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51節:第一戰將趙匡胤(11)

趙匡胤進退兩難了,君命難違,可是父親病到了這個樣子,他怎麼能一走了之?何況父親之所以病重,他也有脫不掉的干系……這時候,趙普站了出來,他還是很平靜地說——將軍,請把令尊交給我,你放心地走吧。

趙匡胤只好如此,他深深地拜謝了趙普,火速起程趕赴揚州。這之後,趙普盡心服侍趙弘殷,"朝夕奉藥餌"、"朝夕無倦",直到戰局變幻,後周主動放棄了滁州,趙普又親自護送趙弘殷回開封。但是一生勞碌征戰的趙弘殷還是沒能活著回到家鄉,他死在了半路上。

就這樣,趙匡胤永遠地失去了父親,雖然宋史盛贊他守滁州時"勇于戰、謹于守",把父親都能拒之門外,但是他幾乎是眼睜睜地看著父親因此衰病下去,自己卻要棄之不顧而去。要知道,父親當時是特意來看他的……

趙弘殷死了,從此,趙家待趙普以"宗分",再不把他當外姓人。

這些都是後話了,當年的趙匡胤離開父親,抖擻精神,再上沙場,他趕到了韓令坤後撤的必經之路六合,然後宣稱——揚州兵有敢過六合一步者,斷其足!

但是決然無情之外,他暗中派出了信使去警告韓令坤,你唯一的出路只有立即反攻,重奪揚州,不然就算我放過了你,皇帝那里你也過不去。至于南唐人,我就在六合,必要時,我可以幫你。

駐兵六合,虎視天下,趙匡胤以為自己會是韓令坤的堅強後盾,卻沒有料到他已經首當其沖,變成了後周軍隊整個江北戰局的一面盾牌,只有區區兩千人馬,卻幾乎要承受全部南唐援軍的反攻!

李景達,南唐開國皇帝烈祖李昇第三子,先後封宣城王、鄂王、齊王,經常領元帥銜出兵征伐,為南唐皇室中第一軍事強人。這次他領兵出征,已經是李璟敗中求勝的最後一招。

曆史證明,李景達不負盛名。他渡過長江以後,一邊命令陸孟俊強攻揚州,擊敗韓令坤,以震動後周;一邊卻悄悄地脫離了主戰場,繞過了後周所有的人馬直撲兩國交戰的焦點所在——壽州。

如果能突然出現在壽州城下,直接打擊後周的神經中樞命脈柴榮,那是多麼的理想!但是他怎麼也沒想到,就像天意一樣,他選擇了六合這個地點做他的迂回道路,而趙匡胤也偏偏選擇了這里來完成柴榮交給他的使命。

就這樣,極端幸運的趙匡胤比李景達先期到達了六合,但是他也極其不幸地發現,李景達帶來的竟然有兩萬人!而且都是南唐軍中千里挑一的精銳。

怎麼辦?如果要退,相信沒有人會就此責怪他,包括柴榮。因為人馬對比懸殊,已經是十比一,並且最重要的趙匡胤毫無准備,他只是帶人迅速趕來執行戰場紀律的,為了速度,也為了根本就沒有必要,軍需戰備刀槍箭簇他都沒有帶足,這與之前他主動進攻時完全兩樣。

但是後退的話,李景達這支突然而至的大軍就會改變整個江北的戰局。要知道,現在還沒有人知道有李景達這支軍隊的存在!怎麼辦……面對生死考驗,趙匡胤下達了一連串讓人瞠目結舌的命令。

首先結寨,集結所有兵力,不分偏寨,不要呼應,不讓敵人知道我們的兵力虛實;然後在營寨前豎立我趙匡胤的認旗,讓南唐人知道擋住他們的是誰;而後趙匡胤開始了真正的冒險,他重新亮甲紅纓躍馬出寨,在南唐軍隊前耀武揚威,旁若無人。但是老天在上,這一次他沒有主動地沖到李景達面前大呼小叫,問一下南唐人到底誰有種沒種。他所做的一切,都為了制造煙霧,把李景達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而李景達真的上當了,他此行的目的就在于偷襲,心態首先就沒有擺正,而後他突然發現前方居然有後周軍隊在嚴陣以待,這就更讓他吃驚。之後他就連連吃驚了,趙匡胤干的所有的事都讓他摸不清虛實,但是趙匡胤是誰,都干了些什麼,卻已經是所有南唐人都知道的了。

于是,他變得小心翼翼。他一直觀察著,思考著,派人四面打探小心防備著,就這樣,時間在分分秒秒地過去,他的耐心真是無可挑剔,他居然觀察了……四天!

四天之後,李景達終于決定不再等了,四天啊,真的沒有白廢,他想清楚了一個終極問題。那就是他是來殺人打仗的,不管對方是柴榮,還是趙匡胤,都是他的敵人,都在他的打擊之列!那麼進攻,可是……再等等,我們還是要小心點,先試探著,千萬不要太魯莽沖動了,那樣可不好……

于是進攻開始,由南唐元帥親自率領的千里挑一的精兵們向趙匡胤的營寨發起了沖鋒。客觀地講,那天他們真的沒有犯什麼錯誤,他們列好隊伍,舉著刀槍,聽命令,聽指揮,穩紮穩打,一切都進行得非常正規和順利。只是沒有想到,突然間後周人像是集體被馬蜂蜇了一樣,從營寨里跳了出來,向他們瘋狂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