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7節:"六王畢"真的"四海一"了嗎(2)

結果,懿公被殺,衛國被滅.倘若這時沒有人拉衛國一把,那麼,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中國人陷入一個"誤區"了.

拉衛國一把的人是赫赫有名的齊桓公.齊桓公,姓姜,名小白,乃是"春秋五霸"之一.孔夫子在《論語》中說他"九合諸侯,不以兵車",頗有推許之意.

齊桓公的確算得上是個人物,他親率大軍,在謀臣管仲等人的輔佐之下,揮師北上,幫助衛國複了國,衛國國君感激他,送他一程,不知不覺走出了衛國國境,深入齊國國境三十里.根據春秋時代,諸侯國君送別國國君足不出境的老規矩,姜小白立即把腳下的那塊國土割給了衛國.

此時的衛國系衛文公辟疆當政,他築都楚丘(今河南渭縣),重建衛國.《詩·庸阝風》專有一段記其事.

其後四百余年無話可表.

轉眼到了公元前254年(秦昭王五十三年),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經過馬陵之戰的挫折之後,力圖重振雄風,于是揮師滅掉了衛國.

衛國第二次被滅.

此時,"春秋五霸"已是明日黃花,各國也鮮有什麼道義可言,衛國似乎該就此壽終正寢了.

孰料"天不滅曹",一向只肯弱肉強食的秦昭王嬴則突然動了惻隱之心,也玩了一把"仗義",幫助衛國複了國.是為第三個衛國.

此次的衛國國都由楚丘遷到野王(今河南沁陽).

秦昭王為什麼會如此仗義呢?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中有這樣一句話:"(昭王)五十三年,天下來賓,魏後,秦使摻(造字)伐魏."——各國都來朝拜,獨獨魏國後至,這不能不使秦大為光火,按照"敵人的敵人是我們的朋友,這一邏輯,嬴則當了一把善人,幫助衛國第三次複國.

公元前221年,掃滅六國之後的秦王嬴政志得意滿,以躊躇滿志的口吻在咸陽宮中曉諭群臣:"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

那些不勝誠惶誠恐之至的馬屁群臣們,借機給秦王大灌迷湯,稱頌道:"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也."

忙著改"王"號為"皇帝",改"制令"為"詔",請嬴政專門享有"朕"這個人稱代詞的秦國君臣們,根本忽略了那個被昭王"興滅繼絕"的衛國.

臥榻之下十三年何以殘喘得安歇

秦始皇和他的臣子們為什麼在掃平六國時沒有滅掉衛國?

是一時的疏忽,還是有別的意思?

台灣史學家柏楊先生在其巨著《中國人史綱》中提及此事時,認為是衛國太小了,根本不值得秦王去滅.

對此,筆者不敢苟同.

前文所引秦王朝君臣對話中已有"海內為郡縣"的說法,衛國雖小,也還是個附庸之國,非郡縣可比.

真正的原因何在?

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1年滅齊後,曾有一個口諭,說明他為什麼要剿滅六國,口諭中有這樣一段話:"異日韓王納地效璽,請為藩臣,已而倍約,與趙,魏合從畔秦,故興兵誅之,虜其王.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趙王使其相李牧來約盟,故歸其質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興兵誅之,得其王.趙公子嘉乃自立為代王,故舉兵擊滅之;魏王始約服入秦,已而與韓,趙謀襲秦,秦兵吏誅,遂破之;荊王獻青陽以西,已而畔約擊我南郡,故發兵誅,得其王,遂定其荊地;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令荊軻為賊,兵吏誅,滅其國;齊王用後勝計,絕秦使,欲為亂,兵吏誅,虜其王,平齊地."

理由雖然不一,借口都只有一個,那就是這些國家都對不起秦國.

狼要吃羊,總是能找到理由的——這是伊索的名言.

秦始皇為什麼不找個借口或干脆不找借口就把衛國滅掉呢?

宋太祖趙匡胤有句名言,叫做"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歇!"

但衛國這個蕞爾小國卻偏偏能在"少恩而虎狼心"的秦王嬴政(始皇帝)的眼皮底下"安歇"了十三年,這其中必然有十分微妙的原因.綜合現存的各種史料,我們發現,衛國在公元前254年得秦幫助複國以後,已成為秦王國的附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