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27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27)

此外漢武帝又置期門,羽林作為光祿勳的屬官,期門是漢武帝微行時的侍從〔6〕,羽林是宿衛之官〔7〕,都是郎的一類,所以有期門郎,羽林郎之稱.

附帶說一說漢代的加官,這是本官之外另加的官職.

漢代的加官有侍中,給事中,諸吏等.加侍中就能出入宮禁,成為皇帝的親信.加給事中就能掌顧問應對.加諸吏就能對宮廷官員進行監察和彈劾.後世侍中成為門下省的首長(見前),給事中成為門下省的屬官.

漢代的加官還有中常侍和散騎等.中常侍在禁中侍奉皇帝(東漢改用宦者),散騎是皇帝的騎從,掌"獻可替否".曹魏時合稱散騎常侍,備皇帝顧問並掌規諫.南北朝散騎常侍是集書省(皇帝的侍從顧問機構)的首長,後世並入門下省.

下面說到六部.

尚書是九卿中少府的屬官,發展為尚書台後,事務增多,于是分曹治事,每曹設尚書一人,這是後世中央各部的前身.從東漢到南北朝,部曹尚無定制,隋代始定為吏,民,禮,兵,刑,工六部,屬于尚書省.唐避太宗諱,改民部為戶部.此後曆代相承,作為中央行政機構的六部制基本未變.

六部的職掌大致是:(一)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銓敘,考績,升降等.(二)戶部,掌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三)禮部,掌典禮,科舉,學校等.(四)兵部,掌全國軍政.(五)刑部,掌刑法,獄訟等.(六)工部,掌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的首長稱為尚書,副首長稱為侍郎.部下設司-8],司的首長稱為郎中,副首長稱為員外郎.屬官有都事,主事等.

六部仿《周禮》六官,列表對照如下: 後世以《周禮》六官作為六部尚書的代稱,如戶部尚書稱為大司徒;禮部尚書稱為大宗伯等〔11〕.

六部成立,諸卿的職權變小,有的卿由于職務並入有關的部司,後來就裁撤了.

現在說到中央的監察官和諫官.監察官對百官進行糾彈,諫官對皇帝進行規諫.下面分別敘述.

我國古代中央的監察官,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的禦史.禦史是記事之官兼糾察之職,秦漢稱為侍禦史,秦以禦史大夫為侍禦史之長.西漢禦史大夫是副丞相,由其助手禦史中丞領導監察彈劾工作.後來成立監察機構禦史台,以禦史中丞為首長.禦史台又稱憲台,後世或稱肅政台等,所以習慣上把監察官稱為台官.曆代監察官的首長或為禦史大夫,或為禦史中丞等.明清中央監察機構稱為都察院,首長稱為左,右都禦史.曆代管監察的屬官除侍禦史外,還有治書侍禦史,殿中侍禦史,監察禦史等〔12〕.

前人把台官和諫官合稱為台諫.西漢有諫大夫,東漢稱為諫議大夫,是屬于光祿勳的專職諫官.唐代除諫議大夫外,又增設補闕,拾遺,三者各分左右,分屬門下,中書二省.宋代左右補闕改為左右司諫,左右拾遺改為左右正言,後來並入諫院,以左右諫議大夫為首長.隋唐以來,和諫官同居門下省的有給事中,負責審閱各部奏章和封駁中書省所擬的詔旨(有不合者封還駁回),明代給事中負責稽查六部,並兼任前代諫議,補闕,拾遺之職,所以後來俗稱給事中為給諫.清雍正時給事中和禦史同屬都察院,這樣,禦史也就稱為台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