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危機時刻,初握權柄 第14節:8.肅順也是個強人(2)

不過話說回來,肅順也的確是塊做官的料,他雖然年輕時讀書不多,但他的記憶力很強,只要和人見過一面,終身都記得別人的形體相貌;辦理一件事情後,過上幾年都還記得里面的內容詞句。有人曾這麼總結他的能力,說他“才淺而遠見、學疏而有識”,博聞強記,行事果斷;可惜的是,太喜歡擁權專權了。值得稱道的是,在國內戰亂頻頻的時候,肅順力主平等看待滿漢並重用漢人,當時鎮壓太平軍的清軍主將如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等人,肅順就在在朝廷中給了他們很大的幫助。

載垣、端華、肅順等人在北京的時候,便受到咸豐的倚重,在隨同北走熱河後,這些人更是深得咸豐的專寵信賴。特別是肅順,咸豐命他以戶部尚書兼協辦大學士的名義佩管內務府印信鑰匙,並署領侍衛內大臣,負責熱河行在的一切事宜。換句話說,肅順不但參與了當時所有的軍國大事,就連皇家事務也歸他管,儼然就是熱河行宮的全權大總管。

咸豐最終選中肅順等人為年幼的皇帝輔政,原因無外乎有三:一是肅順等人和咸豐的政見相似,他們在對內和對外問題上基本保持一致,比如對內主張使用漢臣並重用湘軍等,在對外問題上,他們則思想保守,偏于強硬,不善于外交;二是咸豐認為肅順等人辦事果斷,不講情面,以他們的能力和智慧,可以保證大清朝政的正常運轉並鎮壓太平軍起義等;三是肅順等人雖然位高權重,但從血統上來說,他們或是遠支宗親,或者和皇室根本沒有關系。也就是說,這些人即使掌握大權,他們也不可能對小皇帝構成重大威脅。

以上也就是咸豐最終放棄自己的弟弟恭親王奕?而選用載垣、肅順等人輔政的原因。咸豐或許認為,如果將奕?拉進輔政班子的話,不但會危及皇權,而且會因為兩派政見相左而內耗不休,結果反使得朝綱紊亂,大清王朝更加岌岌可危。

咸豐到熱河後,由于身體虛弱,對肅順最為重視。由于頻繁召見,咸豐甚至允許肅順平時身穿便服,並可隨意出入行宮(因為他是大總管嘛)。到後來,肅順竟然發展到連嬪妃也不回避的地步,這把宮內的一些人給惹怒了。

作為內宮之主的皇後鈕鈷祿氏,對肅順隨意出入行宮的舉動極為不滿,因為這不但有違後宮嚴禁外臣擅入的祖制,也有違男女之別的傳統道德與禮制。但是,鈕鈷祿氏為人平和善良,她倒也沒有將不滿過分表達,但另一個人就不一樣了,她就是慈禧。

慈禧和肅順的矛盾由來已久。早在北京的時候,肅順就對咸豐讓慈禧批答奏章、干涉朝政表示過不滿,想必慈禧也有所耳聞。在咸豐一行人逃亡熱河的途中,由于沿途准備不足,慈禧當時乘坐的是一輛狀況非常差的車,她受不了路上的顛簸,只好三次向肅順屈尊“泣求”換輛好點的車。但逃亡途中,山高路遠,肅順一時也找不到好車,被逼得急了,就不耐煩地呵斥慈禧說:“皇帝都要吃苦,你又有什麼資格要這要那?”這種話很傷人,慈禧由此懷恨在心,而肅順卻並不以為意。

到了熱河後,生活條件遠不能和北京的皇宮相比,作為行宮大總管的肅順,對後宮的生活照顧不周,“供應極薄”,包括慈安和慈禧在內的後妃們對肅順都頗為怨恨。更氣人的是,慈禧有一次向咸豐提議將“看席”撤去(皇帝用餐,只看不吃的一桌宴席謂之為“看席”),以縮減開支,但這個合理建議遭到肅順的反對,理由是非常時期更要保持皇帝的尊嚴並顯示政治的穩定,撤去“看席”容易引起外人的猜疑惶駭,引起局勢的動蕩。聯想起宮內的待遇和之前的恩怨,慈禧豈能不怒火中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