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分娩禁忌(1)



分娩是嬰兒脫離母體,降生世上的神聖時刻,也是決定大喜大悲的關鍵時刻。母子平安,闔家歡喜;若遇難產,或可造成悲劇。因此,這期間,人們的心情是複雜的,既有熱切的希冀,又有焦急的等待,還有恐惶和畏懼。就像下了大賭注,馬上要揭寶時的心情一樣,人們必須做好喜悅、失望、悲傷、遺憾等等各種思想准備。因此,就要屏氣凝神,不能稍有疏忽,不能稍有分心。于是禁忌事項在此種場合就又該大顯身手了。

產地禁忌

分娩時隨著嬰兒的降生,會有血水、羊水相伴而下。民間以為這是汙穢不潔的,並會褻瀆神明,帶來災害,俗所謂“血光之災”。因此,在分娩的地處方面就有許多禁忌事項存在,現略歸納如下:

(1)忌在原住處分娩

產婦分娩是一件吉凶未卜的要事,因此,通常都專門特設一產地,忌諱在原來的住處分娩。

舊時,鄂倫春族產婦禁忌在原來住的“仙人柱”里分娩,要遠離住處,在另外搭起的一個“仙人柱”(“糾哈漢”即“產房”)內分娩。建國後,為了尊重鄂倫春族這一習俗,鄂倫春自治旗在已定居的鄂倫春人村屯修蓋公共產房。誰家婦女分娩,可以到那里去“坐月子”,滿月後再回自己家中。後來,一些人家漸漸改變了這一習俗,現在婦女也可以在自家分娩了。過去,鄂溫克族、赫哲族也有此習俗,規定產婦必須到另搭的簡易窩棚里去分娩,直到“滿月”後才搬回原住處。


藏族婦女也不能在帳房內生孩子,分娩一定要離開住家。獨龍族禁忌產婦在室內分娩,說是怕產婦的“不潔”之氣,沖犯了室內的弓弩等狩獵用具,致使有獵無獲。產婦分娩時必須到室外,生下嬰兒洗淨後方可抱回室內。此俗今仍流行。羌族忌在室內生產,其俗規定,產婦必須到牛羊圈中分娩。

漢族也有忌諱產婦在原住地分娩的習俗。早在漢代,就有這方面的記載。據王充《論衡?四諱篇》云:“諱婦人乳子,以為不潔。將舉吉事,入山林,遠行,渡川澤者,皆不與之交通。乳子之家,亦忌惡之,舍丘塞廬道畔,逾月乃入,惡之甚也。”可見當時忌婦人乳子的習俗與今時仍存于以上一些民族中的這一習俗是頗為相像的。又據王充所記,當時江南、江北,其俗又各不同。“江北乳子,不出房室,知其無惡也。”可知,這一習俗也有地域上的不同。經過幾千年的曆史演變,這一習俗如今在漢族已很少見了。一般漢族產婦分娩還是在室內,或者也仍然是在產婦原來的住室內,或者到醫院里(接生婆處)等等。只是個別地區還有這一習俗的遺跡存在。

(2)忌回娘家分娩

漢族、哈尼族、壯族、苗族等許多民族中都有孕婦忌回娘家分娩的習俗。出嫁的閨女,就成了婆家的人了,再到娘家生產是不合情理的。如果母子有了什麼差錯,娘家也是擔待不起的。據說還會因分娩的血汙、穢氣,給娘家帶來“血光之災”。苗族婦女懷孕八個月後,就禁忌轉回娘家了,怕因早產而把孩子生在娘家,俗以為姑娘把外姓人生在娘家家里,會把娘家的“福氣”帶走,給娘家留下災難。苗族孕婦如果萬一來不及回婆家生產了,就由娘家人(一般是她的妹妹)在室外搭一個小草棚,讓她在那里分娩,如果連草棚都來不及搭了,孩子生在了娘家里,那麼等滿月後,回到婆家,要讓丈夫請一位巫師(“阿爺布說”)到娘家舉行“淨屋”的儀式。巫師作法,直到把屋內的汙物都“洗淨”了,惡鬼都攆走了,娘家的災難才能被免除掉。可見,民間對這一禁忌習俗的重視。哈尼族婦女一旦懷孕,就須立即停止“不落夫家”的生活,改為長期定居夫家。按哈尼族的傳統風俗,孕婦一律不得在娘家分娩,否則認為不吉祥,甚至是全村人的災難,會遭到娘家親屬及村人的嚴厲譴責和處罰。漢族忌在娘家分娩的習俗,由來已久。《風俗通義》云,“不宜歸生,俗云令人衰。按婦人好以女易他男,故不許歸。”可知漢代已有此俗,且是由男方作主的。其理由,一是怕孕婦身體受損、衰弱;二是擔心回到娘家後,怕人“移花接木”,換了他姓人。山東泰安一帶,認為在娘家生孩子,會使娘家一輩子受窮。臨清一帶認為,在娘家生的孩子不成人,如果真在娘家生了,丈夫要把自己的宅院用牛耕一遍才能破解。總之,忌在娘家分娩的習俗,在中國流傳較廣,許多民族都有此禁忌。這是中國宗法制度的影響,也是中國家族觀念的表現。不過,現實城鎮有一種逆反的風習似乎正在興起、流行。即,產婦分娩反倒常常是在娘家進行。由娘家負責產前護理,送往醫院分娩,然後又被接回婆家,在娘家住一段時間才回婆家。俗說,閨女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還是娘家會疼她,閨女吃不了虧,受不了氣,對母子身體也都有好處。當然,這一現象還不足以成為一時代的風俗特征,但也可以看到男女平等的思想觀念以及主要從母子身心健康著眼的新風尚對于舊慣習俗中迷信思想的干預和抵制了。

(3)忌在他人家中分娩

隨著長期的定居生活,許多民族不再以為一定要在室外分娩,漢族隋唐以後,民間已無在自家室內生子的禁忌了。只是分娩“不潔”的思想觀念依然普遍存在,所以仍然忌諱別家產婦在自家分娩,同時,也禁忌自家產婦在別家分娩。據說,借給外人房屋分娩的人家,“福氣”會被新生嬰兒帶走。又說會因別人在此生了孩子而影響到本家不能再生孩子,或者不能再生出如此有福氣的好孩子來。因此,一般人家都忌諱借給產婦房屋,讓其在自家分娩。如果萬不得已,產婦在別家分娩了,按東北一帶的習俗,事後產家要為主家買紅布鋪炕、蓋鍋蓋,以祛邪氣,討吉利。台灣俗間有此事時,產家也要給借家掛“紅彩”,燒“糕仔金”(即備辦糕餅、香燭、鞭炮、金紙等物,向借家神龕禮拜),以挽回借家的損失,保障借家的福氣不被產家帶走,這些習俗反映在俗諺中就是所謂“甯借人死,不借人生”。可見此一禁忌的嚴重性,是比凶喪事間的某些禁忌更加厲害的。


(4)產房禁忌

即便是在自家分娩,也有“不潔”的忌諱。因而產房安置在何處,也很有講究。滿族產房忌設在西屋(又有忌設在正房的)。在居住方面,滿族有“崇西”的習俗。西牆是供奉祖先的神聖部位,不准懸掛其他東西;西炕俗稱“萬字炕”(也就是“姓氏炕”的意思),是神聖的位置,不准隨便坐臥。西屋如果作了產房,也恐怕會沖犯了祖靈,褻瀆了神明,所以忌設產房于西炕。云南哈尼族孕婦的產房多設在丈夫的小屋內,忌諱設在公婆居住的大房中。西雙版納的基諾族,過去是一個大家庭住一座竹樓,內含許多小家庭,每個小家庭有一個火塘。婦女生孩子不能在竹樓樓上,只能在竹樓下炒茶葉用的小房內分娩。嬰兒臍帶脫落後,才能上樓。

(5)產床禁忌

東北人睡火炕,漢族有句俗話,說“門坎是當家人的脖子,炕席是當家人的臉”,舊社會,生孩子忌諱沾炕,必須首先把炕席掀起來,鋪上谷草,把孩子生在谷草上,俗稱為“落草了”。否則,如果在炕席上生孩子,會認為髒了當家人的臉,今後日子必定過不好。

東北一帶,孕婦分娩時,產床忌對有煙囪的牆,說是怕沖犯了“太歲”。據說沖犯了太歲會有礙生育。俗以為太歲神在地,與天上的歲星(木星)相應而行。天上為大,地下為小。沖犯了小太歲,六年內不能再生育;沖犯了大太歲,十二年內不能再生育。這在信仰“多子多福”的年代里是足以對人們形成很大威脅的。台灣至今有相信“產圖”風習。“產圖”又稱“安產圖”,是對產床方位的限定圖示,據說唐宋期間大陸民間就有張貼安產圖的習俗了。俗以為“不依產圖,令子母多妨”,或者將發生難產。台灣也有產婦分娩在稻草堆上的習俗,和東北地區不同的是,台灣普通人家是在床前地下鋪上草分娩的,而不是在床上。據說是怕血汙沖犯了床母(神)。哈尼族元江、墨江一帶的多塔(豪尼)孕婦是在大房火塘前面分娩的,其俗規定產婦的身向直對屋脊,不能偏斜,否則,不吉。

(6)玉器禁忌


滿族產房內禁忌放置玉器。產婦忌見玉器。產前要把玉器拿出去,或者用紅布包好。

(7)出入產房禁忌

產房是禁地,許多人是被禁止出入產房的。漢族、苗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滿族、阿昌族等許多民族都有禁忌男人入產房的習俗。

鄂倫春族男人不許進產房,包括自己的丈夫在內。婦女分娩時,如家中無婦女照顧,男人做好了飯,用木杆拴牢飯桶,挑進產房給妻子吃飯,也不准進去。彝族婦女分娩時,丈夫也不能留在產房內服侍妻子,要和全家的男人一樣離開屋子。產婦如要出門時,必須選擇吉日,並洗臉、掃地,不然便認為產婦會把髒東西帶到屋外。達斡爾族忌諱男人進產房,據說是男人容易踩了孩子。假如有男人無意間進了產房,他走後,小孩如有什麼毛病,如鼻塞等,就會認為是那個男人踩的,必須找到他,把他的腳趾甲剪下幾片,拿到產婦家和艾蒿一起點火燒掉。等冒煙時,把小孩子抱著在煙上悠幾下,吐幾口唾沫,說:“唾唾,邪氣快跑掉!”如此,才能消除災厄。阿昌族孕婦分娩後七天內,別家的男子禁忌進入產家的院子。

禁忌男人入產房,一是怕產婦不潔,恐對男人形成威脅;二是,男屬陽,女屬陰,分娩時女陰虎弱,難與男子陽盛相抗衡,恐男子進入產房後對產婦母子不利。除此之外,也還有男女易避忌、產期內禁忌房事等顧忌的因素存在。

產房不但禁忌男人進入,女人也不宜隨便出入。產房內的人數不能太多。黑龍江一帶有產房人多孕婦難產的俗信。據說產房內多一個人就會使產婦分娩延長一個時辰,胎兒也就要晚出生兩個多鍾頭。因此,產房內的人即便都是女的,也要盡量少才好。白族孕婦分娩後,忌諱女人進屋,據說會踩掉孕婦的奶水。這是擔心婦人會把別人哺乳的能力吸引、轉移到自己的身上。鑒于此點,白族家中如有牛、馬生子,也忌諱婦人進屋,道理是相同的,怕被婦人踩掉了牛、馬的奶水。這種產婦的奶水可以被人“踩掉”的觀念在許多民族中都存在著。尤其是孕婦進產房,更容易“踩掉”或“帶走”產婦的奶水。河北定縣又稱此為“蹬嘴頭”。如果有人無意中走進產房,蹬了小孩嘴頭的話,這進屋的人就得同產婦調換腰帶。俗以為這樣一換腰帶,產婦的奶就能恢複過來。當著孕婦的面,還忌諱說“填圈”、“糊窗”等話,也是怕產婦失奶的一種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