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25節:國際視野中的李鴻章(6)

周先生說的是安慰的話,除了李鴻章,沒有人真正能收拾殘局,他們都清楚得很.

李鴻章留有遺折一封,其中說道:"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時局艱危,不敢自稱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興,赍志以終,歿身難暝.……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伏讀迭次諭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

那些遠遠站在大洋彼岸的侵略者假惺惺地哀歎李鴻章之死.日本國內有評價李鴻章道:"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美國人蓋棺論定:"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做了有價值的貢獻;以從政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鴻章,不需要他們評價,不屑于他們評價.

這就是李鴻章,一個在國內無法公開支持全面改革,在國外卻具有鮮明開放意識和現代意識的士大夫,一個處于夾縫中的人.戊戌變法的健將梁啟超曾經評價李鴻章,說:"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識,而悲李之遇."李鴻章在晚年則認為自己不過是個裱糊匠,所謂練兵,洋務,都是"紙糊的老虎",捅破了就一錢不值.適逢內憂外患,從里到外都是爛透了的清王朝,裱糊匠將一個破爛的房子裝飾一新,唬唬人尚可,既是偶遇小風雨修修補補也能看得過去,但真的遇到大風雨,破屋必然原形畢露.這又豈是一個裱糊匠能夠通過修修補補挺得過去的,盡管他的師傅曾國藩告訴了他的生存法則是"挺經":挺住,挺住,再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