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26節:“榻榻米”和“席”(1)

"榻榻米"和"席"

正月里,不管有什麼事,不在榻榻米上過就找不到感覺,即使是平時過著西式生活.這樣想的人也不少.

圍著被爐,喝一杯,這才是正月.被爐實際上是日本式的暖房設施.

我所尊敬的某位前輩作家,曾提出疑問,以前的日本房屋為何沒有暖房,實在不知其理由.

關于這一點,我有自己的推理.

確實,在千年王城的京都等地,會感到寒氣入骨,但也不能說是酷寒.體驗過歐洲酷寒的人,肯定不會誤解皮毛是裝飾.

除了沒有酷寒,日本人拿手的應急措施——說得不好聽,就是用局部彌補策略來禦寒,這大概也是沒有暖房的一個原因.

腳冷就備地爐,肚子冷就備懷爐,手冷就備熏火缽——就是這種精神.

加熱房間這種長時間的工作,更像是中國的發明.

在明治維新之後的近代化中,也是重點進口必要的東西.下水道之類的,都放在了最後.

剛才說的都不中聽,日本有些地方也是值得表揚的.日本人創造了"榻榻米"這種厚實的地板,這也是忽視暖房的原因之一.

在過去中學的劍道時間里,要求正坐是很辛苦的,道場鋪的是木板,真的很疼.日本人習慣正坐,但對過著中國式生活的我來說,格外痛苦.比別的同學更容易腳麻,一旦練習時要求站立,腳已經失去了感覺,但又要注意掩飾自己的腳步不穩.

把屁股壓在腳上坐,只是日本才有的生活方式.因此,日本文化如果沒有榻榻米,簡直無法想象.

榻榻米是日本人的大發明,是個劃時代的創作,證明了暖房的發達.如果中國也有榻榻米,中國人和日本人坐法一樣,我也不用在劍道時體驗痛苦了.

中國過去在地上鋪"席",正坐于"席"上."跪"在後世成為極為鄭重的禮法,在古代,實際上在正坐前,兩腿著地不過是簡單的問候.之後才會啪地落下屁股,落下屁股就穩定了."跪"是穩定前的"危險姿勢",因此字形是足邊加"危"字.

古代中國的"席"似乎很薄.最近看電視,相聲家們在玩游戲,回答得富于機智,就拿一張蒲團摞起來坐.看了這個節目,我不由想起了後漢光武帝(25—58在位)的故事.

光武帝在元旦這天召集百官,討論學問,向解答巧妙的人賜席就座.剛才的節目模仿了這個故事,也許是策劃者的創意,偶然與一千九百多年前的皇帝不約而同.

《後漢書》列傳記載,戴憑這個人,最終坐了五十張席子.這就是流傳後世的"戴憑重席"的佳話.

看電視上,摞七八個蒲團,就快跌倒了.以前竟能摞上五十張席子,可見一世紀時中國的"席"有多薄,肯定和藺席,草席差不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