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3節:叁  急病撞著慢郎中(1)

叁急病撞著慢郎中

孔子是第一個"救市者",也是第一個"失敗者"

○現在可以討論諸子的"救市方案"了吧?

■可以。我們知道,"救市"的起因,是"資產重組"。因此,"救市"的爭論,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而且儒、墨、道、法,各有方案,也各有主張。大體上說,孔子是旗幟鮮明地"反對重組",尤其是反對"子公司"大過"分公司","分公司"強于"總公司"。他有個學生,叫冉有,後來當了魯國季孫氏大夫家的"宰",也就是"季孫氏子公司"的"執行總經理"。前面說過,孔子在世的時候,季孫氏已經是魯國最大的家族。他們的資產和股份,遠遠超過了魯國的國君。但是冉有上任後,還要幫著季孫氏擴大經營規模,聚斂財富。于是孔子憤怒地宣布,冉有這家伙不是我的學生,同學們可以大張旗鼓地去揍他!

○那麼孔子主張怎麼辦?

■退回到"資產重組"之前"計劃經濟"的模式,保持"三級分權"的格局。具體地說,就是回到西周。實在不行,打個折扣,東周也對付。

○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確實不切實際,所以是不管用的。

○所以大家都反對他?

■不,只有法家因此反對。墨家和道家的辦法,也是不切實際的。

○墨子如何主張?

■墨子也"反對重組"。在他看來,正因為大家都搞"資產重組",這才弄得"國相攻,家相篡,人相賊"。但墨子同時又主張"國企改革",主要是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具體地說,就是所有的干部和員工,都應該能上能下,而且按勞取酬。用墨子的話說,就是"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這些主張,我們以後還要再說(請參看《墨子的"國企改革"》)。

○墨子是"改革派",孔子是"保守派"?

■不,孔子和墨子都是"改革派",也都對現狀不滿。不同的是,孔子的主張,是改革現在,回到從前,頂多對原來的制度做些微調;墨子則主張進行較大規模的改革,甚至徹底改革。但"資產重組",則是不必的,也是不對的。

○道家呢?

■道家也對現狀不滿,而且更不滿,早就不滿。在他們看來,不但"資產重組"不對,之前那個"三級分權"的制度也不對。最好的模式,是普天之下只有"個體戶"和"小公司",各自獨立經營,自給自足,彼此不發生關系,不競爭更不兼並。用老子的話說,就是"小國寡民",就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