傳下來,但司馬光編寫《通鑒》時,卻能讀到這些《實錄》,他們對比、校驗幾百種曆史書,分析推測,考證不少錯誤扭曲之處,得到《考異》,寫成《通鑒》。那些自以為是國學大師的幾句話就認定《唐書》、《通鑒》不可信,末免太不公太可怕了。平心而論,章太炎先生的學問是淵博的,他的造詣能否超過司馬光,就見仁見智了。他認為“無信辭”,只是他一家之言,如果司馬光等人像他這樣看待李淵和李世民朝的《實錄》,《通鑒》里面的關于唐史的部份可能寫不出來了,為什麼?因為“無信辭”嘛!


不要小看古人做學問的認真執著程度。他們可以窮畢生的精力去研究,近代有部份學者們有古風。可是,現代不少學者追求急功近利、嘩眾取寵,不知誰可信誰不可信了。


順帶反駁充斥媒體的“否認曆史人物”的一些論據,是寫這本文的宗旨之一。以後還有類似的評論。不喜歡讀這些文字的讀者,筆者只能說一聲抱歉。筆者力求用持平的觀點去分析,既不放大也不縮小,而且給出的證據都力求標出出處,好讓有興趣的讀者去查閱核實。


武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19年十一月,李世民率軍抵達龍門(山西省河津縣西北),趁著河水結成堅冰,渡河紮營于柏壁(河津縣北)。李世民又用先前對付薛仁杲的手段,跟宋金剛對峙不出兵,挫敵銳氣。可是軍糧問題總得解決。裴寂當權時,實行焚燒村落的政策的弄得民怨沸騰,“當時,河東(山西省)各州縣在戰亂、殺戮、擄掠之後,倉庫一空,人心恐懼不安,都聚集城堡,村落荒芫。”⒄破壞到這種程度,百不聊生。李世民知道再強行索糧,肯定引發新一輪的民憤,他改變方法,“安撫諭民,民聞世民為帥而來。莫不歸附,自近及遠,至者日多,然後漸收其糧,軍食以充。”⒅


史書可能有溢美之辭,李世民當時並不是皇帝,他的名望不可能這麼大。最大可能是,他治軍嚴明,不擾民,有償地向老百姓征收糧食,並向民間吸收新兵,這才吸引大批處于生死邊緣的老百姓歸附。不然,哪有可能慕名來投之理?


李世民解決了軍糧的困難,人馬充足,接著就進馬拉式的對峙局面。宋金剛給他拖拉得受不住氣,先前的銳氣驟然銳減。


十二月,李世民率將殷開山、秦叔寶等人在美良川大破劉武周將領尉遲敬德、尋相,他倆逃掉,俘虜了他們的士兵。接著李世民又率步兵襲擊之。但是,他接著又來一招對峙堅守,李世民的下屬又紛紛挺身請戰,李世民卻有他的一套理論:“(宋)金剛懸軍千里,深入吾地,精兵驍將,皆在于此。(劉)武周據太原,專倚金剛以為捍。士卒雖眾,內實空虛,意在速戰。我堅營蓄銳以挫其鋒,糧盡計窮,自當遁走。”⒆李世民這一招著實湊效。這次對峙相持了五個月之久,宋金剛的軍隊銳氣全消,糧草供給上又出現困難。更使他們沒有脾氣的是,堅守浩州(山西省汾陽縣)的唐將李仲文多次打敗劉武周的進攻,切斷他們的相互間的糧食供給線。


這樣,李世民這一方就占了好大的優秀。李世民對比形勢後,立刻改變堅守拒戰的政策,主動出擊反攻。宋金剛一路敗退,逃往介州。⒇


按照《舊唐書》的記載,“金剛列陣,南北七里,以拒官軍。太宗遣總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寶當其北,翟長孫、秦武通當其南。諸軍戰小卻,為賊所乘。太宗率精騎擊之,沖其陣後,賊眾大敗,追奔數十里。”(21)這場交戰,以宋金剛大敗告終。


但是,《新唐書》的記載稍有不同:“金剛走介州,太宗追之,一百夜馳二百里,宿于雀鼠谷之西原。軍士皆饑,太宗不食者二日,行至浩州乃得食,而金剛將尉遲敬德、尋相等皆來降。”(22)《通鑒》的記載與《新唐書》基本相同,只是描述得更詳細具體些。故從《通鑒》的記載。


宋金剛給李世民的大軍殺得潰不成軍,只有趕緊敗退。李世民率軍日夜追趕,急行軍二百余里,期間交戰了數十回合,直抵高壁嶺(山西省靈石縣南。這地方距介州不遠。),這時,劉弘基就勸李世民說:“大王擊破盜匪(指定楊軍),乘勝追擊,來到此地,功勞已經夠大,而仍不停的深入,難道不愛惜自己?加上士卒饑餓疲勞,應該就在這里紮營……”可是李世民不同意,說:“宋金剛計謀枯竭,向後撤退,軍心崩離。功勳難以建立,卻容易喪失……一定要趁著現在的優勢,把他擊潰……”


李世民繼續領軍快速從後追趕。劉弘基認為“窮寇莫追”,李世民卻認為“機不可失”,後者顯然合符兵法思想。當時宋金剛已經連強弩之末也不如,縱然把他逼得更緊,也不怕他反咬一口。相反,如果讓他逃去,待他有時間重整旗鼓,他日再交戰,就不易取勝了。對高明的將帥來說,這是基本常識,估計史官也沒有什麼好溢美的地方了。


更為難得的是,李世民身先士卒,他也忍著饑餓,決不休息。作為最高統帥如此,其他士卒料也不會埋怨。


他們追趕到鼠雀谷紮營時,李世民已經兩天沒吃過飯了。史書這樣寫,可能有點誇張,兩天不吃包飯,哪有力氣騎馬、打仗?但是一面騎馬一面吃點干糧喝點水總是可以的。其時只有一只羊,李世民命煮了與士卒們共享。


接著,李世民引兵赴介休城,當時宋金剛還有士兵兩萬人。他們據西門背城而列陣,欲與李世民決一死戰。 李世民卻不跟他硬拚,他命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寶當其北,翟長孫、秦武通當其南,他本人親自率領三千精騎沖其後。


宋金剛徹底大敗,逃亡到突厥。宋金剛手下的猛將尉遲敬德率眾來投。李世民對他信任有加。尉遲敬德是一員勇猛無比的戰將,李世民聽聞其大名,自然將他收編在麾下。


這一場長達大半年的統一戰爭,大唐帝國不光收回先前的失地,又收編了劉武周的一部份人馬,獲得猛將,可謂大收獲。如果按李淵當初的想法,唐帝國的振興路途可能漫長得很。


宋金剛最後給突厥了所殺,不是一般的誅殺,是以腰斬的方式處死。這是一種比一刀砍頭更殘酷的處死方法。至于劉武周,他的下場也好不了多少,他也欲逃回馬邑之時,敗露,也給(東)突厥所殺。顯然,劉武周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⒄ 參看柏楊版《白話資治通鑒》第四十四冊,公元六一九年,已卯部份。


⒅ 參看《通鑒》卷一八八。


⒆ 參看《舊唐書•;太宗本紀第二》


⒇ 這里是按《舊唐書•;太宗本紀第二》的說法,《新唐書•;太宗本紀》也提到這個地方。


(21) 參看《舊唐書•;太宗本紀第二》。


(22) 參看《新唐書•;本紀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