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4節:司馬遷真的寫了《史記》嗎(1)

為了不讓魯迅先生的擔心成為現實,我們還是不去胡亂和別人攀親為好!

孔子讀史記引出的話題

7司馬遷真的寫了《史記》嗎

"孔子讀《史記》,至楚複陳,曰:'賢哉楚莊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有一個讀書不求甚解的人看了這段話後,斷言:這是一個"關公戰秦瓊"式的錯誤,因為《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孔子死後334年司馬遷才出生,一個三百多年前就去世的人不可能讀到三百多年後才寫成的書.這話聽起來似乎有理,實際上卻似是而非,因為"孔子讀《史記》"這段話恰恰是司馬遷說的.

怎麼回事,莫不是司馬遷昏了頭?非也,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相信你頭腦中一定存有"司馬遷創作了《史記》這本書"這個誤區——

我國曆史上的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其作者是司馬遷,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司馬遷職事史官,根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及諸子百家之書,利用國家收藏的文獻資料,加上自己遍游天下名山大川的實地見聞,聯綴成書.該書記事起于傳說中的黃帝,迄于漢武帝,首尾共三千年左右,對戰國,秦,西漢初史事記載尤詳.體裁分傳記為本紀,世家,列傳,以八書記載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脈絡,為後世各種史書之典范.

這部史書的名稱一開始時究竟叫什麼?

"太史公書"叫了近千年

有一本文化學知識百科全書在談到《史記》書名沿革時有這樣一段話:"《史記》本無書名.司馬遷完成這部巨著後,曾給當時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看後非常欽佩司馬遷所取得的成就,遂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但這僅僅表明它是誰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也只寫了《太史公百三十篇》.那麼,'史記'二字是從哪里來的呢?原來,與司馬遷同代或後代的一些學者在引用這部著作時,常嫌《太史公百三十篇》這個書名過繁,常簡稱為《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久而久之,人們就據《太史公記》而省略成《史記》.這種稱呼大約是在三國魏以後的事了."

這一段說法是不准確的.我們知道,東方朔生于公元前154年,比司馬遷差不多大了近二十歲,司馬遷年近五十時才開始史書創作,待他寫完這部史書時,東方朔已經謝世,根本不存在什麼"東方朔看後非常欽佩"一說,說"《史記》本無書名",似乎也不很准確,因為司馬遷在寫完該書之後曾有自序,說他自己為"太史公書,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明確地給自己這部書取名為《太史公書》.

《太史公書》中的"太史公"乃是對"太史令"的尊稱.從西周,春秋時代起,人們把執掌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職務的官員稱為"太史".到了秦,漢時代,專設太史令一職,但官位較以前略低.魏晉以後,修史職務劃歸著作郎,太史僅掌推算曆法.

司馬遷之父司馬談,曾經官拜太史令,此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撰有《論六家之要指》,推崇漢初黃老之學,總結當時流行的陰陽,儒,墨,名,法,道各派學說,認為道家綜合各派之所長,應為諸家之首.他曾經根據《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等書,開始史書創作,其子司馬遷在他的創作基礎上才完成那部"千古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語).

為了紀念乃父,也為了向時人和後世的讀者聲明自己並非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司馬遷特意用了《太史公書》來稱呼自己的這部嘔心瀝血之作.

這個名字初看起來像是信手拈來,實際上卻是意味深長.

我們知道"太史","太史令"是官名,"太史公"則是人們對擔任"太史"或"太史令"官職者的尊稱,古人向有尊人謙己的美德,斷無自稱"太史公"之理.

司馬遷如此地"自尊",除了可以解釋成為紀念乃父之外,還可以令一般讀者悟到此書的"官修"性質.(不妨細細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