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性分別禁忌



區別男女,在中國人眼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需求。似乎男女不分,一切行為方式都將失去依據,所謂“陰陽不分世理亂”。陰陽可指男女。陽代表男性,陰代表女性。對于兩性人,俗稱“二尾(yi)子”、“陰陽人”,民間總是帶有一種嘲弄、蔑視的態度。穿著打扮方面,亦忌男女不辨。男女服裝,每一個朝代的時尚都有嚴格的區別。如果男穿女服,或者女著男裝是要犯忌諱的。鄂溫克族人,禁止夫妻互換衣帽穿戴,否則以為對狩獵不利。民間許多神話傳說中,有因男女換了服飾而使女方懷上身孕的說法。漢族有些地方,結婚時,讓男女雙方換褲帶,也有象征生育的意義。還有許多民間故事、民間笑話中把“穿了女人的褲子”作為嘲笑某位紳士、官員或者其他男子的笑料,很能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正因為舊時人們嚴格遵守著男女區別的種種標志,所以才出現“梁祝”、“花木蘭”等等女扮男裝(也有男扮女裝)成功的事例。這種男女涇渭分別的符號標箋——服飾、舉止——使人們相信,它和人體性別是絕對一致而不可懷疑的。祝英台、花木蘭等都是鑽了性分別習俗的空子,在錯誤的性別符號掩飾下,蒙蔽了眾人的眼睛。現如今,假如有男人留了長發,穿了花色的衣服,或者有女人穿了男裝,在公共場所都會引來許多好奇、詢問的目光,好像在說“這人是男的還是女的?”不弄個清楚明白水落石出,總好像有一塊“心病”似的。男、女應當一眼就讓人看出才好,才是中國人的習慣。在生產、勞作方面也是如此。男人有男人干的活,女人有女人干的活,女干男活,男干女活都是遭忌諱的。台灣高山族男人不能接觸女人專用的小鋤、農具、織機和豬圈;女人禁忌接觸男人的武器、獵具,不能進入男人的會所。普米族的婦女就不能犁地,不能打獵和取蜜,那是男人干的活。青海省藏民中的男人不能做抹牛糞、打酥油、背水、磨炒面、做飯等家務勞動,認為這是婦女們干的活。

佤族人械斗時,女人不參加,男人則不能不參加。成年男子能參加而不參加者為習慣所不容,輕則受輿論指責,重則罰谷罰錢,以至抄家。漢族中有“男做女工,越做越窮”、“男做女工,一世命窮”、“男做女工,爛脫臀宮”等俗諺流傳。舊時,男人一般干田里的活,參與社交活動,女人一般干家里的活,不參與社交活動。男人干家務常被人恥笑,以為“沒出息”;女人參與社交活動,又被指責為“瘋”、“野”、“不守規矩”、“不正經”。現在,這種觀念有所更新,男女分擔家務,同工同酬,男人能干的,女人也能干。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的話,便是對這種習俗演進的集中概括。當然,民間要求男女分別的慣習和社會上以男女分工有固定的認識之間並不完全等同,性別的區分本身也並無大錯,有時還確是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需要,因此,區別男女性別的慣習並不能輕易被取消,它還會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表現出來。

性誘惑禁忌


性分別的作用之一就是要防止性誘惑。男女的標志越明顯,性隔離就越容易實施。實施性隔離,被認為是制止和抵禦性誘惑的有效措施。因此,分別出單方面的男女性別之後,還要進一步防止男女之間的性接觸和性混雜,所謂“男女不同群”、“男女授受不親”。中國人過去一直主張男女之間相互避忌,男女之間一般不說話、不相視、不拉手、不互贈禮品,以防被人猜疑有性行為的發生。只有兒童時期才不避嫌疑,所謂“兩小無猜”。普米族忌諱男子向少女贈送手鐲和腰帶;土家族禁忌男人跟姑娘開玩笑,並不准外人和姑娘坐在同一條凳子上;漢族民間有“男女七歲不同席”的俗諺,漢族、傣族、彝族、哈尼族、壯族等許多民族都有婦女不上宴客席的習俗。婦女不與男客同席。妻子不與丈夫同宗長輩同桌吃飯。《中國禮俗學綱要》云:“男女之嫌疑,如何辨之,則如男女不同坐,不共巾椸,乃至叔嫂不通問,不相為服,以此禮辨嫌疑,複以此禮保證其分辨也。”這些古訓禮教,來自民間風習,也在後世民間風俗中反映出來。“男女不同坐”,不但素不相識的男女是如此,即便是親兄弟姐妹之間也是如此。姑、姊妹、女兒,已嫁而返,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不但在私下里是如此,在公共場合也如此。直到清末民初,在戲院看戲還分男席、女席,男女看客是分開來坐的,即使是夫妻也不例外。再往上溯,中國古時一向禁止婦女觀劇,謂之“有傷風化”。《清稗類抄》中有段“京師婦女觀劇”的文字,涉此風習演變,不妨錄下以供參考。文曰:“道光時,京師戲園演劇,婦女皆可往觀,惟須在樓上耳。某禦史巡視中城,謂有傷風化,疏請嚴禁,旋奉嚴旨禁止,而世族豪門,仍不斂跡,園門雖揭女告,仍熟視無睹也。

某憤甚,思有以創之。一日,赴園,坐樓梯旁,遣役登樓宣言,謂奉旨明禁婦女觀劇,宅眷自諳禁令,來此者必為妓女,今召爾等下樓,候點名。宅眷不聽,某又使人傳諭曰:“果為宅眷者,則弁髦聖旨之罪,當更加等,速言夫家、母家姓名、官職聽參。‘諸人大驚,圖竄,乃勒令各具不再觀劇甘結,事乃寢。京師戲園向無女座,婦女欲聽戲者,必探得堂會時,另搭女桌,始可一往,然在潔身自好者,尚裹足不前也。光緒庚子,兩宮西巡後,京師南城各處,歌舞太平如故也……然自光緒季年以至宣統,婦女之入園觀劇,已相習成風矣。”

“不共巾椸”,則由人體性別的區分聯系到衣物性別的區分,男女衣飾不能晾曬到同一根竹竿之上。這樣做的目的,或者是以為男女衣飾的接觸即等于男女之間的接觸;或者是擔心晾衣收衣時男女同椸枷便會使相遇、相接觸的機會增多,從而難免發生苟且的事情。“叔嫂不通問,不相為服”、“嫂不撫叔,叔不撫嫂”(參見《禮記》)是漢族的古俗。叔嫂是一個門里的非夫妻關系的男女,平時接受較多,嫌疑最重,因而要求也更嚴。古時匈奴兄死妻嫂,是恐種姓之失。但在未具夫妻名分之時,叔嫂間的禁忌也是很嚴格的。據《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山西有“男女不貿易”的說法。男女間說話很講究分寸,一般不互相開玩笑。男女間禁忌互相看視,禁忌互相調笑,民間有“眉目傳情”、“暗送秋波”、“人浪笑,馬浪叫”的俗語流偉。過去藏族婦女見喇嘛和賓客時,都要以紅糖或乳茶塗面,否則以為冶容誨淫,有蠱惑僧客之意,須科以罪罰(參見《中華全國風俗志?西藏》和《清稗類抄?藏女之服飾》)。維吾爾族的婦女一般不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面紗或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