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4節:序(4)

也許有人質疑:心理上的擺脫與阿Q精神何異?

我會這樣回答:諸法皆空的判斷是有一定道理的(物理學關于時間的定律決定了任何物都不能脫離時間而獨立存在;物理學的穆菲定律揭示:一切新物都會變舊,直到消亡。所以,任何物都不能以絕對自由的狀態存在,物不過是因緣和合的過程,凡夫誤把過程當作結果,過于看重物的實相)。心理有可能超越時間,超越諸法,超越自我,人把握不住時間,但可以在心中建立一個比實際物質世界穩定的虛擬世界,使人一方面生活在捉摸不定的物質世界,另一方面將精神寄養在相對穩定的虛擬體系中,以滋養心靈的寒荒。

佛教把人的各種心理現象稱作心所有法(即“心數法”),共有五十一法。其中遍行(普遍的心理活動)五,別境(特定境界引起的心理活動)五,善心所(今世他世,皆受其益的心理活動)十一,煩惱(有情之身心發生惱、亂、煩、惑、汙等精神作用)六,隨煩惱(隨根本煩惱而起之煩惱)二十,不定(謂實犯與否及所犯何戒猶未審明)四:

遍行五法觸、作意、受、想、思;

別境五法欲、勝解、念、定、慧;

善心所十一法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癡、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煩惱六法貪、嗔、癡、慢、疑、惡見;

隨煩惱二十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不定四法睡眠、惡作、尋、伺。

佛教的修行就是圍繞五十一法展開的,使用的方法主要有戒行(持戒行為)、苦行(適當接受生活苦難)、布施(為的是讓人遠離貪心)、行佛(即行佛威儀,修行者須于日常之行住坐臥中,起崇仰畏敬之念,正其儀容舉措,一一方正合宜而心無動亂,以示現佛之威儀)、去執(去掉對一切事物、理論、思想以及意見等的固執成見)、去行(為往生淨土而修諸種善行)、稱念(口中稱誦佛之名號,心中亦同時念佛)、自恣(于自恣日盡量揭發己罪進行懺悔)、自證(由自力證悟第一義之真理)、助行(為成正行而兼修其他)、證果(以正智契合真理,進入佛、菩薩、聲聞、緣覺等之果位)、滅度(命終證果,滅障度苦,永滅因果,開覺證果)……

譬喻經中出現許多蠢人與凡夫,可以將這些人的愚蠢原因分為三類:

第一類由煩惱(貪、嗔、癡、慢、疑、我執、邊見、見取等)產生;

第二類由惡行(慳吝、犯戒、邪命、懈怠等)產生;

第三類由不諳佛法產生。

讀者可以從中仔細體味人生,增長智慧。

譬喻經中的故事錯綜排列,並沒有邏輯順序,這本身也符合佛敘事原則——隨緣說法(隨聞、覺、知而起諸言說,不拘一格),隨方因便,以利導人。非要甲乙丙丁地擺出風雨不透的嚴密體系,那就不是佛教了。最初接受的內容並不一定淺顯,後面的經文也未必艱深。艱深還是淺顯,完全在于習佛者自身,方法得當,心印廣開一切法門,則越學越易;反之,以“我執”學佛則越學越難——效果完全取決于心。心誠則靈用在此處再適合不過了。這些有情節故事的經文,很容易讓讀者接受,至于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故事所揭示的“法”,主要憑根性,在多大程度上軌之則之主要憑悟性。讀罷全經,一無所獲,也無大礙,至少稱念了佛的名字,按照淨土宗,稱念佛,死後可入極樂淨土。完全不信佛的人不妨把譬喻經當故事讀,它言簡意賅,情節荒誕,總比冗長乏味的小說好讀些。

對于習佛者而言就不是這樣簡單了,與其專注于“喻”,不如專注于“法”,因為譬喻經中的“法”是全篇精華所在。

出家人畢其一生,勤力精進尚且未必有成,何況芸芸眾生,單槳獨舟,蕩于佛海,能達彼岸否,實是疑問。正因為如此,佛才才打比方,作譬喻的,為的是使習佛者見煙知火,聞一知十。學佛先讀譬喻經不失事半功倍之法。佛菩薩並未直接說法,但佛理寓于“喻”(經文前半部分)而總結于“法”(後半部分),即使外行也一讀即知。

點評乃是我的一孔之見,由于本人對于佛學下功夫還不夠多,理解也還不夠深,希望讀者權把它當作先入佛門的人為後學者引引路徑,心在揚善,決不敢逞能于前輩。不佞多有心冰未解之處,哪位佛陀、菩薩、羅漢、比丘、男女居士不吝賜教,糾纆訛謬,解我妄執,再造之恩將永銘天人。

戊子仲夏

于北京社科院哲學所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