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60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60)

古人說"服牛乘馬",可見馬車之外還有牛車.馬車古名小車,是供貴族出行和作戰用的;牛車古名大車,一般只用來載運貨物.

古代馬車的車廂叫輿,這是乘人的部分〔3〕.輿的前面和兩旁以木板為屏蔽,乘車的人從輿的後面上車〔4〕.《論語·鄉黨》說:孔子"升車必正立執綏",綏是車上的繩子,供人上車時拉手用的.

古人乘車是站在車輿里的,叫做"立乘"〔5〕.輿兩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體,叫做.輿前部的橫木可以憑倚扶手,叫做式(軾).古人在行車途中用扶式俯首的姿勢表示敬禮,這種致敬的動作也叫做式〔6〕.所以《檀弓》說:"夫子式而聽之."〔7〕一般車輿上有活動裝置的車蓋,主要是用來遮雨的,像一把大傘.

車輪的邊框叫輞(wǎng),車輪中心有孔的圓木叫轂(孔是穿軸的),輞和轂成為兩個同心圓.《老子》說:"三十輻共一轂."〔8〕輻是一根一根的木條,一端接輞,一端接轂.四周的輻條都向車轂集中,叫做"輻輳",後來輻輳引申為從各方聚集的意思.《漢書·叔孫通傳》說:"四方輻輳."車軸是一根橫梁,上面駕著車輿,兩端套上車輪.軸的兩端露在轂外,上面插著一個三四寸長的銷子,叫做轄,不讓車輪外脫.轄是個很重要的零件,所以《淮南子·人間》上提到"夫車之所以能轉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轄".後來引申為管轄的意思.露在轂外的車軸末端,古代有特定的名稱叫(wei,又寫作),又叫軌.《詩經·邶風·匏有苦葉》說:"濟盈不濡軌."古人常乘車渡水,這是說濟水雖滿並沒有濕到車軸頭,意思是水位不到半輪高.軌的另一個意義是指一車兩輪之間的距離,引申為兩輪在泥道上碾出來的痕跡,又叫做轍.《禮記·中庸》所謂"今天下車同軌",並不是有人把天下的車轍大小都規定下來,而是規定了車子的統一尺寸,車輪的軌轍就自然一致了.

附帶說一說軔(ren).軔不是車子的組成部分,而是阻止車輪轉動的一塊木頭.行車時先要把軔移開,所以啟程稱為"發軔".引申開來,事情的開端也叫"發軔".

轅是駕車用的車杠,後端和車軸相連.轅和是同義詞.區別開來說,夾在牲畜兩旁的兩根直木叫轅,適用于大車;駕在當中的單根曲木叫,適用于小車〔9〕.所以《左傳·隱公十一年》說:"公孫閼與颍考叔爭車,颍考叔挾以走."車轅前端駕在牲口脖子上的橫木叫做軛.軛和衡是同義詞.區別開來說,軛用于大車,衡用于小車.所以《論語·衛靈公》說:"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車轅前端插上銷子和軛相連,叫做.和是同義詞.區別開來說,用于大車,用于小車,所以《論語·為政》說:"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10〕古人乘車尚左(以左方為尊),尊者在左,禦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叫做驂乘,又叫車右.所以《左傳·宣公二年》說:"其右提彌明知之."〔11〕兵車情況不同.主帥居中自掌旗鼓,禦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護主帥,叫做車右.一般兵車則是禦者居中,左邊甲士一人持弓,右邊甲士一人持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