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博弈中的無間道 第40節:登峰造極的特務制度(1)

權力博弈中的無間道

登峰造極的特務制度

中國古代不但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還創造了豐富的制度文明。如同四大發明一樣,政治制度上的三大創造同樣享譽世界:科舉考試是古代中國在人才選拔工作方面的重大發明;監察制度是中國人在權力監督、制約機制方面的一大貢獻;特務制度則是在社會管理方式上的獨特貢獻。和其他發明創造相比,特務制度似乎是一種不光彩的創舉。如同火藥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人類的戰爭一樣,特務制度也是一把尖利的雙刃劍,它既帶來了政權的鞏固,也帶來了一串串流血的慘劇。

特務制度從告密開始

最早的"特務"是指軍事上的間諜。早在春秋時代,孫武就在《孫子兵法》中詳細總結了間諜的五種用法,並給他們贈送了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種不同的職稱。由于間諜的無孔不入,孫武感歎道:"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意思就是說:可歎啊,可歎啊,到處都在用間諜啊!軍事間諜是對付敵人的,特務統治則是用于治理自己人的手腕。特務無處不在,它最早的發明者,推算起來要算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以一個女性的身份做了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把李唐的江山改為武周,李氏子孫當然不服,不願意將江山拱手相讓,更有許多李唐的大臣公開反對,發生了很多反對武則天的事件,武則天寢食難安,必須設法鞏固自己的統治。可是,明槍易擋,暗箭難防,許多在暗中進行的反對活動,根本難以察覺。怎樣才能知道誰在暗中搗鬼反對她呢?于是,她就搞了一個發明,讓一個叫魚保家的人做了一個銅箱子,起名"銅匭",放在午門外,鼓勵普天之下的人,無論身份卑賤,男女老幼,人人都要積極參與告密。只要發現有人搗鬼,都可以直接進京把告密信投入銅匭。地方官員則有義務好生招待進京告密人員,不許過問告密內容,並且一定要替告密的人備車,派人護送到武則天鸞駕所在,完成神聖的告密之旅。告密者所告材料屬實,就可以馬上封官;查下來不符事實,也不追究誣告。

這樣一來,大家告密的積極性都被發動起來,形成了舉國上下爭相告密的高潮。有一個叫索元禮的胡人,告密水平高超,先後揭發了好幾位宗室大臣"謀反叛逆"的行為,被武則天重用,委任為高官。這樣,激起了更多的人的爭相告密,其中最有名的是周興和來俊臣。

周興擅長發明刑具,只要把刑具放在被告人面前不用動刑,就能讓被告人招供。來俊臣不但殘忍無比,還編寫了如何告密的書籍《羅織經》,專門研究怎樣無中生有、如何編造得天衣無縫等無恥行為。來俊臣每次出手,都發動幾十甚至幾百人在幾個地方同時告密,並提出各種不同的證據,令被告人百口莫辯。

有一次,周興被人秘密告發謀反,武則天令來俊臣審理。密詔送到來俊臣家,來俊臣正跟周興在一起喝酒。來俊臣看完密詔,不動聲色,把密旨往袖子里一放,仍舊回過頭來跟周興繼續飲樂。來俊臣說:"最近有的犯人不肯招,你說怎麼辦啊?"周興撚著胡須微笑著:"這好辦!拿一個大甕,放在炭火上,誰不招,就放在里面烤,看他抗住抗不住。"

來俊臣聽了連聲叫好,就命人搬一只大甕和一盆炭火到大廳里,把甕放在火盆上。周興正在奇怪,來俊臣站起來,拉長了臉說:"接皇上密旨,有人告發周兄謀反。你如果不招,就只好請君入甕了。"周興到頭來自作自受,也栽在了告密上。而索元禮和來俊臣最後也都是倒在了告密上,真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在武則天時期,用特務手段統治人,主要目的在于鎮壓一批敢于反抗的皇親國戚,手段也比較低級,僅僅限于解密告發,沒有系統的制度,只有皇帝使用的個別酷吏,真正的特務統治,是在明朝建立起來的。

皇帝的"錦衣侍衛"

明朝最早建立的特務機關是錦衣衛。

錦衣衛原先是軍事建制。明初的軍制比較簡單,其基層單位是"衛"和"所",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為48處。朱元璋改革禁衛軍,建立了12個親軍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錦衣衛的首領稱為指揮使,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很少由太監擔任。其職能是:"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即一部分是負責執掌侍衛、展列儀仗和隨同皇帝出巡的錦衣衛,基本上與傳統的禁衛軍沒什麼兩樣。這些人雖名為"將軍",其實只負責在殿中侍立,傳遞皇帝的命令,兼做保衛工作。這些人都不是等閑之輩,一個個長得牛高馬大,虎背熊腰,而且中氣十足,聲音洪亮,從外表上看頗有威嚴,對人有一定震懾作用。錦衣衛中負責"巡查緝捕",則是錦衣衛區別于其他各朝禁衛軍的特殊之處。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初衷是用來做儀仗禮儀,後來由于他大肆屠戮功臣,認為司法機構如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不好用,于是將錦衣衛的保衛功能提升起來,使其成為皇帝的私人警察。負責偵緝刑事的錦衣衛機構是南北鎮撫司,其中北鎮撫司專理皇帝欽定的案件,擁有自己的監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一般司法機構。南北鎮撫司下設五個衛所,其統領官稱為千戶、百戶、總旗、小旗,普通軍士稱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執行緝盜拿奸任務時,被稱為"緹騎"。緹騎的數量,最少時為1000,最多時多達60000之眾。錦衣衛官校一般從民間選拔孔武有力、無不良記錄的良民入充,之後憑能力和資曆逐級升遷。同時,錦衣衛的官職也允許世襲。

明朝的前兩代皇帝朱元璋是貧寒子弟出身,朱元璋起兵奪取天下,朱棣是靠武力奪取了侄兒的江山,由于這種出身的特殊性,明朝對皇權的維護有其他朝代所沒有的強烈欲望。這就使得錦衣衛"巡查緝捕"的職能無限度地擴大了。錦衣衛的指揮使利用職務之便,不遺余力地制造事端,既打擊異己,又作為自己升遷的資本。如明成祖時的紀綱、明武宗時的錢甯等,在他們掌權時,緹騎四出,上至宰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處于他們的監視之下,對他們的命令只要稍有拂逆,就會家破人亡,全國上下籠罩在一片恐怖氣氛中。臭名昭著的北鎮撫司大牢中更是關滿了各種各樣無辜的人們,死于錦衣衛酷刑之下的正直人士更是不計其數。更為可怕的是,這種恐怖的氛圍,與唐武則天時期的短期出現不同,明朝幾乎是綿綿不絕,這種無節制的濫捕極大地影響了皇帝與官僚機構之間的關系,使百官、民眾、軍隊與皇帝離心離德,有人甚至評價道,明朝不是亡于流寇,而是亡于廠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