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踐踏北歐

希特勒為了確保從瑞典進口鐵礦砂的供應線,按照海軍的建議,暫時推遲了向西線發動進攻的計劃,揮師北上,向丹麥和挪威開刀了。

丹麥和挪威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德國海軍長期以來就在注視著北方。德國沒有直接進入大洋的出海口,這個地理事實,在第一次大戰期間,就已經給它的海軍軍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英國用魚雷和巡邏艦隊,從設得蘭群島到挪威海岸,橫跨狹窄的北海,布置了一道嚴密的封鎖網,卡住強大的德國海軍,嚴重地阻礙了潛水艇突破封鎖進入北大西洋的企圖,並且使德國商船不能出海。德國的外洋艦隊從來也到不了外洋。在第一次大戰時期,英國海軍的封鎖,曾把德意志帝國窒息得喘不過氣來。在兩次大戰期間,指揮規模不大的德國海軍軍官們,仔細考慮了這一經驗和這個地理事實,認為將來再對英國作戰時,德國必須設法在挪威獲得基地,這樣才能擊破英國在北海的封鎖線,為德國海面和海底艦艇打開通往廣闊海洋之路,從而使德國能夠扭轉局勢,對不列顛群島實施有效的封鎖。

1939年10月10日,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元帥,再次向希特勒提出取得挪威基地的重要性。當時由于納粹元首正忙于准備向西線發動進攻,以及設法克服他的將領們的猶豫動搖,挪威問題,他顯然顧不上了。但是過了兩個月,嚴冬即將降臨,德國鐵礦砂的供應受到新的威脅,因此這個問題又重新提到了日程。

原因是,德國的生存要仰賴瑞典鐵礦砂的進口。戰爭的第一年,德國每年消耗的1500萬噸鐵礦砂中,就有1100萬噸要從瑞典進口。在天氣暖和的月份里,鐵礦砂還可以從瑞典北部經波的尼亞灣越過波羅的海運到德國。即使在戰時,這一條線路也不會發生問題,因為波羅的海已經被有效地封鎖起來,英國的潛艇和艦只無從進入。但是到了冬天,這一條海道運輸線由于結了厚冰,就不能使用了。在嚴寒的季節,瑞典的鐵礦砂只好改由鐵道運到挪威港口納爾維克,然後再用船沿挪威海岸運到德國。德國運鐵礦砂船只的整個航行路線都在挪威領海以內,這就給英國海軍艦艇和轟炸機的破壞提供了機會。

在倫敦,英國當時的海軍大臣丘吉爾馬上看到了這一著。在戰爭爆發後的幾周中,他曾經努力說服內閣批准他在挪威領海內布雷,以便阻止德國運輸鐵礦砂。但是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不願侵犯挪威的中立,這個建議就暫時被擱起來了。

1939年11月30日,蘇芬戰爭的爆發,根本改變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局勢,大大增加了它對西方盟國和德國戰略上的重要性。法國和英國都在蘇格蘭著手組織遠征軍,准備幫助芬蘭進攻社會主義的蘇聯。但是遠征軍只有通過挪威和瑞典才能到達芬蘭,而希特勒也立即看出,如果盟軍被允許通過這兩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的北部,那麼他們就會以維持交通為名,留駐足夠的兵力在那里,以便完全截斷瑞典鐵礦砂對德國的供應,同時也一定會從北方對德國進行包圍。這就更加劇了這一問題的急迫性。

為了實現征服挪威的計劃,希特勒已經在挪威找到了一個叫做維德孔-阿伯拉罕-勞里茨-吉斯林的內奸。這個人生于1887年,在挪威學院畢業。當他還是20歲的時候,就被派到彼得格勒擔任陸軍武官。1917年蘇聯10月革命的,使這位年輕的挪威軍官頗為心折。因此,當他回到奧斯陸的時候,他就向工黨毛遂自薦,願意效勞,當時工黨還是共產國際的成員之一。他曾建議由他來組織一支”赤衛隊”,但是工黨對于他和他的計劃並不信任,拒絕了他。于是,吉斯林就掉轉方向,走到另一極端去了。他在1931年至1933年期間擔任國防大臣之後,就在1933年5月,販賣剛在德國獲得了政權的納粹黨的理論和策略,創立了一個叫做”國家統一黨”的法西斯政黨。但是,納粹主義在挪威吃不開,吉斯林自己甚至連一個議員的席位也沒有弄到手。他在選舉中被本國人民唾棄以後,就轉而投靠納粹德國去了。

他和德國納粹運動的官方哲學家羅森堡建立了關系。這個哲學家曾擔任過許多職務,其中之一就是納粹黨的外交事務辦公室主任。這個希特勒的啟蒙導師,以為他已經在這個挪威軍官身上找到了機會,因為羅森堡醉心的幻想之一,就是建立一個排除人和一切”不純”種族的北歐大帝國,在納粹德國領導之下,最後統治全世界。從1939年以後,他一直和吉斯林保持聯系,給吉斯林灌輸了納粹的荒謬的哲學理論。

1939年6月,當歐洲正是戰云密布的時候,吉斯林乘出席在盧伯克舉行的北歐協會會議的機會,要求羅森堡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其他方面給予支持。從此,吉斯林就經常來往于奧斯陸和柏林之間,為希特勒征服北歐效勞。

在12月份,吉斯林曾帶著一個政變計劃來到柏林,他認為這個計劃一定會得到柏林的重視。因為它是從德奧合並事件抄襲過來的。按照這個計劃,吉斯林的一些沖鋒隊員將在德國由”有經驗的、頑強的、善于這種活動的國社黨人”加以緊急訓練。這些人受過訓練回到挪威之後,將占領奧斯陸的戰略據點,同時,德國海軍和德國陸軍分遣隊,應挪威新政府的特別要求,將在奧斯陸附近的一個預定的港灣出現。

這是德奧合並策略的全部重演,只是由吉斯林擔任賽斯-英誇特的角色而已。

希特勒和雷德爾曾多次會見了吉斯林,並對他留下了”可靠的印象”。這位挪威的賣國賊,對他的德國主子們說:“英國計劃在斯塔瓦格爾附近登陸,而克里斯丁散則被提出可能作為英國的基地。挪威的現政府、議會以及整個外交政策都控制在英國的親密友人、著名的猶太人哈姆勃羅(挪威議會主席)手中。”關于英國占領後對德國所造成的威脅,他作了詳盡的敘述。

為了在英國行動之前先發制人,吉斯林建議,把必要的基地交由德國武裝部隊自由處理。他說,在整個沿海地區的鐵路、郵政和交通的重要崗位上的人員,已經為這一目的而被收買過來了。他和挪威另一個賣國賊哈格林來到柏林是為了建立”將來和德國的明確關系”,希望能召集會議討論有關聯合行動和把部隊運到奧斯陸去的問題。

希特勒反複研究了北歐的形勢之後,隨即于1月27日在最高統帥部成立了一個由海陸空三軍各派一名代表組成的工作小組。這一軍事行動計劃的代號是”威塞演習”,並委任曾在北歐作過戰的福肯霍斯特將軍為執行這個計劃的總司令。希特勒對這位總司令說,陸軍將交給他五個師,由他指揮,目的是占領挪威的幾個主要港口。

一切准備就緒之後,希特勒就于3月1日發出”威塞演習”的正式絕密指令:

斯堪的納維亞局勢的發展,要求作占領丹麥和挪威的一切准備。這一作戰行動,可以防止英國對斯堪的納維亞和波羅的海的侵犯。此外,它還可以保證我們在瑞典的鐵礦基地,並為我們的海軍和空軍提供進攻英國的更為廣闊的出發線……

從我們的軍事、政治力量和斯堪的納維亞各國的軍事、政治力量的對比來看,使用于”威塞演習”的兵力越少越好。數量上的弱點,應以大膽行動和出奇制勝來彌補。

在原則上,我們應當竭力使這一行動像是一次和平占領。它的目的是以武力維護斯堪的納維亞各國的中立。相應的要求將于占領之初遞交給這些國家的政府。必要時將舉行海空軍示威,以便為這些要求提供必要的壓力。如果示威不行,遇到抵抗,就用一切軍事手段加以擊潰……越過丹麥國界和在挪威登陸,必須同時進行……

最重要的是,對于斯堪的納維亞各國和西方的敵人,應該用奇兵襲擊……只有在海上出發的時候,才讓部隊知道實際的目標。

早在3月間,挪威政府就從駐柏林公使館和瑞典人那里接到關于德國軍隊和海軍艦艇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港口集中的警告。4月5日從柏林收到了一份確實的情報說,德國人即將在挪威南部海岸登陸。但是,奧斯陸的麻痹自滿的內閣還是對之抱懷疑態度。不祥的消息,正如丘吉爾所說的那樣,在4月1日就開始傳到倫敦了。4月3日,英國戰時內閣討論了最新的情報,尤其是從斯德哥爾摩來的情報。這些情報說,德國人在它的北部港口集中了相當多的兵力,目標在于向斯堪的納維亞推進。但這消息似乎並沒有受到認真的考慮。

據丘吉爾說,英國政府這時認為,德國人在波羅的海和北海港口內增兵的目的,只是為了一旦英國為截斷從納爾維克運送鐵礦砂的航道而到挪威領海布雷,同時也占領納爾維克和南部其他一些港口時,使希特勒便于反擊。

事實上,英國政府當時的確正在考慮進行這樣的占領行動。經過7個月的挫折以後,海軍大臣終于獲得了戰時內閣和盟軍最高軍事會議的批准,于4月8日在挪威水路上布雷,這是一個代號叫做”維爾弗雷德”的軍事行動。由于看來德國人可能對于他們的納爾維克鐵礦砂運輸線受到封鎖這一致命打擊采取有力的對策,因此決定派一小批英法聯軍到納爾維克去,並且一直挺進到附近的瑞典邊境。另外還要派一些軍隊去更遠的南方的特隆赫姆、卑爾根和斯塔瓦格爾登陸,以阻止這些基地被德國人占領。這樣,在4月的第一周,當德國軍隊已經登上各種艦艇准備開赴挪威的時候,英國軍隊雖然人數要少得多,也已經在克來德河登上運輸艦,在弗爾斯河登上巡洋艦,向著同一目標前進。

4月2日下午,希特勒在同戈林、雷德爾和福肯霍斯特舉行了長時間的會議後,發布了一道正式指令,規定”威塞演習”在4月9日上午5時15分開始。同時,他還發布了另一道指令,要求”占領時必須千方百計防止丹麥和挪威兩國國王逃到國外”。同一天,最高統帥部還把這個秘密計劃告訴了外交部,對里賓特洛甫發了一道詳細命令,指示他准備采取外交措施,勸誘丹麥和挪威在德國軍隊到達的時候不戰而降,並編造一些理由為希特勒的最新的侵略辯護。玩弄詭計的工作還不限于外交部,海軍也按照希特勒的指示,將自己的軍艦和運輸艦偽裝成英國艦艇開過去,必要時甚至懸掛英國國旗!德國海軍在秘密命令中已為進攻挪威時進行欺騙和偽裝作了詳細的規定。

這樣,在1940年4月9日上午5時20分整(丹麥時間上午4時20分),天亮前一小時,德國駐哥本哈根和奧斯陸的使節向丹麥和挪威政府遞送了德國的最後通牒,要求他們毫不反抗地立刻接受”德國的保護”。

這份備忘錄宣稱,德國是來援助丹麥和挪威抵抗英、法兩國的占領的。它說:

因此,德國部隊不是作為敵人登上挪威的國土的。德軍最高統帥部除非出于被迫,無意利用德國軍隊占領的據點作為對英作戰行動的基地……相反,德國軍事行動的目的,完全在于保護北方,以防止英法軍隊企圖占領挪威基地……

本著德國和挪威兩國之間久已存在的良好關系,德國政府向挪威王國政府宣布,不論現在和將來,德國都無意采取行動侵犯挪威王國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

因此,德國政府期望挪威政府和挪威人民不要抵抗。任何抵抗將不得不受到一切可能手段的擊破,從而只能導致絕對無益的流血犧牲。

這個最後通牒,可能是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起草的迄今為止最厚顏無恥的文件。

德國的期望在丹麥實現了;但在挪威落了空。挪威政府複電柏林說:“我們決不自動屈服,戰斗已在進行。”

傲慢自大的里賓特洛甫被激怒了。10點55分,他拍了一封特急電報給駐奧斯陸的公使庫特-勃勞耶:“你應再次說服那里的政府,挪威的抵抗是毫無意義的。”這位為難的德國公使並沒有能夠轉達這句話。這時挪威國王、政府和議會議員都已經撤離首都,轉移到北方的山區去了。不論形勢怎樣不利,他們都決心抵抗下去。事實上,隨著天亮時德國艦艇的到來,有些地方的抵抗已經開始了。

丹麥人則處于更為絕望的境地。這不僅因為這個國家太小,地勢太平坦,最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的政府、王室陷于一片混亂,在強大的敵人進攻面前,嚇破了膽。唯有陸軍總司令普萊奧爾將軍主張抵抗,但他的意見卻被國王和首相給否定了。因此,海軍不論從艦艇上或者從它的海岸炮台里,都沒有發過一炮一彈,甚至當德國的運兵船只從它的炮台底下駛過,一開炮就可以把它們轟得粉碎的時候,也是如此。陸軍則在日德蘭稍有接觸,禁衛軍在首都王宮周圍只放了幾槍。到丹麥人吃完一頓早餐之後,一切都已經結束了。國王聽從了政府的勸告,不顧普萊奧爾將軍的反對意見,還是投降了,並且下令停止任何抵抗。

希特勒用欺騙和突襲的手段占領丹麥的計劃,是經過縝密准備的。負責進攻丹麥的特遣部隊參謀長庫特-希麥爾將軍,于4月7日就身穿便服乘火車到達哥本哈根偵察,並作了必要的安排,為部隊運輸艦”漢斯施塔特-但澤”號找到一個合適的停泊碼頭,為運輸少量供應品和一台無線電發報機找到一輛卡車。負責攻占哥本哈根的那一營的營長,也在兩天以前就穿著便服到哥本哈根來偵察地形了。

因此,這位將軍和少校營長的計劃能夠幾乎毫無困難地順利完成,是不足為奇的。部隊運輸艦在天亮前不久就到達哥本哈根港外,經過港口炮台和丹麥巡邏艦隊的時候,沒有遭到任何留難,安然停靠在市中心的蘭蓋里尼碼頭,離丹麥陸軍總司令部只有一箭之遙,離國王所居住的阿瑪連堡宮也很近。這兩處地方都很快就被一營孤軍奪取了,沒有遇到值得一提的抵抗。

丹麥就這樣地被征服了。在那天下午2時,希麥爾將軍由德國公使西錫爾-馮-倫特芬克陪同,造訪了那個已經不再是一國之主然而自己還沒有體會到的丹麥國王。當時那位70歲的國王,雖然表面上還裝得很鎮靜,並且在接見的時候保持了絕對的尊嚴,但內心顯然已經支持不住了。他全身發抖。他說,他和他的政府一定會盡可能地維持國內的和平秩序,消除德軍和他的國家之間的一切摩擦。他希望使自己的國家免遭進一步的不幸和苦難。

挪威的情況與丹麥有所不同,一開始就進行了抵抗。在瑞典鐵礦砂運輸鐵道線終點納爾維克港口,駐軍司令康拉德-孫德洛上校是一個吉斯林分子,他一槍不發就投降了德國。海軍指揮官卻是另外一種有骨氣的人。當十艘德國驅逐艦向著長長的峽灣迫近時,港內的兩艘古老的裝甲艦之一”艾得斯伏爾德”號發了一炮作為警告,並且用信號通知驅逐艦,叫它們說明身份。德國驅逐艦的指揮官弗里茨-邦迪海軍少將,以派遣一名軍官乘汽艇向挪威艦艇招降作為答複。接著德國人就玩弄了一下詭計,當汽艇上的納粹軍官用信號通知德國海軍少將,說挪威人表示他們要進行抵抗的時候,邦迪等到汽艇一離開,馬上就用魚雷把”艾得斯伏爾德”號炸毀了。第二艘挪威裝甲艦”挪奇”號于是就開了火,但也很快就給打沉了。這兩艘艦的300多名挪威水兵,幾乎全部陣亡。到上午8時,納爾維克就落入德國人之手,把它攻下來的是偷偷溜過強大的英國艦隊防線的十艘驅逐艦,占領它的是由愛德華-狄特爾准將指揮的納粹軍隊中的僅僅兩營兵力。這位准將是希特勒在啤酒館政變時結交的一個巴伐利亞老友,當第二天在納爾維克的工作開始感到棘手的時候,他的行為表明他不愧是個足智多謀、心狠手毒的指揮官。

南部海岸的克里斯蒂安桑對德國人進行了相當規模的抵抗。那里的海岸炮台兩次擊退了由輕巡洋艦”卡爾斯盧合”號率領的德國艦隊的進攻。但是這些要塞很快地就被德國空軍炸毀了,港口也于午後3時左右陷落。但”卡爾斯盧合”號在當天晚上離開港口的時候,也被英國潛艇用魚雷擊中,損傷嚴重,終于沉沒。

在此前後,挪威西海岸中部的特隆赫姆、與奧斯陸有鐵路相通的第二大港口卑爾根、西南海岸的斯塔瓦格爾港也相繼淪陷了。這樣,到了當天中午或稍晚的一些時候,沿挪威西部和南部海岸,從斯卡格拉克到北極圈長達1500英里地區的五個主要城市和一個大機場,都陷入了德國人之手。這些地方都是由力量遠較英國海軍為弱的德國海軍輸送的少數軍隊所攻占的。大膽、欺詐和突襲,使希特勒以很小的代價取得了煊赫一時的勝利。

但是,在奧斯陸這個主要目的地,這位納粹元首的主要軍事力量和外交手段都遇到了意外困難。在4月8日寒冷的夜里,德國艦隊原計劃當夜抵達挪威首都,希特勒派人在碼頭上徹夜等候迎接,然而這些大軍艦卻一直沒有到達。它們在50英里長的奧斯陸峽灣入口的地方遭到了挪威布雷艦”奧拉夫-特里格佛遜”號的攔截。後者打沉了一艘德國魚雷艇,打傷了輕巡洋艦”埃姆登”號。德國艦隊在派了一小股兵力登陸壓制了岸上的炮火以後,繼續向峽灣前進。在奧斯陸以南約15英里的地方,海面狹隘,只有15英里寬,它們又遇到了困難,那里有古代的奧斯卡斯堡炮台,它的守軍十分機警,出乎德國人的意料。天亮之前,炮台上28厘米口徑的大炮對德艦”盧佐夫”號和”勃呂徹爾”號開了火,還從岸上發射了魚雷。1萬噸的”勃呂徹爾”號,由于艦上彈藥的爆炸,著火燃燒起來,船身碎裂,終于沉沒,損失1600名官兵;其中包括好幾名秘密警察和行政官員以及他們所帶的全部文件,他們是奉希特勒的命令去逮捕國王和政府人員,接管首都工作的。”盧佐夫”號也受了傷,但沒有完全失去戰斗力。在”勃呂徹爾”號上面的艦隊司令奧斯卡-孔末茨海軍少將和率領第一六三步兵師的埃爾溫-恩格布爾萊特將軍勉強游到岸上,成了挪威人的俘虜。于是這個殘缺不全的德國艦隊只好暫時退回去醫治自己的創傷。它的奪取德國的主要目標挪威首都的任務沒有完成。直到第二天它才到達那里。

事實上,奧斯陸是陷于一支空降到當地未加防禦的機場上的德軍部隊之手的。從別的海港傳來的不幸消息和15英里外奧斯陸峽灣外傳來的炮聲,使挪威王室、政府和議會議員匆匆坐上專車于上午9時半撤到奧斯陸以北80英里的哈馬爾。20輛載著挪威銀行的黃金和3輛載著外交部秘密文件的卡車,也同時開出。這樣,奧斯卡斯堡守軍的英勇抵抗就挫敗了希特勒企圖俘虜挪威國王和政府官員的計劃。到了中午,一隊納粹傘兵和空運步兵,以一支臨時拼湊的軍樂隊為前導,開進了首都。這樣,挪威的最後一個城市就陷落了。但這並不是整個挪威的陷落,整個挪威還沒有陷落。

挪威首都落入德國人的手中之後,賣國賊吉斯林就開始露面活躍起來。他闖入電台,廣播了一個公告,任命自己是新政府的首腦,命令所有挪威人立即停止對德軍的抵抗。吉斯林的叛國行為更加激怒了挪威人民,後來這種抵抗變得十分頑強。

挪威國王率領他的政府撤出首都之後,德國空軍武官斯比勒上尉奉希特勒之命,帶領兩連德國傘兵,從福納布機場向哈馬爾進發,企圖俘虜頑抗的國王和政府。在他們看來,這事輕而易舉,仿佛一場游戲。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在哈馬爾附近卻遇到了強烈的抵抗,斯比勒受了致命的重傷。德軍在遭受嚴重損失後,便狼狽地退回到奧斯陸了。

次日,4月10日,德國公使勃勞耶博士奉命單槍匹馬從奧斯陸沿著原路去見國王。他遵照訓令行事,對國王施行了諂媚和威脅並用的手法。他說,德國希望保持王朝,它所要求的只不過是要挪威武裝部隊放下武器而已。並威脅說,對德國軍隊進行抵抗是愚蠢的,這只會造成對挪威人的無益的屠殺。他要求國王批准吉斯林政府,回到奧斯陸去。

挪威國王哈康是個堅貞不屈的人,不畏強暴,與他軟骨頭的哥哥——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迥然不同。他不肯任命以吉斯林為首的政府,嚴正拒絕了希特勒的無理要求。那天晚上,從附近鄉村的一個電力微弱的小電台(那是與外部世界保持聯系的唯一工具)發出了挪威政府對強大的納粹德國的挑戰。國王宣告挪威決定不接受德國的要求,並號召為數只有300萬的人民起來抵抗侵略。

但納粹征服者並不十分相信挪威人真會說到做到。他們又作了兩次嘗試,企圖勸阻國王。4月11日早晨,吉斯林的一個密使伊爾根斯上尉,前來勸說國王返回首都。他保證吉斯林一定會效忠國王。但國王以無言的輕蔑拒絕了他的建議。

下午,勃勞耶拍來了一份急電,要求再見國王,商談”某些建議”。這位被上面追得很緊的德國公使,接到里賓特洛甫的指示,要他告訴國王:他”想給挪威人民最後一次達成合理的協議的機會”。這一次,外交大臣科特博士在請示國王以後回答說,如果德國公使有”某些建議”,他可以用電報向外交大臣提出。

希特勒在這樣一個現已陷于困境的小國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以後,勃然大怒,馬上采取不脫強盜本色的攻擊。德國人要想俘虜國王和政府人員的企圖既失敗在先,要想說服他們投降的嘗試又碰壁在後,于是就想一不做二不休地把他們殺掉了事。4月11日很晚的時候,德國空軍奉命出動炸平紐伯格宋村。納粹先用炸彈和燃燒彈炸毀該村,又用機槍掃射那些企圖從烈焰中逃生的人。德國人顯然以為這樣一來,他們已經把國王和政府人員都殺光了。後來在挪威北部俘虜的一名德國空軍在4月11日的日記上有這樣的記載:“紐伯格宋。奧斯陸政府。已被完全消滅。”

村子的確是消滅了,但國王和政府人員卻安然無恙。納粹的飛機快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躲到附近的森林里了。他們站在深可沒膝的雪地里,看著德國空軍把這個小村莊夷為平地。然後,他們毅然決定沿著崎嶇的古德勃蘭德斯山谷北上,經過哈馬爾和利勒哈默爾,越過高山峻嶺到達西北海岸的昂達耳斯內斯,這地方在特隆赫姆西南100英里。沿途他們把那些失散了的、茫然不知所措的軍隊組織起來,繼續抗戰。

就這樣,經過近兩個月的周旋、苦戰,終因眾寡懸殊而失敗了。希特勒雖然征服了挪威,但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在20艘驅逐艦中損失了10艘,8艘巡洋艦中損失了3艘,主力巡洋艦”夏恩霍爾斯特”號和”格奈斯腦”號及袖珍戰艦”盧佐夫”號都負了重傷。盡管損失嚴重,但仍然是希特勒取得的一個”重大勝利”。它使德國得到冬季運輸鐵礦砂的道路,進一步保護通往波羅的海的進出口,使得大膽的德國海軍能夠打開一個缺口進入北大西洋,並為它們的潛艇和海面艦只在對英作戰中提供優良的港口設備。它還使希特勒的空軍基地與主要敵人之間縮短了幾百英里的距離。而最重要的是它大大增加了納粹德國的軍事威望,好像它是不可戰勝的。繼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之後,現在又加上了丹麥和挪威,都被希特勒的武力征服了。當時在西方上層人士中,流行著一種嚴重的失敗主義情緒,他們苟且偷安,無所作為。他們哀歎,”未來的潮流看來是屬于希特勒和納粹主義了”。但是真正的力量還是屬于覺醒的人民,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在西方失敗主義情緒的籠罩下,希特勒更加發瘋發狂,迫不及待地要向西線進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