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發展遺失的缺憾 第77節:遙遠的青銅器(2)

後來隨著商朝的滅亡,司母戊鼎也隨之湮沒于廢墟之中。1939年3月,河南安陽武官村農民吳希增在吳培文的田地上用探杆探找文物,當探杆鑽到地下十多米深的時候,觸到一個硬物,吳希增把探杆取上來一看,發現堅硬的探頭卷了刃,上面還留有綠色的銅鏽,他意識到探到寶物了。按當地規定,探寶不分地界,但探出寶來,寶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寶物售款的一半。吳希增和吳培文商定之後,當晚便破土挖寶。挖掘工作是秘密進行的,到半夜時分,寶物被發現了,先挖到的是器物的柱足,接著整個器物顯露出來。當時,大方鼎的口朝東北,柱足朝西南,橫斜在泥土里,大如馬槽,但只有一個鼎耳,另一個鼎耳不知去向,人們在泥土中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找到。

方鼎的出土始終是在極為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的,但是消息還是泄露了出去。不久,駐安陽飛機場的日軍警備隊長黑田榮次前來"參觀",後北平古董商蕭寅卿也來秘密造訪,並表示願出20萬銀元購買,但要求村民將鼎砸成四至十塊,以便分批裝箱運走。村民受20萬銀元誘惑,真的開始肢解方鼎,先是用鋼鋸條鋸,但是沒鋸動,又改用鐵錘砸,最後砸掉了鼎耳,使方鼎受到嚴重破壞。後來,村民怕萬一蕭寅卿不要,不完整的方鼎會很難出手,于是停止肢解,又將方鼎埋入地下保存了起來。後來,消息傳到日偽憲兵隊耳中,憲兵隊多次前來搜尋。村民為了防止寶物被日本人搶去,便采取了迷惑敵人的辦法將方鼎轉移到較遠的地方埋藏起來,而在原來埋藏方鼎的地方,埋入了別的出土文物。日本憲兵找到這一埋藏地點,將這批文物搶劫而去,而方鼎得以保存下來。抗戰勝利後,方鼎被運往南京。解放後,又被運送到了北京,現珍藏在中國曆史博物館內。方鼎那失去的一只鼎耳一直沒有找到,專家們仿照鼎上另一只鼎耳將它補鑄上去,就成了現在我們見到的模樣了。

精妙絕倫的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代又一知名的青銅器。四羊方尊造型雄奇,寓動于靜。它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喇叭狀勁張的方形口部,每邊邊長為52.4厘米,幾乎接近器身的高度58.3厘米。盡管尊口很大,由于尊的四角有4只腳踏實地的山羊,所以沒有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在尊的頸部飾有蕉葉、夔紋和獸面紋,肩部有4條龍相互蟠纏。最突出的是尊的腹部四角鑄有4只大卷角羊,在甯靜中有威嚴感。羊背和胸部飾有鱗紋,前腿為長冠鳥,圈足上飾有夔紋。方尊的邊角及每一面中心線的合范處都是長棱脊,增強了造型的氣勢。肩部的龍及羊的卷角都用分鑄法做成。羊角是事先鑄成後配置在羊頭的陶范內,再合范澆鑄的,達到整器渾然一體的效果。四羊方尊集線雕、浮雕、圓雕于一器,把平面圖像和立體雕塑結合起來,把器皿和動物形狀結合起來,以異常高超的鑄造工藝制成,匠心獨運,恰到好處。

四羊方尊集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于一身,體現出威嚴的氣氛和華麗精美的裝飾風格,表現出了極其成熟的金屬加工技巧和出色的藝術感染力,不愧是古代青銅藝術最傑出的珍品之一。1938年春天,湖南省甯鄉縣黃材鎮月山鋪的村民姜景舒兄弟,在山上挖土種紅薯時,鋤頭碰到一塊硬物,他們想清除這塊硬物,誰知道一鋤頭下去,"哐"的一聲,從土里飛濺出一塊長約10厘米寬約8厘米的鏽銅片,一面是新茬兒,另一面的銅鏽上隱隱約約還能看到一些紋路圖案。兩兄弟繼續挖下去,這件沉睡在地下3000多年的商朝末期的青銅國寶漸漸露出了瑰麗的身影,現藏于北京中國曆史博物館。

曾侯乙編鍾的美麗傳說

青銅冶煉技術到春秋戰國已經達到鼎盛。這一時期的青銅器代表就是曾侯乙編鍾,它是我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編鍾。編鍾分8組,共分3層懸掛在銅、木做成的鍾架上。鍾架全長10.79米,高2.73米,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著。65枚編鍾(包括1枚镈)的總重量達3500千克,它的重量、體積在編鍾中是罕見的。鍾上大多刻有銘文,上層19枚鍾的銘文較少,只標示著音名,中下層45枚鍾上不僅標著音名,還有較長的樂律銘文,詳細地記載著該鍾的律名、階名和變化音名等。這些銘文,便于人們敲擊演奏。曾侯乙編鍾音域寬廣,有5個八度,比現代鋼琴只少一個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