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成績優異   就讀皇仁書院(2)

皇仁書院創立于1862年,最初名叫中央書院,俗稱“大書院”,是香港第一間官立學

校,其地位近乎英美的初級,校址在今日中環歌賦街、荷里活道。直到1889年,因人數增加,校址遷到鴨巴甸街,並改名為維多利亞書院,不久又易名為皇仁書院且一直沿用此名至今。皇仁書院以招收華籍學生為主,但也招收一些歐美及亞洲各國的學生。孫中山先生曾以“孫帝象”之名注冊,于1884年進入皇仁就讀兩年肄業。此外,國民黨元老廖仲愷、民初總理唐紹儀、財長陳錦濤、外長伍庭芳,以及何啟爵士、何東爵士、利希慎、劉鑄伯等一大批香港名流俊彥也曾在皇仁就讀。

“賭王”何鴻燊也在皇仁,但他是1933年入學的,比霍英東早3年。這兩位皇仁後來結為,並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攜手進軍澳門賭壇,獨霸澳門賭業,成為澳門博彩業發展史上的一段佳話——當然,這是後話了。

皇仁是收取學費的,每個學生每月得交學雜費5元。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5元錢不算是一個小數目。雖然當時霍家的生活相對以往來講是安穩了許多,但還算是較為清貧的,故每月為霍英東支付5元學費,對于霍母劉氏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但劉氏說過,勒緊腰帶也要供霍英東讀書。

每天,劉氏都給霍英東一毫錢,讓他用來搭電車和吃午飯。但霍英東自小知慳識儉,為了節省每天來回的6分錢電車費,他每天早上提前動身,背著書包由灣仔經瑪利兵房、兵頭公園步行半個小時至鴨巴甸街的皇仁上學;下午放學後,又沿著上學的路步行回家。中午,他就花4分錢到學校旁邊的為食街(士丹利街)或小食店“三十間”吃糯米飯和大松糕。課間休息的時候,俊記的店員還在學校大門的鐵欄處向學生兜售雪糕和面包,但霍英東總是舍不得掏錢去買。

霍英東是個懂事的乖孩子。除了省吃儉用、減輕的經濟負擔外,很多時候,下午一放學,他就趕著回家,幫母親記駁運生意的賬目,或外出送發票,分派運費給舢舨客。閑時,他就躲在家里那間窄小、昏暗、潮濕的廚房里做功課。由于家境貧困、營養不良,加之居住環境惡劣,那時,霍英東的身體很孱弱。他知道身體一垮下去,就應付不了繁重的學業,所以他總是強迫自己要堅持運動,練出一副強健的體魄。

皇仁不同于敦梅,校內有一塊空地,可以供學生打排球、籃球,或者踢足球。但是入讀皇仁的最初兩三年,霍英東極少有機會在這個大球場上打球,因為這個場地多由高年班同學占用;一旦低班生侵犯高年班的場地,球兒會被人踢到鄰校——庇理羅士女校那邊去。

那時,霍英東最喜歡的運動項目是踢足球。據霍英東回憶,課間休息或放學之後,他經常和同班同學跑到校門口的一塊三角空地上踢球;有時三角空地被其他班的同學先占了,他們就干脆到學校廁所前面的走廊處,把橡皮球踢來踢去。

皇仁向來重視體育運動,班與班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時常有一些體育比賽;另外還時常組織校隊到外面與其它校隊比賽。霍英東曾一度代表校隊打排球,他打的位置是三排中。

皇仁的學生生涯,無疑是霍英東青少年時期最美好的一段生活記憶。當霍英東離開皇仁

48年之後,重返皇仁參加母校創校125周年紀念慶典的時候,他饒有情趣地向各界來賓和各屆校友回憶道:“在校時候,同學們最喜歡的有兩件事:一是下大雨,一是足球練習比賽。大雨淋濕了衣服,學校會突然宣布放假一天,每逢下雨,同學們就將衣服弄濕,要求放假;足球練習比賽,規定到銅鑼灣球場舉行,同學們個個興致勃勃,奔馳于球場之中,玩到精疲力竭,還舍不得收隊離開。”

霍英東好玩,但也很好學,所以在皇仁的幾年間,成績總是排在班上第一。有一次在

班里考了個第三,他還因此傷心得哭了一場。

被英國吸引

皇仁是用英文教學的學校,在那種環境下,英國的經典小說自然是不少學生的必讀作品。霍英東也一樣,他那時所能閱讀到的,大多也是英國作家的原版英文小說。

一天,在學校圖書館,霍英東無意間翻到英國作家笛福寫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他對這本書很感興趣,于是就捧著站在書架旁翻閱起來。這部小說描寫水手魯濱遜,在他的船只蒙難後,漂落到一個杳無人煙的海島上,他頑強地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與惡劣的大自然搏斗,最後在島上開辟出自己的樂園……雖然霍英東自小在海上長大、生活,但書中描寫的海島生活和曆險經過,于他而言還是那麼的新奇,那麼的富有吸引力。

不久,霍英東又讀到另一部同樣的描寫海上曆險故事的英國小說《金銀島》。這部由英國著名作家史蒂文生所著的小說,描寫一個名叫吉姆的男孩子參加探險,去尋找埋藏在一個遙遠海島上的財寶,經過無數次的險遇,吉姆終于到達了荒島……

吉姆是一個少年,而霍英東當時也正處豆蔻年華,所以吉姆的形象更容易被霍英東接受;而吉姆探險、尋寶的曲折離奇、險象環生的經曆,也自然地比魯濱遜的漂流故事,對霍英東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