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3節:關于華東軍區海軍(2)

對岸天空不時被閃光所映亮,勾勒出要塞炮台的剪影輪廓,紅色的江水在震蕩,分不清是炮火在燃燒還是血在流淌。這里的江面最窄處僅一公里,素有“江海門戶”之稱,從宋代就設炮台,成為軍事戰略要地。清朝,曾國藩率湘軍水師攻打南京,在這里與太平軍水師殺成“鼙鼓驚天,千槳飛動,血濺碧濤”。1937年“八·一三事變”淞滬抗戰爆發,國民黨為阻止日本海軍長驅直入,45艘艦艇和185艘民船集體沉江,封鎖江陰至靖江一段航道,譜寫了一曲自殺式的抗日悲歌。就在兩天前,駐守在此的7000名國民黨官兵懾于對岸百萬雄師揚槳啟航,棄暗投明……

黃勝天感到有些緊張,曆史一下子離自己如此之近,他不停地看張愛萍。

一行人興沖沖來到國民黨海軍江陰要塞司令部,看見的是這樣一幅情景,偌大個院子里,人去屋空,遍眼狼藉,真可謂:一個光杆司令,幾間空蕩營寨。

不過,很快也有好消息傳來,就在他們駕舟趕赴江陰的同時,江上游,國民黨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林遵率30艘艦艇在南京笆斗山江面易幟,加之江陰投誠的23艘艦艇,這樣一算,不費一槍一彈,張愛萍已經掌握了國民黨海軍的半壁江山。喜出望外之余,他很想馬上看見這些鋼鐵艨艟,登上甲板去體會一下乘風破浪的愜意。

他把機關人員召集到一起——主力部隊南下作戰,剩下些教導師和零散人員——作了題為《為建成發展新中國人民海軍而奮斗》的講話。強調:“我們現階段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建設一支具有一定護航與軍運能力的海軍,待命配合陸、空軍解放東南沿海島嶼和台灣,最後解放全中國!”跟著宣布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關正式成立。

一牆之隔的院子里,魏垣武帶了特務連看押著抓來的俘虜,不敢有絲毫大意。

5月4日,中央軍委及總政治部電複“三野”前委會:

同意以張愛萍為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及其司令部的組織形式,並以馮文華為司令部辦公廳主任,張元培為副主任,孫克驥為華東軍區海軍政治部辦公廳主任,汪大漠為副主任,並同意華東海軍司令部黨委會組織及其人選。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機關從此正式成立。

遵之兄:

請你率隊于23日傍晚駛離南京,江陰炮台已于21日易手,已命空軍轟炸江陰要塞,並派空軍掩護你們下駛,你們務必于23日晚間駛離此地,以免空軍誤會。

桂永清

4月23日

此件乃國民黨海軍司令桂永清在離開南京逃往上海之前留給林遵的手令。他已經察覺到這位閩系海軍部下,前海軍司令陳紹寬嫡系,跟自己不是一條路上之人,字里行間以空軍轟炸相威脅,迫使第二艦隊南下滬埠。而在此前,他曾經許願:“只要你把艦隊帶到上海,哪怕只剩下一條軍艦,我也要報請總統晉升你為海軍中將,出任海軍副總司令。”

不過他擔心的事最終還是發生。

早他4個月前,194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已經從西柏坡發出絕密電報:

你們可以派得力干部去與林遵接洽。我們的態度是歡迎他們起義,為人民立功。起義一個艦隊即編為一個艦隊,起義一個分隊即編為一個分隊。起義的時機,待接洽後再定。

第二艦隊的嘩變在國民黨內和軍中引起了極大恐慌。他們是決不能看著這樣一支完整的海上戰斗力落入冤家對頭手里,那樣的話等于在自己脖子上套了一根繩索。于是,像當初出動空軍追炸“重慶”號一樣,長江上重演了類似的一幕幕——

4月26日,錨泊在南京燕子磯江面的“楚同”艦被炸沉。

4月28日,隱蔽在采石磯江邊的“惠安”號被炸沉。

4月30日,“吉安”、“太原”兩艦剛剛靠上碼頭,水兵們正在清潔甲板,雨點般的投彈、掃射忽然降臨,還沒等脫下炮衣熊熊燃燒的艦體已經沉沒……

短短一周時間內,第二艦隊起義的6艘主力軍艦炸沉了4艘,僅存的兩艘也遭重創。江陰起義的7艘主力作戰艦船同樣難逃厄運。而此時,張愛萍正在忙著組建班底,甚至連這些被炸沉的軍艦都沒來得及看上一眼。

張愛萍在江陰得知第二艦隊遭遇轟炸後深感問題嚴重,即派下屬李進趕赴南京協助林遵做好善後工作,臨行前反複叮囑不管怎麼樣,一定要團結這部分人,爭取他們比我們自己培養海軍所需要的工夫要少得多。待遇問題,起義的恢複9元伙食;俘虜來的,沒技術的送走,有技術的每月4元大洋;家屬問題,沒有生產能力、不能維持生活的,可發家屬證明由政府照顧。送走李進,他親自巡查了一遍江邊的防空部署。

此時此刻,張愛萍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上海解放後接管國民黨海軍資產上。

5月28日,上海解放第二天,他就率領華東海軍機關踩著炮火進駐上海武昌路9號——原國民黨海軍上海補給站,掛起了“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海軍接管部”的牌子,自己兼任接管部部長。

同時,向青島、福州及廣州派出辦事處。連云港、蕪湖、九江、湖口成立接管組。加上原先派出的江陰、鎮江、南京等地的接管組和海軍辦事處,共派出十余個接管理部門。“接管、整理原國民黨海軍起義、投降、被俘獲的艦艇、人員及工廠、倉庫和其他全部海軍資產,組建成一支作為將來建設強大的中國人民海軍的初步基礎的海軍”,是當時明確之方針。

勞碌奔波,夜以繼日。自4月25日至6月14日,51天後一份對國民黨海軍資產的接管清單落在張愛萍手里,上面分明登記著:

青島地區:海軍碼頭、海軍造船廠及營房一部分。

上海地區:陸上資產:海軍第一軍區司令部營房、上海補給站、海道測量局、江南造船所、浦東修船工廠、複興島修船廠、軍械工廠、油漆廠、橡膠廠、電工修理廠、被服廠、海軍機械學校、第一巡防司令部、海軍總部船舶辦事處、水兵訓練所、海軍服務社、海軍俱樂部、海軍月刊社、海軍醫院、複星島海軍農場、水雷倉庫、汽車修理廠、複興島海軍警衛營、吳淞港口司令部、武昌路碼頭、吳淞碼頭、油庫及營房倉庫等共計53處。艦船:“接”字號日式護衛艦3艘(國民黨遺棄的嚴重鏽蝕的船殼)、“中”字號大型坦克登陸艦兩艘、“美”字號中型坦克登陸艦一艘、貨船兩艘、修理艦一艘、拖船、雜式艦艇共22艘。

江陰地區:陸上資產:江陰補給站。艦船:俘獲的日式護衛艦一艘、國產舊炮艇一艘、流動修理艦一艘、江防艦一艘、拖船3艘。

鎮江地區:陸上資產:第二艦隊司令部、第一機動巡防艇隊、鎮江修船廠。艦艇:炮艇7艘、登陸艇4艘、巡防艇5艘、雜艇4艘、合計各種艇20艘。

南京地區:陸上資產:國民黨海軍總司令部、下關補給站、草鞋峽營房、下關海軍碼頭、海軍醫院、浦口修船廠。艦艇:起義軍5艘,炮艇、登陸艦、交通艇等24艘。

蕪湖地區:倉庫一座。

九江地區:補給站一座。

湖口地區:魚水雷工廠及倉庫各一座。

以上合計接收陸上機構70處、艦船22艘、艇只66艘、人員約3000人、各類職工2584人。

本來,這些陸上機構是張愛萍所急需,但大多數只剩下殘破建築,內部設施、檔案都被國民黨運走,很難迅速恢複。而接管到手的艦艇情況更為糟糕,雖說各類艦船有80余艘,但基本上是噸位小、型號雜、船齡老、機器舊、航速慢,用桂永清逃離上海時說的話講:“留給共產黨的不過是一堆廢銅爛鐵。”他手里實實在在掌握的,只有4000多陸軍和2000左右原海軍人員。

千萬雙眼睛都在注視著張愛萍。接管的結果與設想相差甚遠,他舉步維艱。他腦部的傷還沒有完全好,連日里熬夜頭疼欲裂,不得不靠服藥來支撐。他提醒自己,投身革命以來,不就是這樣磕磕絆絆地走過來的嗎,沒有困難要我們這些共產黨員干什麼?他開始思考,現在該怎樣用手里的這些菜去辦一桌宴席,也就是創建一支什麼樣的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