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一 統 天 下(八)



李世民其他清算行動,就不再作詳述了。他毀滅了鄭政權的華麗建築,實是儒家觀念的體現,蓋古代的政客多半把一些失德誤政的舉措歸究到建築物、音樂、美酒上,不足為訓。他把洛陽城的大少事情弄好之後,于武德四年七月九日班師回朝。這場戰爭,曆時十八個月,前十六個月主要攻打和圍困王世充的大夏政府,後兩個月主要鎮壓竇建德的勢力。


這場大戰,為大唐帝國統一全國奠定了決定性的作用。其他的割據勢力力量相對弱少,隨著大唐帝國的實力大增,平定他們已是指日可待。


李世民等人進入京師時,愛到英雄式的歡迎。李世民身穿黃金鎧甲,走在最前面。齊王元吉和李世勣等二十五位大將緊隨其後。鐵甲兵一萬多人、武裝步兵三萬余人、鼓吹鑼打,浩浩蕩蕩,空前熱鬧。又押了戰利品、戰俘、禁用物品等,呈獻到太廟里。


李淵高興萬分。是的,他可以預見,大唐帝國一統中華的日子不遠了。對一位政治人物來說,還有什麼比稱帝統一更重要的呢?是以,後來李淵大大的獎賜將士,又破天荒地獎賞李世民,允許他組建“天策府”。這是後話,暫按下不表。


李淵“接見”王世充,當眾數他的罪行。王世充說:“我固然應該斬首,然而秦王(李世民)答應饒我一命。”李淵下詔赦免王世充,貶作平民,連同兄弟子侄流放到巴蜀(四川省)。不過,王世充最終的下場是:給仇家獨孤修德殺了。因為王世充曾經屠殺了獨孤修德的家人。


至于竇建德,李淵對他的處理就遠不如對待王世充這般“寬大”了。李淵下令斬殺竇建德。因為他的影響力大,李淵父子容不了他。


竇建德作為起義領袖,為人不錯。他聚眾反隋,只因官逼民反。他跟其他義軍頭領不同,他一身豪氣、輕財好施、重諾守信,對待戰俘,如果不是作惡多端的,他一般釋放或者收為己用。他得到眾人的擁護。《舊唐書•;竇建德傳》說:建德每平城破陣,所得資財,並散賞諸將,一無所取。又不啖肉,常食唯有菜蔬、脫粟之飯。其妻曹氏不衣紈綺,所使婢妾才十數人。至此,得宮人以千數,並有容色,應時放散。


可見,他不貪財、不好色、不鋪張浪費、體恤下屬,簡直是義軍首領中的聖人。縱觀中國古代的造反頭領,竇建德算是首屈一指的大丈夫。至于他在戰爭中是否犯過“屠殺百姓”的惡行,《通鑒》曾有簡短之極的記載,不過,是他的部曲干的。相比李世民等人,受到的指責可謂輕微。


盡管竇建德如此出色,當他坐大的時候,他心生驕傲,又聽信讒言,錯殺大將王伏寶、足智多謀的宋正本,這無疑砍了自己的左右臂。最後,他支援王世充,攻打李世民的戰略上出犯了不少錯誤,以致走上了沒頂的死路。後人除了為他歎惜之外,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是以,《舊唐書》的史臣評他說:“竇建德的仁義使鄉里敬服,用強大力量占領河朔(河北省),訓練駕馭官兵,集結賢才良士,曾跟王世充斷絕關系,又曾斬宇文化及。不鈢徐蓋(徐世勣的老父),又放李神通(李淵的堂兄弟),謹慎機敏,英明果斷,開始時一派新氣像。可是,接著宋正本、王伏寶……沒有好的結局,一則是天命已有所歸屬(唐帝李淵),二則是人的謀略也不周密。”(35)


史臣沒有提到,竇建德還放了李淵的姐姐。史臣的評價是公道的。李淵父子最終沒有放過竇建德,顯得“忘恩負義”了。


討伐了王世充、竇建德二大割據集團,大唐帝國就將原屬于竇建德的夏王朝的土地,河北(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完全納入其版圖中。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風平浪靜,事實上,因于李唐政權不注意如何安撫處理戰後問題,尤其是以誅殺的方式處決了頗有民望的竇建德,這就激發了原來歸屬于他的農民軍的強烈反感和反彈。此處,地區領導人往往用極主觀極愚蠢的手段鎮壓剛脫離“造反”集團的農民,矛盾就進一步激化了。


據《通鑒》說,夏朝廷瓦解時,將領們很多人偷盜藏匿在倉庫中的東西,回到家鄉,橫行霸道,成為一種民間災難。唐朝廷官員依法制裁,有時甚至還苦型拷打(36)。


主要的問題就出在這里了。原逮屬于竇建德的將領要高雅賢和王小朝等人驚慌不安,于是就開始聚眾反擊。他們找著跟竇建德交好的劉黑闥。他們的理由是:王世充獻出洛陽的投降,他的將領段達、單世雄等全被屠殺,我們到長安就應死……從前,夏王(竇建德)俘虜李神通,把他當作賓客,唐朝廷俘虜夏王,卻把他殺掉(李淵當然不可能不關注這一點。不過,他實在擔心竇建德的民望,是以不可能放過他。李淵這樣想,李世民等人當然也想到這一點了。)我們都受夏王寵愛,今天如果不為他報仇,勢將沒有臉面再見在天下正人君子!


可能有人覺得,竇建德已死了,他的夏王朝已經煙消云散,他的影響力不可能還波及各地,使到原歸他統領的下屬還想著給他報仇吧?答案是肯定的!


可以從殷侔撰寫的《竇建德碑》中找到證據:


自建德亡,距今已久遠,山東、河北之人,或尚談其事,且為之祀。知其名不可滅,而及人者存也。聖唐太和三年,魏州書佐殷侔過其廟下,見父老群祭,駿奔有儀,夏王之稱,猶紹於昔。感豪傑之興奮,吊經營之勿終,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隕。激於其文,遂碑(37)。


蓋當時唐政府沒有很好地把握平定內亂之後的按民政策。這是非常危險的。從後來的各朝或各個新上台的政治團體表現出來的“大仁大義”舉措,不難看出收攬民心是關乎到能否順利推行既定政策的核心、關鍵。統治階級每每把自己美化為眾望所歸,代表民眾管治國家,于是乎民眾就不應該質疑他們的政權的性質的管治手段(當然是老百姓能容忍的范圍)。這一招幾乎是萬試萬靈的“禦民術”。中國的老百姓本來就十分善良,兼之給漢武帝推行的“外宣儒術,內雜霸道”的極權高壓統治之術,千百下來,“造反”的脾氣消磨得七七八八了。如果不是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是決計不輕易造反的。不過,這一趟,高雅賢、劉黑闥等人農民給唐政權的地方政府逼得走投無路,兼之追憶竇建德的遺愛,于是好快就聚集想造反的農民,卷動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烈火不但沒有減弱,相反,越燒越旺!


不要小看以劉黑闥為首的農民集團,他們的強斗力非常強大。在人數、武器方面沒法跟唐政府相比,但是,他們不是好對待的。始先,李淵認為那只不過小菜一碟,就任命淮安王李神通當中央駐山東道(太行山以東,今天河北廣大地區)特遣政府右副行政長官(山東道行台右仆射)。李淵指望李神通能鎮壓劉黑闥等人。


可是,事情不會如此順利。劉黑闥攻下鄃縣(山東省夏津縣),唐地方政府,魏州(河北省大名縣)州長權威、貝州(河北省清河縣)州長戴元祥迎戰,全軍覆沒。劉黑闥等人祭悼竇建德,焚香宣告發動反抗軍的本意,劉自稱大將軍。


李淵就下詔動員關中(陝西省)步騎兵三千人,又讓秦武通、李玄通攻擊劉黑闥,最後也將幽州軍區(總部設在北京)總司令(幽州總管)李藝也調派去,共同攻擊劉黑闥。


另一方面,當時反抗李唐政府的不僅限于劉黑闥這一支力量,尚有徐圓朗這一支。這一趟夠李淵頭痛的了。


李神通在李藝的支援下,合力攻打劉黑闥,結果大敗。劉黑闥頓時聲名大噪。不久,他們的集結的兵力達到數萬,甚至擊破了李世勣的。短短半年,居在完全恢複了夏王朝竇建德時代的疆域,可謂驚人之舉!劉黑闥還派使節聯絡東突厥,頡利可汗阿史那咄苾派司令官(俟斤)率突厥騎兵增援。李淵只好使出最後一張王牌,派李世民、李元吉共同攻打劉黑闥。


劉黑闥于武德五年稱王,年號“天造”,依竇建德夏王朝的規模組織政府。李世民于武德五年八月到十月之間發動對劉黑闥的戰爭。李世民不是省油的燈,一出馬就把劉黑闥打得敗退,收複相州(河南省安陽市),李世民在洺水(流經河北省永年縣)沿岸紮營,對劉黑闥施加壓力。


李世民和劉黑闥相持割據兩個多月,期間雙方互有攻勢。劉黑闥暗中派人偷襲李世勣的大營,李世民率兵偷襲劉黑闥的背後,以此持援李世勣。可是,劉黑闥反過來把李世民包圍起來,幸得尉遲敬德率也死隊突圍救出。


這次經曆,一定使到李世民心有余悸,說不准也十分氣忿。李世民打算盡早解決劉黑闥,他推想:當劉黑闥的軍糧吃完後,一定發動決戰。李世民提前派人到洺水上流築壩,告知守壩官:“等我跟盜賊(劉黑闥)會戰,你就破壞堤防。”


果然如李世民所願,以水戰發動攻擊,上游的水壩堤防經掘開,洪水急騰而下。當時,李世民等高級將領肯定已全撤退了。劉黑闥得到王小胡的提示,也及早抽身逃出戰場。可是在戰場的士兵,不論唐軍或者漢東軍,一古腦給淹沒在洪水中。漢東軍全崩潰,斬首一萬余人,淹死數千人。當然,唐軍也有不少人慘死在這一場被稱為“集體毀滅”的水戰里。


李世民這條計用得太過低劣。先不論結果的殘忍程度,光是如何向死去的唐軍“交代”就教他難以自圓其說了。唐軍會怎樣看待這位秦王呢?雖然,古代不泛以犧牲自己一部分利益,獲取更大利益的戰爭,不過,這事落在李世民身上,又由于他死後暴得大名,這就給後人不少攻擊他的有力證據和武器了。(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36)譯文參考柏楊版的《白話資治通鑒》,第44冊,公元621年,辛己。


(37) 請參看《全唐文》第七百四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