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29節:舊雜譬喻經(25)

- 點評]

這個故事說明佛法無邊,總是有施必報,有感必應。故現在之所得,無論禍福,皆為報應。如行放生、布施、梵行等善業,即因種善因而招感善報;反之,行殺生、偷盜、邪淫等惡業,即因種惡因而招感惡報。

老媽媽為眾人看家當然也屬善業,得到“無所亡”福分,順理成章。

(三十一)作小泥屋得寶舍喻

昔有四姓家子,為離越①作小居處,則足自容,複作經行②處。後壽盡,上生忉利天上,得寶舍,周匝四千里。所欲自樂,歡喜,持天華③散離越屋上。天言:“我作小泥屋耳,乃得好殿舍。念恩,故來散華④耳。”-

注釋]

①離越:梵名Revata,離婆多,佛弟子之一,為舍利弗之弟。常坐禪入定,心無錯亂,得坐禪第一名。

②經行:在一定的地方旋繞往來。其目的在于避免坐禪時發生昏沉或睡眠,又為養身療病之法。

③天華:天花。

④散華:在法會儀式中在佛前散花的儀式。首先將榓花與紙制之蓮瓣放在華籠中,一邊詠誦伽陀,一邊繞佛,一邊散花-

今譯]

從前有個四姓家的人,為一個叫離越的比丘修建了一個很小的居室,足以容身,又為他修建了經行處。後來四姓家子壽盡,轉生忉利天成為神,得到用珍寶裝飾的屋舍,方圓達四千里。心滿意足,歡樂無比,把天花撒在離越的居室上。這個天神說:“我修的只是小泥屋,現在竟然得到這麼好的宮殿。感念恩德,所以來撒下天花啊。”-

點評]

人間行好事,天上得回報——這是印度人對人生價值的理解。中國也有這樣的看法,但代表性的傳統價值觀與此有些區別。中國代表性傳統價值觀是通過立德、立言得到名檢(名節),流芳千古。如果沒有佛教的果報、儒家名檢之類的超越現實的信仰,人生就真的如同空花泡影,索然寡味了。

(三十二)得道因緣喻

昔有三道人,共相問:“汝何因得道?”曰:“我于王國中,觀蒲萄大盛好,至晡①時,人來折,搣②取悉敗,狼藉在地。我見,覺無常,緣是得道也。”一人曰:“我于水邊坐,見婦人搖手澡器,臂環更相叩,因緣合乃成聲。我緣是得道也。”一人曰:“我于蓮華水邊坐,見華盛好。至晡,有數十乘車來,人、馬于中浴,悉取華去。萬物無常乃爾,我覺是得道也。”-

注釋]

①晡(bū):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

②搣:原本作“滅”。“搣”,揪、拔-

今譯]

從前有三個道人,互相發問:“你如何得的道?”一個說:“我在王國的都城,看到葡萄長得茂盛,近黃昏時有人來折,揪毀葡萄,弄得枝葉狼藉滿地。見到這種情形,覺悟到萬事無常,因此得道。”另外一個說:“我坐在河邊,看見婦人洗刷器皿,手環互相叩擊,因緣相合發出聲音。我因此得道。”第三個人說:“我坐在蓮花池邊,看見蓮花茂盛、美麗。傍晚,過來幾十輛車,人、馬都在池子里洗浴,把花全都摘走。萬物無常如此,我覺悟到其中道理而得道。”-

點評]

這是一篇因相得緣的故事。因情覺悟、因景覺悟、因人覺悟的事情很多,只要具有觀察與分析能力,遇事勤思,就會有所收獲。牛頓看到蘋果落地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哈雷看到牛頓親自做的一架太陽系金屬模型比物連類,由無神轉向有神,堅信如此精美的天體結構,如果沒有造它者,它是不會存在的。

常人與智者的差別往往不在智力,不在能力,而在對稍縱即逝的物象的注意、把握、分析與思考。

(三十三)折梵志①喻

昔有梵志,大高才學問。反駁論議,造立無端②,彈易正要③,引虛為實,牽物連喻④,莫當之者。諸國遂師之。後到舍衛國,白日然火行城中,人問曰:“何以故如是?”曰:“國冥無明,故然火也。”國王大恥之,而懸鼓城門下,募求明人有能折此人者。

時有一沙門,入國問之:“何以有此?”答曰:“王恥梵志所為,有明者捶鼓。”沙門舉足踰之。王聞大歡喜,則請沙門、梵志上殿飯食。沙門語王:“善哉,是梵志!智慧明達,真是道人。非奴、非卒、非擔死人種⑤。”梵志默然,無以答。伎樂同時作,便取梵志,著糞箕中,掃跡驅逐出國,相傳告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