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43節:第五章  舅甥之間(7)

不過,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確實執政經驗豐富,很有治國能力,政治修明,加之天公作美,故永徽年間,邊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號為永徽之治.永徽之治的出現長孫無忌當居首功,他在立法,行政,文教各方面所作出的貢獻都是無以倫比的.而李治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他繼承了父親善于納諫,賞罰分明的作風,對于吏治,特別是地方吏治,尤為看重,一定程度上糾正了貞觀末期重中央而輕地方的弊端.登基伊始便下令禁絕各州縣貢奉,召集各地朝集使,稱:"朕初即位,如有政令讓百姓生活感到不便的但說無妨,如果時間不夠,可以回去寫奏折呈上."之後每天召集刺史十人入閣,詢問當地民生狀況及政令執行情況.另外還值得一贊的是李治的勤政,永徽年間日日上朝,想想年複一年天天四五點鍾就起床,還真要點毅力和干勁.可是,漸漸地,李治發現,盡管他勤政如故,自己能做出的決定卻似乎越來越少——權力已經不知不覺地轉移到了長孫無忌的手上.

人們或有這樣的疑惑,封建專制制度下不是君主絕對集權嗎?怎麼還會發生大權旁落這種事?這話也對也不對,誠然名義上所有決定都由皇帝下達,然而擬定各項政策的主要還是大臣,宰相為百僚之首,"總百官,治萬事",其職權范圍涵蓋甚廣.唐代的中央集權,比秦漢又有加強,由獨相制變成了群相制,軍國政事要全體宰相商議通過後上奏,皇帝要做的往往只剩下是批准與否,倒是和現代西方的議會制頗有相似之處.而首席宰相,唐代稱為"秉筆宰相",輔弼天子,實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單以用人而言,宰相有權升遷黜免三品以下官員(當然要報經皇帝批准),考慮到宰相自己也不過三品官,一,二品官多只示尊榮而無實權,就可以知道宰相的權力有多大了.由此也可以理解為何王皇後舅父柳奭罷相之後,接下來提拔的仍然是反對廢後的韓瑗和來濟,因為名單本來就是由宰相提交的,皇帝也就是畫圈和不畫圈的份兒.如果不同意,宰相又提交另外兩個估計皇帝可以接受的人選而已.也有皇帝自己選官的,稱為"詔選",但並不常見.馬周白衣入仕的故事之所以出名,也是因為太過稀少的緣故.具體國策基本也是由宰相集體討論通過後中書省擬定聖旨,轉交門下省審議複核,再上呈皇帝批准,轉交尚書省執行,即所謂中書出令,門下封駁,尚書執行.不太強勢的君主會感覺十分被動,因經中書門下呈上來的奏章基本已代表全體大臣的意見,如要反對會感到很大壓力,猶如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動用最後否決權,使自己在眾目睽睽之下很尷尬地站在整個官僚機器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