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94節:六十六天平後蜀(3)

千萬道目光瞬間注視,征蜀主帥王全斌凜然而坐,目露凶光——回皇上,西川若在天上,固然不能到。若在地上,到即掃平矣!

沒有人敢笑話他口出狂言。王全斌,並州太原人,他父親是後唐莊宗李存勗的手下,當他十二歲的時候,他父親辦了件蠢事,沒有多大的官,卻私自儲備了親兵牙將,這犯了所有皇帝的大忌。李存勗命令他父親進京回話,這時候他父親怕了,不敢去。而十二歲的王全斌說,這是皇帝在懷疑你有異心。這樣吧,把我送去當人質,皇帝就會相信你。

一場滅門大禍就此消平。

再後來,李存勗把王全斌收在身邊當近衛。等到李存勗眾叛親離,亂兵入城的時候,宮廷衛士不是叛變就是逃跑,只有王全斌和符彥卿一直保著李存勗在皇宮里苦苦支撐。直到李存勗被冷箭射中,王全斌還把他扶到內殿,等到皇帝死了,他才痛哭而去。

這樣的執拗,這樣的忠貞,才是趙匡胤選他作平蜀主帥的最重要原因。因為縱觀中國曆史,四川是個非常邪性的地方,在那里割據的政權,不管是賢明的還是荒淫的,不管是有劉備的胸懷還是諸葛亮的才能,都絕不會超過兩代。而外來平蜀的將軍們就更加不幸,不是死在了崇山峻嶺里,就是在九死一生僥幸成功後,反而被自己的皇帝砍頭。

理由很簡單,因為沒有哪一個皇帝不害怕那些成功入川覆沒了一個朝廷的將領,會留在了那里自立為王。那麼王全斌呢?趙匡胤就那麼相信他?

曆史證明,趙匡胤不僅相信,而且給了王全斌極大的行動自由和特權。在臨行大宴上,趙匡胤當眾與攻蜀將帥約法三章:

第一,鑒于後蜀將校多為北方人,為了分化後蜀的內部,只要能率眾歸降,並且給大軍當向導,供給軍糧的,那麼立即成為自己人,並且重賞;

第二,宋軍所至,不許燒房子,不許隨便打人,不許挖墳,不許砍桑樹……以及同性質事件。違者軍法從事;

第三,這次打後蜀就為搶地盤,打下城鎮,只要兵甲糧草,其他所有戰場所得的錢、帛等等硬通貨朝廷一個子都不要,全分給前方將士!

注意第三章,趙匡胤為了激勵士氣,已經不惜血本。要知道在五代時期,天下真正動蕩的是在北方,在長江以南,以及蜀道以內,完全是另一個世界。相對來說,那里平安富足,不識刀兵,尤其是天府之國的成都附近,那真是富得流油。而這些錢財的保障,就在于蜀道的易守難攻。

那麼,為了攻陷四川,就唯有動之以巨利。可是這時的趙匡胤侵略經驗畢竟還少,而且生性謹慎,他把困難想得太高,卻沒有意識到,過分的賞賜也有負作用,把他的士兵變成了一群徹底紅了眼的戰爭狂徒。

朝廷只要四川的土地,其余的一切,都是我們的戰利品!這就是征蜀士兵對這條命令的理解。很快,趙匡胤就為之追悔莫及。

戰爭的機器隆隆開動,至少六萬把尖刀逼向了後蜀。那麼後蜀的反應是什麼?高興,極度的興奮!如果非得要說有那麼一星半點的遺憾的話,那就是樞密使王昭遠大人的生平第一仗,並不是像前諸葛亮那樣北出岐山攻伐中原,而是先奉命抵抗。

但這就是機遇,終于可以一展抱負了。王昭遠被孟昶封為西南行營都統,全權負責後蜀對宋軍的防禦。臨行前,他帶著都監趙崇韜,出席了宰相李昊(一絕妙之人)為他舉行的壯行酒會。席間王大都統慷慨表態——我此行何止戰勝宋軍,以我手下的三萬雕面惡少年(可憐,後蜀和宋朝一樣,士兵就是囚犯,都在臉上刻記),取中原易如反掌耳!

要特別說明一下的是,王昭遠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他的手勢,以及當時手里拿東西,都讓他在曆史上留下了一個恒久不滅的光輝形象。那是一把鐵制的如意,尺寸不知,估計應該不小,因為王昭遠行軍布陣時把它當成令旗或者指揮棒來用。

想來萬馬軍中,無數盔甲兵執之間,王昭遠羽衣綸巾灑然談笑,隨意揮指鐵如意,敵軍則狼奔豖突潰不成軍,功名等閑到手,那是怎樣的風采絕倫啊。人生至此,不亦快哉!

就這樣,王昭遠滿懷豪情壯志,帶著他的三萬雕面虎狼之師,離開成都,去迎戰把整個蜀國都當成了無限量提款機的宋朝平蜀遠征軍。

伐蜀,再一次伐蜀!行軍的路上,宋軍數萬將士心神激越,熱血沸騰。這不光是錢財的問題,更是個榮譽,以及從此變富變強的象征!

每一個人的心里都會想起短短的三十九年前,那時中原大地的主人是後唐的莊宗皇帝李存勗。從李存勗最初的起步姿態和成果來看,他已經勢不可當,馬上就會席卷全國,統一天下。那時,在公元925年9月末10月初,他派出了自己的宗室親王,魏王李繼岌,以及大將郭崇韜去攻伐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