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危機時刻,初握權柄 第24節:14.遺詔不是上方寶劍,教條主義害人害己

14.遺詔不是上方寶劍,教條主義害人害己

九月二十三日,咸豐的靈柩開始起運回京。

按照慣例,小皇帝應該每天恭送咸豐的梓宮(靈柩)起運,然後從間道抄近路趕到梓宮當天計劃停放的地方,恭候靈駕的到來。但是,慈禧不同意這樣的安排,她說小皇帝載淳年紀太小,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于是要求八大臣做出變通之法。

八大臣並沒有意識到其中的玄妙之處。他們經過商議後,決定讓小皇帝和兩宮太後在二十三日恭送咸豐梓宮運上靈車後,由載垣和端華等人扈從沿小路先行回北京,等到咸豐的梓宮到京城東華門外後,小皇帝再行跪迎;至于咸豐的靈柩,則由肅順等人從大道後發,如此以來,八大臣便分成了兩個隊伍。

八大臣的這個安排,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他們的最終失敗。小皇帝、兩宮太後與肅順等人護送梓宮的隊伍分開行走,這使慈禧等人可以提前一至兩天到達京城,這對于政變來說,時間已經是非常充裕了,因為奕?等人早已在京城布置妥當。更致命的是,護送小皇帝和兩宮太後的載垣和端華等人與團隊核心肅順分離後,他們雖然可以提前進京,但這兩人缺乏應變的能力,這也促使了他們的垮台。

二十三日清晨,兩宮太後帶著小皇帝載淳到咸豐的梓宮前奠酒,在目送梓宮運出熱河行宮的大門後,這一路人便直接向北京進發,而肅順等人則護送著咸豐的梓宮沿著大道慢慢回京。

在經過五天的跋涉後,慈禧一行于二十八日抵達京郊石槽。未等進城,慈禧便召見了在此等候多時的奕?,詳細商談政變的具體程序。二十九日午後,兩頂黑布轎子抵達了北京德勝門,前面一頂是慈安太後帶著小皇帝載淳,後面一頂則是慈禧太後單乘。在奕?的安排下,北京留守的王公大臣們都在道旁跪迎,而兩宮太後則按原定計劃,聲淚俱下地向留京的眾大臣控訴了肅順等人欺侮她們孤兒寡母的惡劣行徑。

女人的柔弱是很容易得到同情和支持的,加上肅順得罪的人太多,大多數大臣在奕?和周祖培的鼓噪下,很快倒向了兩宮太後。在隨後的朝議中,兩宮太後曆數了肅順、載垣和端華的種種跋扈之行,矛頭直指八大臣。

在奕?的暗示下,周祖培公報私仇、故作憤懣:“太後為何不將他們(八大臣)治罪?”二位太後裝作不解,明知故問:“先帝遺詔任命他們為贊襄王大臣,能治罪嗎?”周祖培哂然一笑:“皇太後可先降旨解除他們的官職,再治罪不遲。”慈禧不假思索,搶先點頭:“好,就這麼辦!”

于是奕?把早寫好的治罪詔書奉上,兩宮太後蓋印,要治八大臣的罪。這時,載垣和端華兩人聞訊趕來,他們見奕?等人都在宮內,十分意外,便大聲質問道:“你們這些外廷臣子,怎麼可以擅自入內?”奕?冷笑一聲:“皇上有詔。”載垣和端華大怒,說:“我輩未入,詔從何來?”(意思是只有他們才有資格寫詔書。)

奕?冷冷一笑,向身邊的侍衛們一揮手,載垣和端華後退一步,怒斥道:“誰敢動手?”話音未落,宮廷侍衛們已經上前將兩人按倒在地,像捆豬一樣捆了送宗人府關押——他們才不管是誰的詔書呢!

在被押送出宮門的時候,載垣和端華還眼巴巴地指望著自己的隨從在那等候,屆時還有獲救的機會;不料到門口一看,隨從們連一點影子都沒有了。原來,這些人早已被奕?派人給驅散了。事情到了這一步,載垣和端華仰天長歎,方知大勢已去:他們把咸豐的遺詔當做上方寶劍,實在是太天真、太幼稚了!這種愚蠢的教條主義錯誤,最後反誤了卿家性命!

就在當天晚上,肅順護送咸豐的靈柩駐于密云縣的時候,醇郡王奕譞和睿親王仁壽已經帶著大隊親兵趕來,他們在解除了肅順隨從的武裝後,隨即一腳踹開肅順的臥室大門,這時肅順居然還橫臥在床上與他的兩個小妾調笑。隨後,肅順也被送到宗人府關押。一日之內,三個首犯全部擒拿歸案。

肅順在宗人府見到載垣和端華後,怒道:“真後悔沒早治此賤婢(慈禧)!你們要是早聽了我的話,怎麼會落到今天這個下場!”端華說:“事情都這樣了,還有什麼好說的!”載垣則抱怨道:“我當時真不該聽你的話!”原來,肅順曾計劃暗中謀害慈禧,但遭到了端華和載垣的反對。婦人之仁,終成大錯。

慈禧和奕?導演的整個政變,從計劃到實施也不過用了三天時間,可謂是迅雷不及掩耳。據某京師官員記載,政變當天(九月三十日)上午,烏云密布,天色陰沉,風聲不止,到中午才風開云散。天意如此!

八大臣最後的結果是:載垣、端華賜令自盡,肅順被判斬立決;其余五人,景壽因是額駙(咸豐的姐夫),被革職但保留公爵;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均革職,尚屬從寬處理;肅順和當年順天科場舞弊案的柏葰一樣,被斬于市口。柏葰被殺前曾說,“肅六他日亦必同我一樣”,冥冥之中竟有報應!

由于為人嚴苛,肅順的群眾基礎極差。在被押赴刑場的途中,有許多因科考案和戶部舞弊案受到牽連的人聽說要殺肅順,都一路跟著去看熱鬧,他們一邊高呼:“肅老六,你也有今天!”一邊拿泥巴瓦礫往肅順的囚車上扔。不一會,肅順的身上和臉上全是泥巴,面目全非,不可辨認。

臨刑之前,肅順仍對慈禧罵不絕口,為了防止他說出更難聽的話,劊子手以刀背築其口,肅順齒舌皆爛,猶噴血大罵不止;儈子手令肅順跪,肅順卻挺立拒絕,最後在被大鐵柄打斷腿的情況下才撲地受刑,此人脾性之剛烈,亦屬罕見。

就在政變的當天,兩道奏章同時送到兩宮太後的手中。一道是大學士賈楨、大學士周祖培、戶部尚書沈兆霖和刑部尚書趙光聯名上奏;另一道是護送咸豐靈柩的將領勝保——兩道奏章都是請求兩宮太後早日垂簾聽政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令載垣和端華自盡並將肅順斬立決後,朝中一些大臣人心惶惶,生怕慈禧和奕?等人會進一步追究,大搞株連,危及自己的前途命運乃至身家性命。但令他們吃驚的是,這次政變除了處置了八大臣外,其余也只處分了其他六名與肅順來往密切的官員和相關太監。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人受到牽連。慈禧的做法,和肅順當權時動輒就是懲處幾十乃至上百家的動靜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在從肅順等人家中抄得書信及賬簿的時候,很多曾與肅順等人書信來往的人都感到惶惶不可終日,但讓人叫絕的是,慈禧命令將這些書信及賬簿一把火全部燒掉,如同當年的曹操所為。這一舉措,不僅為慈禧贏得了“恩澤惠下”的好名聲,也著實體現了慈禧政治權謀的好手段。

某清宮詞說:“北狩經年蹕路長,鼎湖弓劍黯灤陽;兩宮夜半披封事,玉璽親鈐同道堂。”通過一系列的斗爭與政變後,慈安太後和慈禧太後兩個年輕的女人終于走出她們的深宮,並走向了男人們的權力場。由于當時八大臣給小皇帝擬定的年號是“祺祥”,所以曆史上把這次政變稱為“祺祥政變”,而這年是辛酉年,因此也被叫做“辛酉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