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14節:鄰人(2)

真是巧妙的設計.

我有過滿頭大汗提著行李的經曆,所以總覺得損失了點什麼.

搬運東西的方法,這種基礎的設計,現在依然能讓人眼前一亮,不是有點奇怪嗎?

要裝上車輪,讓旅行包著地,就必須把旅行包設計成豎長形.于是產生了新的創意,打破了橫長形的旅行袋的既成觀念.

搬運東西,通常是手提或是背,用頭頂的方法已經棄用了.

頭頂東西,兩手就有空.我沒有用頭頂搬運過東西,所以不知道此間的疲勞程度,身體上一定不輕松.用手提手會酸,用肩背肩會疼,不過感覺相比之下,還是消耗能量少.

《孟子》里說:"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頒白"就是半百,指頭發半白的老人."負"就是背,"戴"就是頭頂.

老人背負或是頭頂東西搬運,年輕人出于敬老精神,馬上就會接替,所以路上看不到肩背頭頂的老人.

從這句話里也可以看出,中國過去也把東西頂在頭上搬運.

不知何時,這種風俗消失了.日本也很少還有,東亞只有朝鮮還殘留著這種風俗.也許是用頭頂需要很高的技巧,朝鮮人的平衡感很好.

不過,我倒認為,體態的問題是個大原因.頭頂著東西,必須不斷保持平衡,不能擺出自己喜歡的pose,形式主義者一定不喜歡.

希望自己瀟灑,不論東西,都是相通的心理.注意到對方認為什麼是瀟灑的而行動,是鄰人之間的禮儀.

自從在車站看見裝有車輪的旅行包後,過了很久,也沒見更多的人使用.大概是感覺有點橫行霸道,不太好看.

不過,最近開始流行故意扮邋遢.例如,很多人不系好腰帶,或踩著鞋後跟,像穿拖鞋一樣.

帶車輪的旅行包,大概馬上也要爆發式地火起來吧.

想象力

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還能自由展開空想的翅膀.當時盛行自由言論,被稱為"百家爭鳴".特別在南方,此風盛行,產生了《莊子》,屈原的《離騷》等想象力豐富的文學作品.

但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了集權國家,其後的漢代定儒教為國教,想象力逐漸被視為異端.

畢竟儒教的姿態是"述而不作",如《論語》所說——嚴格禁止虛構.依實敘述事實,重視將前代傳下的東西原樣交給後代.

唐代男子有三大生存價值,第一是通過最高級別的考試科舉,成為進士;第二是娶名門美女為妻;第三是記錄曆史.

在科舉及第者中,只有成績優異的人,才能成為翰林院編修,參加編纂史書.這是一直延續到清末的規矩.

編纂史書是記錄事實,是很重要的工作.小說是虛構的,所以一直被輕視,直到魯迅登場,它才成為文學的主流.

過去中國的小說,被認為是二流以下的文人的工作,那些人也似乎心懷愧疚地寫著.讀的人也偷偷在書桌下躲著看,就像現在的人看黃色小說一樣.

中國文學的主流,是曆史記述和詩歌創作.不過,在詩的世界,排斥虛構的氣氛也很濃厚.以"月落烏啼霜滿天"聞名的張繼的《楓橋夜泊》,也被宋朝的歐陽修等批評為違反事實,據說結句"夜半鍾聲到客船"是不可能的.當時為了不妨礙居民休息,日落後寺院是禁止撞鍾的."夜半"就是深夜,不可能聽到被禁止的鍾聲,所以張繼被批評不該如此寫詩.

在這一點上,日本人從《源氏物語》以來,就大方承認虛構.戰爭中的《愛國進行曲》里有一句"旭日高高放光輝".

仔細想想,旭日就是早晨的太陽,不可能高高掛在天上放光芒;剛升上水平線或地平線的是旭日.日本最近用"高"來形容勇壯,大家都默許而不覺得奇怪.想象力也是有限度的,有時超過了界限,如歌謠里唱道:"叼著煙管吹口哨",叼著煙管能吹口哨嗎?我倒想實驗一下.

這本是形容瀟灑,可以原諒,確實傳達了那種感覺.不過,中國人聽到這歌詞,肯定會歪著頭想一想,不緊不慢地說:"不可能做到,歌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