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6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36)

博學鴻詞一科唐,宋乃至清代均有之,其意義則大不同,特別是清代.

清初,不少明朝遺老以民族氣節自恃不肯與清廷合作,更不屑入考場同普通儒生在八股文上一競短長,清廷為了籠絡這批學者而特地開設了"博學鴻詞"的特科,只考詩賦,不考八股,對不肯前來者,還委派官吏登門去請,或"拉夫",硬逼他們進京應考.考中之後,雖委以高官,卻又將其事跡納入貳臣傳中,但對于那些拒不參加考試的大名士,卻也沒有強加迫害.

宋代最初也以進士,明經等科取士.宋神宗時王安石建議廢明經等科,只保留進士科.進士科不考詩賦而改試經義,此外仍考論策(後來也間或兼考詩賦).禮部考試合格後,再由皇帝殿試複審,然後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職.

元朝的科舉考試分左右兩榜.

當時天下人共分四等,依次分別為:蒙古人,色目人(西部各少數民族),漢人(北方漢族)及南人(南方漢族及其他族人).不同等級的人分開考試,蒙古人和色目人是考兩場;漢人和南人要考三場.其內容則蒙古人,色目人較易,而漢人,南人較難.考中的名單,蒙古人,色目人列一榜叫"右榜";漢人,南人另列一榜,叫"左榜".錄取名額兩榜相等,但派起官來,蒙古進士比色目人高一等,色目人又比漢人,南人高一些,如果蒙古人,色目人願參加漢人,南人的科目考試,考中之後,再加一等派給官職.

明清兩代的科舉制度大致相同.下面只就清代的科舉制度加以簡單的敘述.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童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11〕,又稱為庠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額;新"入學"的稱為附生〔12〕.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試,(2)會試,(3)殿試.

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庠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回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13〕.鄉試取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後一般要舉行複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