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7節:叁  急病撞著慢郎中(5)

○回得去嗎?

■孔子認為回得去。前面說過,禮壞樂崩,就是"政治鏈條"斷了。對症下藥的辦法,則是把鏈條重新接起來。這就要搞清楚那些"鏈條"本來是怎麼連接、靠什麼連接的。

○靠什麼連接呢?

■血緣關系,宗法制度。簡單地說,就是設定天子與諸侯,諸侯與大夫,包括諸侯與諸侯,大夫與大夫,在名義上或實際上都有血緣關系或親戚關系。比方說,是兄弟、子侄、舅甥、翁婿等等。西周封建的時候,以及春秋戰國之前,基本上就是這樣的。

○那又怎麼樣?

■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是同族,所有人都是家人。所謂"君主",便同時也是家長或族長。天子是民族的族長,諸侯是國族的族長,大夫是家族的族長。這些"族長",都是世襲的,原則上只能由嫡長子(正妻的第一個兒子)接班。次子(正妻的其他兒子)和庶子(妾的兒子),就做下一級的貴族。比方說,天子的次子和庶子做諸侯,諸侯的次子和庶子做大夫,大夫的次子和庶子做士。所謂"封建",就是按照這個序列來進行的。

○封建制與宗法制相統一?

■還要加上禮樂制。在西周實行的制度中,封建、宗法、禮樂是三位一體的,合起來叫"家天下制",也叫"邦國制"。其中,封建是政治制度,宗法是社會制度,禮樂是文化制度。封建制管國家形態,宗法制管社會結構,禮樂制管文化心理。天下、國、家,以及人與人的關系,就靠這三根鏈條來維系。

○後來斷了?

■斷了兩根,封建制和禮樂制不管用了。

○為什麼會斷呢?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孟子語)時間長了,血里面的水就多了。何況還有利害沖突。利之所在,血緣、親緣、姻緣,就不怎麼起作用。所以儒家一再說,要講仁義,不要講功利。但沒有人聽。在"資產重組"的過程中,有實力的都想撈一把,沒實力的則不相信仁義禮樂能夠保證他們幸免于難。

○那孔子為什麼還抱有一線希望?

■因為宗法制沒有被摧毀。在天子的"王族",諸侯的"公族",大夫的"氏族"內部,宗法制還是起作用的。其實直到秦漢以後,宗法制也還是中國傳統社會的重要制度。這也是儒家學說後來能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