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6節: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

軍服難倒國王

先離開硝煙紛飛,刀光劍影的近代,看看在更久遠的年代里,中國人采用"新事物"的實例.從這些例子中無疑能看出中國人性格的原型.

回到公元前300年.

當時是中國的戰國時代.

趙武靈王這位英明君主,決定采用異族胡的服裝.

當時,傳統的三人乘戰車的戰法,已經向步兵戰,騎兵戰轉變.

對新的戰法來說,帶鉤收緊,上下身分開的胡服,比起當時寬袍大袖,一件到底的"中華"服裝,更利于騎馬和步行.中華之國的趙國,采用了胡人的這種服裝,組成了"胡服騎射"的機動部隊.

這時已是戰國末期,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據《史記》記載,趙武靈王宣布:"吾欲胡服."此話一出,"群臣皆不欲".

司馬遷在《史記》中,不惜筆墨記載了趙武靈王說服重臣和公子成等反對派的經過.

公子成對著夷狄之服十分抵觸,稱病不參加"胡服參朝"(著胡服拜見國王),並派使者轉達了自己的意見:

臣聞中國者,蓋聰明徇智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能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人道,逆人之心,而怫學者,離中國,故臣願王圖之也.

聽了這番話,趙武靈王親自去探望公子成,耐心地說服他:

鄉異而用變,事異而禮易……故去就之變,智者不能一;遠近之服,賢聖不能同.

趙武靈王同時對反對胡服的趙文,趙吉等重臣說:

先王不同俗……及至三王,隨時制法,因事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夏殷之衰也不易禮而滅,然則反古未可非,而循禮未足多也……

趙武靈王邏輯井然地說服了眾人.

這是公元前300年的事,武靈王的觀點相當理性.不得不佩服趙武靈王的思路整然.

失去慣有的"簡潔"的司馬遷之筆

司馬遷執筆《史記》,是在胡服騎射一百五十年後.這里還要考慮到其間秦漢更迭,發生過巨大變革.

對于胡服騎射,生在那個時代的人的想法,和記錄的人的想法,一定會有差異.

盡管如此,在讀到《史記》的《趙世家》時,我不禁感到,寫至胡服騎射這一段,司馬遷忽然失去了慣有的簡潔文風.

從"吾欲胡服"到"遂胡服,招騎射",共用了1375個字.

戰國時期最戲劇化的事件——吳越決一死戰,司馬遷在《吳太伯世家》中只用了89個字,《越世家》中也只用了305個字.

在這些短小的篇幅中,司馬遷記載了越王勾踐欲赦吳王夫差,但夫差卻說"我已老,死後無顏見伍子胥",然後自殺而亡的悲劇.夫差曾經破越,不聽重臣伍子胥的勸諫放過了勾踐.記載如此曲折的吳國滅亡史,所用文字極為簡練.

如此一一列舉文章的字數,或許無聊.吳的滅亡,在司馬遷惜墨如金的筆下,反而顯得余韻悠長:

天以越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越其可逆天乎?

越王勾踐對曾幫助過自己的吳國生出同情之心,名臣范蠡如此勸誡他.越王出于仁義之心,仍不忍拒絕使者.范蠡當機立斷鳴鼓進軍,驅逐前來求降的使者.吳國使者悲泣而去.越王慈悲為懷,欲救吳王一命,下令讓吳王去舟山列島統治百家.但是,吳王辭謝後自殺.

乃蔽其面,曰:"吾無面以見子胥也!"

全用史實,沒有一句多余的話,吳國滅亡的悲劇,栩栩如生地浮現在眼前.

相比之下,對胡服騎射的敘述則顯得十分冗長.為什麼不用"十九年春正月,武靈王胡服招騎射,以報先王之仇"一句交代過去呢?只不過是把長袍大袖改成了上下兩截套裝這樣一件小事而已.

當采用新事物時,中國人的顧慮之深,程序之繁瑣,通過《史記》的這段記述風格就能看出來.

司馬遷的時代,漢帝國正在與匈奴死斗,儒教正式被奉為國教.除了儒教的名分論之外,戰爭培養出的敵愾心所產生的"華夷有別"的思想,無疑正在高漲.因此,即使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事,但若只用一行文字來記錄采用夷狄風習這件事,恐怕不能服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