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52節:餓死後不如一匹馬:"海上蘇武"葉名琛(4)

葉名琛有著很多的無奈,但何嘗不是帝國的無奈呢.

"海上蘇武"之死

1859年1月5日,葉名琛被俘後被擄到停泊在香港的英艦"無畏號"上.如此高官被俘,英國人倒也沒有虐待他.而且總督自始至終也保持了一種凝然的氣節.據《香港紀事報》載,軍艦上所有軍官很尊敬他.偶然有人上艦,都向葉脫帽致意,他也欠身脫帽還禮.他在軍艦上生活了48天後,即被解往印度的加爾各答.

時人評價葉名琛的,罵者居多.但也有在葉死後寫挽聯執公允之論的.

其一曰:

"公道在人心,雖然十載深思,難禁流涕;靈魂歸海外,想見一腔孤憤,化作洪濤."在印度,葉名琛有兩首詩闡明自己的心跡.

其一曰:

鎮海樓頭月色寒,將星翻作客星單.

縱云一范軍中有,怎奈諸君壁上看.

向戎何必求免死,蘇卿無恙勸加餐.

任他日把丹青繪,恨態愁容下筆難.

其二曰:

零丁洋泊歎無家,雁劄猶傳節度衙.

海外難尋高士粟,斗邊遠泛使臣槎.

心驚躍虎茄聲急,望斷慈烏日影斜.

惟有春光依舊返,隔牆紅遍木棉花.

詩中所效仿的人物,都是中國曆史上具有民族氣節的名人.一范即北宋范仲淹,不僅心憂天下,而且戍邊時也是令敵人膽戰心驚之英雄.向戎,宋國的大夫,他在公元前546年發動弭兵運動,親自勸說晉,楚,齊等13國在宋國首都開會.此次謀求和平的努力,導致其後列國間十多年沒有戰爭,主要大國之間40年沒有戰爭.葉名琛自比向戎,是要說明自己不死而隨英人走的目的.其中,蘇武的自喻也是此種目的.零丁洋之歎,以南宋文天祥自喻.高士之粟,說的是商末伯夷,叔齊兄弟倆,周朝滅商後,不食周粟而亡.使臣之槎,是把自己比喻成了求和的使臣,符合以上向戎,蘇武的典故.

由此看來,葉名琛是把自己的被俘當成是可以晉見英國君主的契機;他在被俘之初不自殺,是要留下一條命,向英國君主闡明大中華的和平意願,並借機去反問英國君主.葉名琛後來對隨他而去加爾各答的仆人明確地說明了這層意思.惜乎此種心境,不為史家和普通民眾解,更不為後人重視.葉名琛說:"我之所以不死而來者,當時聞夷人欲送我到英國.聞其國王素稱明理,意欲得見該國王,當面理論,既經和好,何以無端起釁?究竟孰是孰非?以冀折服其心,而存國家體制.彼時此身已置諸度外,原欲始終其事,不意日望一日,總不能到他國,淹留此處,要生何為?所帶糧食既完,何顏食外國之物!"

好一個"當面理論"!

其言透露出葉名琛的迂腐,但也再現了一代英雄的氣節.既然不能見到英國國王,那麼死,就是惟一的歸宿.

在加爾各答,葉名琛繼續關注時事新聞,按時作息,清早即要人給他讀報(翻譯給他聽).後來,他得知晉見英國君王無望後,決定絕食.他于二月二十九日得病不食,至三月初七日戌時病故.臨絕並無別話,只說辜負皇上天恩,死不瞑目.

公元238年8月,公孫淵讓自己的相國和禦史大夫出城請求司馬懿解圍並退兵三十里,然後他一定會率群臣自縛投降.司馬懿對此小把戲不屑一顧,將這兩人斬首.公孫淵又派侍中請求指定日期,派送人質.司馬懿說:"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餘二事,但有降與死耳.汝不肯面縛,此為決就死也,不須送任."

司馬懿之名言,是強者對弱者的忠告.面對比司馬懿強大百倍的英軍,葉名琛全部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