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6節:第二章 明中期禁衛軍(4)

皇帝朱祁鎮面色蒼白,在侍衛親軍的團團護衛下,騎著駿馬試圖突圍,但終究無法沖破瓦剌鐵騎軍的重圍。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學士曹鼐、張益和數百名親軍將士戰死。隨從皇帝親征的大臣只有蕭惟貞、楊善等幾人生還;軍士逃脫的逾山墜谷,僅有少許人逃到關口。騾馬二十余萬匹和大量的衣甲器械、輜重,全部被瓦剌繳獲。

突圍沒有成功,皇帝朱祁鎮被侍衛親軍簇擁著落荒奔逃。瓦剌鐵騎軍一次次沖殺,侍衛親軍七零八落。轉眼之間,皇帝朱祁鎮發現,身邊沒有了一兵一卒,也不見王振的蹤影,身邊只有女真族太監喜甯一人。皇帝從馬上下來,盤腿向南,閉目靜坐。太監喜甯在一旁隨侍。其實喜甯早就暗通瓦剌,並向也先詳細告知了明廷虛實。這時,一位瓦剌士兵趕到,索要皇帝穿在身上的衣甲,皇帝不理,瓦剌兵揮動武器剛想動手,被趕來的其兄長制止。其兄長看皇帝的衣著、神態說道:"這不是一般人,舉動和常人不同!"

瓦剌士兵將皇帝押往雷家站,拜見也先的弟弟賽刊王。皇帝朱祁鎮這才睜開眼問道:"你是也先嗎?是伯顏帖木兒?賽刊王?還是大同王?"賽刊王聽這番發問,大吃一驚,知道是大明皇帝無疑。賽刊王不敢怠慢,立讓親軍護衛著皇帝朱祁鎮,押送著馳見也先。

也先得到賽刊王的飛馬奏報:"部下抓獲一人,很不一般,可能是大明天子!"十分驚喜,立即召來曾出使中國的兩名親信前來辨認。兩人一見皇帝朱祁鎮,大吃一驚,說道:"正是!"也先大喜,笑道:"我常常祭告上天,乞求大元一統天下,如今果然大獲全勝!"也先興奮地詢問隨侍文武大臣,怎麼辦?就是如何處置被俘的皇帝。一位名叫乃公的武將脫口而出:"上天將仇敵賜給我們,不如將他殺了!"部落貴族伯顏帖木兒將乃公斥退,說道:"兩軍交戰,許多將士、戰馬中刀、中箭,有的被踩傷和壓死。如今,大明皇帝獨獨沒被踐壓和中刀箭,而平靜地問那顏(大王)、問我等,沒有一點驚恐和怨怒。我們久受大明皇帝的隆恩厚賞,雖然上天震怒,將他推倒,棄于地下,卻沒有將他置于死地,我們何必違反天意?那顏如果派遣使臣,迎回天子,那顏不是能贏得萬世好男子的名聲嗎?"部屬們都同意這種見解。于是,也先命將皇帝朱祁鎮送押伯顏帖木兒軍營,好生守護。

禁衛軍校尉袁彬侍從在皇帝身旁。袁彬奉命派遣使臣持著皇帝手書,告知懷來守將:皇帝被俘,必須立即送交大量金帛。懷來城門緊閉,使臣縋繩而上。守將得報,立即派人快馬馳奔京師。當夜三更天,報信軍士從西長安門奔入皇宮奏報。8月17日,文武百官齊集闕下,傳遞前線戰況,一個個禁不住號啕痛哭。逃奔回京的敗卒傷痕累累,問他們皇帝所在,一個個都說不知道。等懷來信使入報,才知道皇帝被俘,舉朝大驚,後宮一片哭聲。皇太後派遣使者和滿車的珍寶文綺,命八名騎士護送到也先大營,錢皇後也盡括宮中寶物派人送給也先,請求送回皇帝。錢皇後夜夜在深宮中跪哭祈禱,跪求上天,累了後就伏在地上,一條腿不久就殘廢,淚盡而後泣血,後來一只眼睛跟著瞎了。

此番親征,禁衛軍統帥、內衙總提督王振也沒能生還。當他統領精銳侍衛親軍護衛皇帝突圍時,被瓦剌軍擋回並沖散。侍衛親軍緊緊地護衛著王振,而皇帝卻不知去向。發現皇帝不在了之後,護衛將軍樊忠立時大怒,揮起一只鐵錘,從側旁向王振砸去,王振當場斃命。樊忠吼道:"我為天下誅殺此賊!"然後,樊忠揮錘突圍,連殺瓦剌軍數十人,最終戰死。2.保衛北京

明朝有三位不愧于青史的軍事人才,一位是于謙,一位是戚繼光,一位是袁崇煥。他們在腐敗無能、庸碌無為的明廷君臣中,既壯志凌云又孤立無援。

于謙擔任過19年的山西與河南兩地巡撫,政績卓然。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也就是英宗親征的前一年,于謙被任命為兵部侍郎。對于明英宗的草率親征,于謙與兵部尚書鄺埜都極力反對,但是他們的意見不被皇帝所重視。鄺埜隨駕出京前,將兵部事務交給于謙治理。皇帝在土木堡被俘的消息傳來,舉朝大驚,英宗的弟弟廊王朱祁鈺監國,命群臣商議如何應變。一位名叫徐理的侍郎說星象有變,應該遷都。于謙厲聲駁斥:"主張南遷的,其罪當斬。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旦放棄則大勢去矣。難道不知道宋朝南渡的事嗎!請速召勤王兵,誓以死守。"廊王認為于謙的立場是正確的,一些大臣也支持于謙的主張。堅守北京的原則便這樣確立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