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69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69)

〔17〕簷,當作(擔).

什物很多,不可能一一加以敘述.現在只選主要的而且古今差別較大的談一談.

古人席地而坐,所以登堂必先脫屨.席長短不一,長的可坐數人,短的僅坐一人.席和筵是同義詞,區別開來說,筵比席長些,是鋪在地上墊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後來筵字用來表示宴飲的陳設.陳子昂《春夜別友人》:"金樽對綺筵."近代"筵席"成為一個詞,用作酒饌的代稱.

古代床有兩用,既可以用作臥具,又可以用作坐具.《詩經·小雅·斯干》"載寢之床",那是用作臥具;《孟子·萬章上》"舜在床琴"〔1〕,那是用作坐具.

古人坐時兩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腳後跟上〔2〕,坐時可以憑幾.幾是長方形的,不高,類似今天北方的炕幾.《孟子·公孫丑上》說孟子"隱幾而臥".《莊子·齊物論》說"南郭子綦隱機而坐",機就是幾.幾通常是老年人憑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幾杖並舉,作為養尊敬老的用具.

古代進送食物用的托盤叫做案,有長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前者四足,後者三足,可以放在地上,這是食案.食案形體不大,足很矮,所以《後漢書·梁鴻傳》說梁鴻妻"舉案齊眉".此外還有書案,長方形,兩端有寬足向內曲成弧形,不很高.後世因為坐的方式改成今天的樣子,所以才有較高的案幾和桌椅.

先秦已有燭字,但是上古的燭並不是後世所指的蠟燭.《說文》說:"燭,庭燎大燭也."燭和庭燎是一樣的東西,都是火炬.細分起來,拿在手上叫燭,大燭立在地上叫庭燎.據說大燭是用葦薪做的,小燭是用麻蒸做的〔3〕.

戰國時代就有照明用的鐙(燈)了,當時的鐙和後世的燈不同.因為形狀類似盛食物的登(瓦豆),所以就叫做鐙〔4〕.古代點鐙用膏,膏是獸類的脂肪,《楚辭·招魂》說:"蘭膏明燭,華鐙錯些."〔5〕點燈用植物油,是後起的事.

耒耜是上古耕田的工具.《說文》說:"耒,手耕曲木也."起初是用自然的曲木,後來知道"揉木為耒".耒和耜本來是兩種農具.耒上端勾曲,下端分叉;耜的下端則是一塊圓頭的平板,後來嵌入青銅或鐵片,就成了犁的前身.古人常以耒耜並舉,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說:"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6〕古代注家往往認為耒耜是一種農具的兩個不同部位的名稱,認為耒是耜上端的曲木,耜是耒下端的圓木或金屬刃片,可見耒耜混淆由來已久了.後來耒耜用作一般農具的代稱.

(zhi)是一種短小的鐮刀,錢和(bo)是耘草挖土的鏟形農具.在上古時代,錢大約曾經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春秋晚期和戰國的貨幣模仿錢的形狀,稱為錢或布(布和古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