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祖師爺不賞飯”的平庸少年 第7節:典入"云和堂" (2)

吳菱仙曾經在梅巧玲的四喜班里工作過。有一次,吳菱仙家里遭到意外,急需用錢,可是兜里又沒有,想跟別人借,又不好意思開口,正在走投無路、進退兩難的時候,被梅巧玲知道了。梅巧玲想幫他,又不能當著諸位同仁的面讓他難堪。有一天他找到一個機會,遠遠地扔過去一個小紙團兒,口里說著:"菱仙,給你一顆檳榔果吃!"檳榔是一種水果,可以清熱潤喉。一顆檳榔果,就跟一個小紙團那麼大小。吳菱仙把所謂"檳榔果"揀起來,打開來一看,原來是一張銀票。

這一下我們清楚了,吳菱仙如此愛護和提攜梅蘭芳,是為了兩個字:報恩。不是有一句老話叫做"戲子無義,婊子無情"嗎?看來事實並非都是這樣。情義二字,屬于個人道德范疇,卻也是支撐戲班和科班機制得以正常運轉的江湖規則。

吳菱仙還經常給梅蘭芳講述梅巧玲的故事,台上如何光彩,台下如何鑽研,鼓勵他發憤學習,不辱祖先。就在這個時期,梅蘭芳正式起了藝名。他用了自己本名梅瀾中"瀾"字的諧音"蘭";也用了祖父本名"梅芳"中的"芳"字,組成了三個字的藝名——梅蘭芳。這個藝名,隱喻著梅蘭芳繼承祖業的決心。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梅蘭芳懂事比較早。他不可能像紈绔子弟那樣,吃香的,喝辣的,到處游玩。梅蘭芳此時家道已經中落,將來想吃一口好飯,想要重振梅家當年的風采,只能靠自己發憤圖強。小小年紀的他,牢記這樣一句梨園諺語:"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受罪。"四、吃上了戲飯梅蘭芳立志,要勤學苦練,要彌補天賦上的缺陷,那麼,他是怎麼有針對性地勤學苦練的呢?第一,練眼神,養鴿子。

梅蘭芳不是近視眼,沒有眼神嗎?為了克服這個缺點,他每天練功耗山膀時,同時訓練眼睛的張力和定力。所謂耗山膀,就是把兩個膀子撐開,拉直,使它們同端正的頭部仿佛構成一個"山"字形狀——固定成這個姿勢,這是舞台上經常要用的一個動作。拉開山膀後,就這麼堅持著,不動。十分鍾,一刻鍾,半小時。在耗山膀的同時訓練眼神,是把眼睛朝著遠方的一個點,或者一片樹葉,盯著看,使勁看,聚焦,再聚焦,不能眨眼,仿佛要把焦點看穿。多少次,梅蘭芳眼睛盯得酸了,淌出淚水了,可是他還是不眨眼,堅持盯住焦點。

除了用這個方法外,梅蘭芳還在家里養了一群鴿子,鍛煉眼神。他每天花一部分時間照料這些小飛禽。放飛時,梅蘭芳把手一揮,第一隊鴿子就出了棚子,在鴿棚的頂上站成一排。梅蘭芳手里拿著竹竿指揮,這根竹竿很長,足足有六米長。竹竿掛上紅綢,是放飛的信號,梅蘭芳把紅綢竹竿一揮,鴿群就起飛了。另一根竹竿是掛綠綢的,看到梅蘭芳揮動它,鴿群就會飛回棚子。放飛時,梅蘭芳抬頭遠望,眼球隨著鴿子運動而運動。就這樣從左轉到右,從右轉到左,不停地轉。鴿子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他就目送他們到高處,到遠方。有時別人養的鴿子混進了自己的鴿群,梅蘭芳要努力分辨,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因此眼睛老是隨著鴿子望,甚至要望盡天際,望穿云層。就這樣他借助養鴿子,天天練眼神,堅持不懈。這種堅持,不是十天半月,也不是三年五載,而是整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