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人體成分器官禁忌



發須禁忌中國民間對頭發和胡須是很看重的。《說文解字》釋“發”字為“根也”。《康熙字典》上“發”字義有“腎之華在發”、“血之榮以發”的說法。可見發須雖為首、面之毛,實

則與人體魂魄亦是有關連的。或者是聯系到“山以草木為發”,草木是野獸隱現出沒之地,從而想到人的靈魂可能也會隱藏躲避在發須之間。如果剪掉發須,身體的健康就會受到影響;如果發須被仇人拿去,他們就會通過對發須實施的巫術來傷害自己。由于發須與靈魂有關的觀念存在,再加上封建禮教、功利思想的影響,所以,關于發須的禁忌就很多了。

(1)胎發禁忌

新生兒的胎發,百日內是禁止剃去的(有些地方是不滿月不能剃),否則小兒就有夭折的危險。現在漢族地區仍有此俗流行。剃胎發的時候,還不能剃正頭頂上胎發。正頭頂俗稱“呼歇頂”或稱“天靈蓋”,那里的波動起伏讓人感到可能就是靈魂出入的地方,因此是要格外小心避忌的。這地方禁止手觸、拍打;否則,壓傷了天靈蓋,小孩子會變成啞巴,或者成為癡呆。小孩兒剃頭,周圍的頭發都可以剃光,惟有此處的一定要保留下來。頭發長長了,就梳成一個小辮,辮梢上系一根紅頭繩,以示警戒。漢族流行小男孩後腦,或在頭頂的一邊留一撮頭發不剃,一直讓它長到十二三歲才剃掉,有的還把縷頭結成小辮兒,俗稱“八十辮”,豫南又稱“尾尾尾”(讀作wěiwěiyǐ),是祝願小孩兒成人、高壽的意思。尤其是一個男孩兒,特別寶貴,更須如此。其中,也就包含有讓靈魂長駐其發間的意義了。


(2)“天菩薩”禁忌

在彝族,男性頭頂前端一塊方形頭發都要蓄留起來,編成小辮或以頭帕豎立包裹起來,稱之為“天菩薩”、“指天刺”。俗以為,這是本人尊嚴的象征。內藏“天神”,主宰著本人的吉凶禍福,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他人絕對不得隨意觸摸。不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如果被人觸摸了“天菩薩”,本人都以為是件倒黴的事情,是凶禍的征兆,必然要奮起與犯忌者搏斗。犯忌者也自認為是輸了理的。如果雙方身份相等同,犯忌者會主動打酒賠禮;如果犯忌者身份低下,便要殺豬、宰羊、宰牛,大辦酒席,賠禮請罪。如果人家不依,犯忌者還會被斷臂,甚至被處死。尤其是婦女,更不能亂摸男子的“天菩薩”。如果婦女抓摸了“天菩薩”,就是對“天菩薩”的“褻瀆”和“觸犯”,那對男子將是終身不利的,除了要由女方殺雞買酒當眾賠禮道歉外,“天菩薩”還必須剃掉否則死後就不能升天。這種禁忌信仰的習俗在彝族一直被嚴格地遵從著,就是在仇敵械斗時,雙方也嚴禁觸動對方的“天菩薩”。否則,也要砍去犯忌者手指,或令其出銀賠禮。

(3)理發禁忌

在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中流行有喪事時禁忌理發、剃須的習俗。家中有人死亡,男性一旦得知凶信,便在一個月或百日內不得理發、刮臉。其中的信仰,可能是因為發須受之于父母,所以不在先輩亡故時拋棄之,以示孝敬之心,以表哀痛和思念之情;也有人說,是追憶故人悲傷感懷,不思整理容顏,以表明孝心的;還有人講,不理發、不剃須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形貌,使亡靈不能辨認,以免凶事殃及自身。前兩種說法都與禮教有關,比較接近,是儒家思想的流傳和影響。後一種說法則與發須與靈魂有關,以及發須能通過巫術傷害本人的形體等等俗信有關了。


理發、刮臉不僅在喪葬期間是被禁止的,其他方面也還有不少禁忌。例如鄂溫克族有下午禁忌理發刮臉的風俗習慣,不知與靈魂的回歸是否有關,或者正是擔心下午理發刮臉改換了容顏靈魂不能順利地回到自己體內來吧。漢族還有外甥禁忌在舅家剃頭的俗風。說是如果外甥在舅家剃頭會“妨舅”。“舅”與“舊”諧音,“舊”有指老年人的意思。據《爾雅。疏》云:“舅者,舊也;姑者,故也。舊故,老人稱也。”(又見《白虎通義》)可知,妨舅即為妨舊,亦即妨害老年人的意思。這一習俗舊時在河南、河北、山東等中原地區流行。尤其在正月里忌之更甚。正月是新年伊始的新春季節,如果在舅家剃頭則更易引起對“舊”的聯想,故而忌之尤甚。哈尼族人多于農曆五月後祭龍,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祭祈之後,巫師在山坡上先播下一些旱谷,隨後各家也隨著播種。在秧苗破土前是禁止理發的,否則,秧苗就長不出來了。在這同時,還禁止砍柴草。由此可知,這時的理發禁忌,是因為把頭發看成和柴草、秧苗一樣的東西了。為了防止它們之間發生“交感巫術”的不良影響,所以,不砍柴草,不理發,好讓秧苗也像柴草和頭發一樣順利地長出來。這顯然是交感巫術中相似律的某種特殊應用。民間還有“飽不洗澡,餓不剃頭”的說法。恐怕其中也有關于“體魄”與“魂靈”的安危問題存在。中國西北地區回族、東鄉族、伊斯蘭教新教流行地區有忌剃胡須的習俗。伊斯蘭教新教主張男性年滿十二歲,必須留胡須,否則被視為違背“聖行”之徒。有“剃掉一根胡須,罪同殺死一個天仙”之說。後來這種宗教信義超脫出宗教范疇,演變為較為普遍的生活習慣。在蘭州、涼州、青海等地,留胡須者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並可以得到保護,當地有“胡須是路票”之說。相反,不留胡須的人就沒有這種優惠的待遇了,

甚至會被冷落。漢族舊時也多蓄須,有男兒無須不美之說。西北地區的回族、東鄉族、伊斯蘭教老教流行地區又有忌留胡子的習俗,是由老教規演變為生活慣習的。漢族,父母健在,忌兒子留須。但如果有了孫子還不留起胡子來,就又要有人說閑話了。鄂倫春族女子把頭發梳成兩上辮子纏在頭上,是訂過婚的標志,這也是禁忌的標志,說明這個女子已有了婆家,不能再另議婚事了。

關于理發或者不理發成為禁忌乃至成為法令的事,中國人還有一段特殊的經曆。在滿族統治中國的清朝時期,中國的男性一律都剃光了頭,只留頭頂一塊頭發,編成長長的發辮背在身後。這原是滿族人的風習,是滿族統治了中國之後強加與中國其他民族的。傳說,清朝剛建立時,並沒有推行此風。當時上朝的時候,殿陛之間,分滿、漢兩班文武大臣站班,各是各的打扮,一向也相安無事。後來,溜川有個叫孫之獬的,在明朝時也曾官到九卿。可是當清兵入關後,他全家就一起改成了滿族的裝束,連發辮也留起來了。有一次他上朝覲見皇上,歸入滿班,滿班以其為漢人,不許;歸入漢班,漢班又以其為滿飾,亦不許。弄得他很狼狽,于是他就向清帝奏言道:“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發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此番話感動了清世祖,于是乃下令削發。後來孫之獬闔家被反清的山東義民所殺。這個傳說見到《清稗類抄》,是否清室有意將削發之責任推卸于漢人,也未可知。不過,不管傳聞是否可信,滿清削發的強令已在民間廣為推行確屬事實。以後經過三百年的延襲,在民間已成為慣習。至使民國初期“剪辮子”又成了一件阻力很大的事了。時至如今,中國的男子再沒有留長辮子的了,就連滿族人也變革了這一習俗。說起來,發型如何,理不理發,本是可以隨意而行的,然而一旦形成風俗,便又具有一種無形的約束力量,使任何個人不易與之相對抗。現時期人們對發型的要求已不太苛刻,可以有更多的自由,但是仍不見有人——特別是男子再留起長辮子來,連留長胡須的也很少見。這說明,在發須方面人們仍然是有所禁忌的,不過不大自覺罷了。而且,發須禁忌很容易與生命聯系起來,像“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號令就是一個見證。當然,這里邊已不純粹是民間

信仰的問題而是又含有一些社會的因素在其中了。但是,民間信仰的發展、演變有哪些又是能夠完全脫離了社會生活的呢?發須象征生命的信仰,在中國古來就有。這方面的例子也還很多。例如《三國演義》中曹操就多次以頭發和胡須替代自己的生命,為嚴明軍紀,斬發代斬首,割須代割頭。中國民間也常以青絲代身,遙寄情思。剪發辮留給妻子(或丈夫)就好比人還在她(他)身旁一樣。第一次把命運結合在一起的夫婦,叫做“結發夫妻”。又用“白頭偕老”來祝願夫妻關系地久天長,無限美好。過去,還有以遺發招魂葬人的,謂之“發塚”。這些都是理發、剃須禁忌之所以存在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基礎,有了這個基礎,這一類禁忌才存在、發展下來。


(4)落發禁忌

發須既然是靈魂的棲止地,既然是生命的象征,那麼,落發自然也就是人們所忌諱的事了。一般人落發也是一種不吉祥的征兆,而尤其所謂“木形之人”發落就更凶(參見熊伯龍《無何集。五行賊害辨》)。這大概是除了一般人不希望自己靈魂的棲止地變得太稀疏或者害怕頭發被別人拿去作法傷害自身等等原因之外,還有“木”即是“發”的緣故吧。“山以草木為發”、“木形人”本身就是“山之發”,那“落發”豈不真等于是“落自身”嗎?自身的敗落當然是凶兆了。相者的推理,大體應是以此為“影子”的。落發禁忌反映出一種惜發的心理。據愛新覺羅。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回憶:“慈禧很愛惜自己的頭發,給她梳頭的某太監有一次在梳子上找到一根頭發,不由得心里發慌,想悄悄把這根頭發藏起來,不料被慈禧從鏡子里看到了,這太監因此挨了頓板子。”惜發,並不全是因為它是自己身上的東西,民間還以為頭發里藏著自己的“財氣”(或許這種財氣正是自己靈魂的神力的體現)。所以,當一天勞作以後,晚上是忌諱梳頭的。豫西有俗諺說:“白天掙個牛,擱不住晚上一梳子摟。”晚上一梳頭,就會把一天聚起的“財氣”梳去了。而休息一晚上,等第二天清晨再梳頭就不要緊了,大概這時“財氣”已經通過頭發根吸收到體內了吧。

(5)拔白發禁忌

白發是老年人的象征,也意味著生命的衰弱。好像隨著白發的增多黑發的減少,人的生命中的靈魂元氣也逐漸跑掉了。所以人們害怕白發染首。最初發現有了白頭發時,總是有些驚訝,“哎呀,我已經老了麼?”有時,不由得伸手去拔下那剛剛出現的幾根銀絲。然而,不久就又發現,白發拔去後又生出更多的白發來。于是,俗信以為,白發是不能拔的,“拔一根,長十根”、“越拔越多”,在這種懼衰老的心理作用下,拔白發成為一種禁忌。尤其是青壯年時期,發現了白發更不能拔。現時期老年人把白發染成黑色的也很多。染發雖然是出自一種愛美的心理,是講究儀表的美,同時,也有的是通過染白發而成黑色的手段使青春永駐其身,保持住矍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