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發展遺失的缺憾 第74節:我國古代的造紙(2)

除此以外,早在蔡倫以前,在史籍里也有一些關于紙的記載。如《三輔舊事》上曾說:衛太子劉據鼻子很大,漢武帝不喜歡他。江充給他出了個主意,教他再去見武帝時"當持紙蔽其鼻"。太子聽從了江充的話,用紙將鼻子掩蓋住,進宮去見武帝。漢武帝大怒。這件事發生于公元前91年。又如《漢書·趙皇後傳》記載:漢武帝寵妃趙飛燕的妹妹趙昭儀要害死後宮女官曹偉能,就派人送去毒藥和一封"赫蹄書",逼曹偉能自殺。據東漢人應劭解釋,"赫蹄"就是"薄小紙也"(後人稱為絲棉紙)。再如《後漢書·賈逵傳》說,公元76年漢章帝令賈逵選二十人教以《左氏傳》,並"給簡、紙經傳各一通"。以上有關紙的文獻記載,都早于公元105年,即蔡倫向漢和帝獻紙那一年。

蔡倫改進造紙工藝

蔡倫雖然不是紙的發明者,但他仍然是一位造紙技術的革新和推廣者。

東漢明帝十八年蔡倫入宮當宦官,章帝建初年間為小黃門。和帝即位提升為中常侍,永元九年兼少府尚方令。尚方是皇家的手工場,專門監督制造各種禦用器物。那時,造紙術雖然已經發明,但是由于質量問題,紙張也難登大雅之堂,不少文人雅士並不看好紙張。但是蔡倫經過分析,竹簡和木簡太笨重,絲帛太貴,絲綿紙不可能大量生產,都有缺點,紙張最終會成為主要的記載工具,但前提是需要改進造紙工藝。于是蔡倫利用尚方的有利條件,改革造紙技術。

蔡倫認真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帶領工匠們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漁網等原料來造紙。他們先把樹皮、麻頭、破布和破漁網等東西剪碎或切斷,放在水里浸漬相當時間,再搗爛成漿狀物,還可能經過蒸煮,然後在席子上攤成薄片,放在太陽底下曬干,這樣就變成紙了。由于樹皮是比麻類豐富得多的原料,這可以使紙的產量大幅度地提高。樹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膠、蛋白質遠比麻類高,有利于提高紙張的柔韌性。西漢時利用石灰水制漿,蔡倫改用草木灰水制漿,草木灰水有較大的堿性,有利于提高紙漿的質量。元興元年(105年)蔡倫把他在尚方制造出來的一批優質紙張獻給漢和帝,漢和帝很稱贊他的才能,馬上通令天下采用。這樣,蔡倫的造紙方法很快傳遍各地。114年蔡倫被封為龍亭侯,民間便把他制作的那種紙稱為"蔡侯紙"。漢安帝時,宦官和外戚輪流執政,相互傾軋。蔡倫在這種政治斗爭背景下,于公元121年服毒自殺。

蔡倫獻紙之後,造紙技術和紙張廣為流傳。東漢末年,東萊人左伯也是一位造紙能手。他造的紙比蔡侯紙更為白潔細膩。趙歧在《三輔決錄》中,把左伯的紙、張藝的筆、韋誕的墨,並為書房三寶。筆、墨和紙並列,說明紙已是當時常用的書寫材料。紙成為竹簡、木牘、縑帛的有力競爭者,到了三四世紀就基本上取代了簡帛,成為唯一的書寫材料,這就有力地促進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東晉末年,桓玄把持朝政,他于公元404年,下令以紙代簡。簡牘文書從此基本絕跡。紙不僅在民間流通,而且成為官方文件的載體。

造紙技術再發展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3~5世紀),紙的品種、產量、質量都有增加和提高。史書上曾論及到這時期一些與原料有關的紙種名稱,如寫經用的白麻紙和黃麻紙,枸皮做的皮紙,藤類纖維做的剡藤紙,稻草做的草紙等。由此看來我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麻、枸皮、桑皮、藤纖維、稻草等已普遍用作造紙原料。竹子在晉朝也開始作為造紙原料出現。南北朝書法家蕭子良的一封信中曾說"張茂作箔,取其流利,便于行書",據考據,所謂箔紙即嫩竹紙,但用量很少。

我國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空前繁榮,造紙業也進入一個昌盛時期,紙的品種不斷增加,生產出許多名紙及大量藝術珍品。造紙原料以樹皮使用最廣。主要是楮皮、桑皮、沉香皮及棧香樹皮等。藤纖維也廣為使用,但到晚唐時期,由于野藤大量被砍伐,又無人管理栽培,原料供不應求,藤紙一蹶不振,到明代即告消失。宋代竹紙發展很快,後期的市場上十之七八是竹紙,產區遍布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等地,最盛之地當推浙江、四川兩地。在工藝上宋代竹紙大多無漂白工序,紙為原料本色,除色黃之外,竹紙也有性脆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