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7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37)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余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余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14〕.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後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15〕,其余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

附帶說一說貢生.清代有歲貢,恩貢,拔貢,副貢.每一年或兩三年由地方選送年資長久的廩生入國子監肄業的,稱為歲貢.逢國家慶典進貢的生員,稱為恩貢.每三年各省學政就本省生員擇優保送國子監的,稱為優貢.每十二年各省學政考選本省生員擇優保送中央參加朝考合格的,稱為拔貢.鄉試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國子監的,稱為副貢.

科舉還有武科一類.唐朝武則天時代就開始有武舉了,後代相沿,直到清代還有武科考試,這里不細說了.

科舉是封建時代最高統治階級收買士人為之服務的一種手段,漢代的察舉也是同樣的性質.封建皇帝並不隱諱這一點.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下詔說:"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16〕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詔說:"夫泛駕之馬,弛之士,亦在禦之而已."〔17〕《唐摭言》記載唐太宗"嘗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8〕知識分子熱衷于功名利祿者,把科舉當作入仕的途徑,因此也就甘心受人收買和籠絡,雖老死于科場亦無所恨——"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19〕,一千多年以前,早就有人揭露了科舉制度的實質了.

科舉的創辦人是6世紀初的隋煬帝楊廣.與此同時,楊廣還進行了一系列社會改革.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當屬把全國重心從西北向東南轉移.他的這些舉措,大約一百年後,在武則天,李隆基等人手中得到了實施,並被後世繼承,左右了此後一千多年里中國社會的格局.

注釋:

〔1〕《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張守節《正義》引應劭云:"避光武改茂才也."〔2〕見《抱樸子·審舉》.秀才本應賢良,而連字都不認得;孝廉本應孝廉,而察舉的卻是與父不同居的不孝之子.

〔3〕見《漢書·晉望之傳》顏師古注,《唐摭言》卷一.但是《文心雕龍·議對》說,射策是"言中理准,譬射侯中的",這是對射策的另一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