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37節:雜譬喻經(4)

③四蛇:喻地水火風之四大(即下文的“四大”);佛法認為人體亦由四大所成,是地水火風和合而成,如四毒蛇同處,此四種毒蛇中地水二蛇多沉下,風火二蛇性輕舉,若此四大不調,則易致諸病。

④六衰: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能衰耗人們的真性,所以叫做六衰。見前經第十篇注釋⑦。

⑤漏盡:漏,煩惱之異稱,凡人從眼等六根漏泄煩惱,故名煩惱為漏。以聖智斷盡煩惱,稱為漏盡。

⑥六通:見前經第五篇注釋⑥-

今譯]

從前有個僧人在山中修行。山中有許多蝮蛇,僧人怕蛇,便依靠一棵樹下,高高地鋪好床褥,坐禪入定,但是禁不住要睡,不能自我控制。有一位天神在空中發笑,想喚醒他,可他仍然熟睡不醒。

天神因此設計,欲恐嚇他不讓他睡。夜深,天神說:“喂!喂!僧人,毒蛇來了!”僧人大驚,便起來點燈,四面查看不見有蛇。天神一次又一次這樣喊他,僧人更加怨恨,說:“天神為什麼打誑語?什麼都沒有見到,為何喊有毒蛇?”天神對僧人說:“為何看不見你自身之內的毒蛇?你身體中有地、水、火、風四種蛇,你不去除,怎麼還要尋找外界的蛇?”

僧人聽到天神這麼說,就進入禪定,觀察五髒六腑,知道合成人身體的“四大”被“五陰”、“六衰”所淹沒,無數世代以來,直至今日未能解脫,從而悟解四諦、苦、空、無我的道理。天還未亮,煩惱煙消,六種神通具備,證得阿羅漢果位-

點評]

在許多場合佛教所說的毒蛇不是指作為爬行動物的毒蛇,而是指種種看似能給人帶來利益實際危害巨大的事物。比較有名的是《大莊嚴論》中的以黃金比喻毒蛇的故事:

佛與阿難在舍衛國的曠野中行走,阿難驚呼田埂下似乎有東西,佛告訴阿難:“是大毒蛇。”那時田中有個農夫,聞此過來觀看,不料是黃金。就把它撿回家。他一下子暴富起來。但好景不長,不久官家搜尋遺金,有人舉報農夫,把他關進牢獄。撿的金子用盡,還是不能免罪。因為阿難提醒了農夫,農夫才得到金子,所以他通恨阿難,說:“阿難是毒蛇。”

可見,心中的毒蛇比自然界的毒蛇更可怕。為什麼呢?因為自然界的毒蛇只生存于適宜其生存的地方,而心中的毒蛇會隨時從意想不到的地方鑽出來,毒害我們。

(五)王得病大困喻

昔有阿育王①,于境內立千二百塔寺②。後得病大困,有一沙門往省王。王與相見,悲不能自勝。

道人曰:“王前後所作功德不可計數,當開大意③,莫有恨也。”王言:“正使死至,不能有恨也。所以悲者,前為千二百寺各織作金縷幡蓋④千二百枚,欲自懸幡散華于諸寺,物始得辦而得重疾,恐不卒本願,故自悲耳。”道人語王:“好叉手一心⑤,令王悉見一界⑥中塔。”

道人即現神足,應時千二百塔皆在王前。見大歡喜,病即時差。取金幡、金華⑦懸諸刹上。塔寺低仰,皆就王手。王得本願,身複病愈,即發大意,延二十五年。遂作功德,逮得不退轉⑧-

注釋]

①阿育王:見本書第一經第十七篇注釋①。

②塔寺:印度佛教寺院以佛塔為中心,稱塔寺。

③開大意:指徹悟佛法。

④蓋:華蓋,見本書第一經第六十六篇注釋⑧。

⑤叉手一心:二手合之,表示能所(某一動作之主體,稱為能。其動作之客體-對象],稱為所)不二、生佛一如(眾生與佛的體性平等毫無差別)。即我心與佛心合一、不二。叉手,見本書第一經第十六篇注釋②。

⑥一界:又作一世界。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指揮指眾生居住之處。楞嚴經卷一:“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第二個意思指十法界中之任何一界。這里指的是第二種意思,即阿育王所統治的國家。

⑦金華:金波羅華之略。金色之蓮花。

⑧不退轉:見本書第一經第六十四篇注釋③、④-

今譯]

從前有位阿育王,于境內修建了一千二百座塔寺。後得重疾,身體被病困擾,有一位沙門前來看望國王。國王與他相見,悲痛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