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35節:日中交往與朝鮮之役(4)

從日本國內的政局來看,這次戰爭中未出兵的德川家積蓄了力量,在秀吉死後得到了天下.在這個意義上而言,秀吉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三國(日本,中國,印度)彰顯功名,讓唐,南蠻臣服,因為這種權力者的"羅曼蒂克",讓敵我雙方幾萬名無名的士兵倒在戰場上,真是夠嗆.

也有人說,秀吉是為了保豐臣天下的安泰,削弱諸大名的實力而發動戰爭的.如果這樣的話,沒有向最有實力的德川家下動員令,是很大的疏忽.

也有人說是為了恢複對明貿易.

據朝鮮《宣祖實錄》記載,日本的說法是:

南滿,琉球皆是外夷向大明奉貢稱臣,日本為一棄國,未參其列.前以此意請朝鮮欲傳大明,朝鮮牢不肯許.不得已舉兵出來.

或是:

日本不朝貢天朝已久,嘉靖十二年以來斷絕相通.更欲朝貢,朝鮮阻絕入貢路,以此來攻.

"想向明朝貢,朝鮮阻擾,所以來攻"——這是引用小西行長的話.

"朝貢"這個詞很複雜,大概可以理解成貿易.

4

明以"海禁"——禁止和海外的交通,為國是.

不過,也不是說國際貿易全都不行.也有漏洞,那就是"朝貢".

仰慕中華皇帝聖德,臣從的諸外夷都送來貢品.憐恤遠道而來的外夷,明皇帝接受進貢.但是,反過來要下賜數倍于進貢品的物品,這就是"朝貢"的風俗.

朝貢與回賜——貿易以這種形式進行,而且只能以這種形式通商.朝貢是賺錢的生意,對外夷來說是賺錢,而對接受供品回贈更多的明王朝來說,就是賠本.

因此,在明王朝看來,不能這麼容易就讓他們來進貢,所以設置了很多限制.東北的滿洲族,也是因為被過于限制進貢,于是抵抗起來,最終滅了明.

在足利義滿寫給明朝的賀表(慶賀永樂帝即位的信)中,寫道:"日本國王,臣源,表……"

向外國稱臣,這是國恥,因此評價很差.

但是,不這樣就無法朝貢.而且,朝貢的前提就是,被奉為哪里哪里的國王,必須接受"日本國王之印"的印章.

明永樂帝在寫給足利義滿的國書中說:

咨,爾日本國王源道義,知天道,達理義,朕登大寶(帝位)即來朝貢.歸鄉之速,足以褒嘉.

意思是說,朕即位後,馬上就來朝貢,對其迅速反應十分佩服.

被封為國王,也不一定就被允許朝貢.朝貢就是如此大的恩典,被封為國王,僅僅是得到了被允許朝貢的資格.

雖然有很多理由,但依我看來,豐臣秀吉很重視貿易的利益,這一點不能否認,所以他一開始並沒有想征服四百余州.

和戰爭打過交道的武將,必然是合理主義者.豐臣秀吉也不可能僅僅是浪漫主義者.

就如後來的議和交涉所主張的,首先從朝鮮入手,讓它割讓四州左右,這大概是基本底線.然後根據戰況,到時再看,當時無疑是這樣開始出兵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秀吉軍初戰告捷,破竹般的進攻,平壤戰役,然後明軍奪回平壤,日軍馬上在碧蹄館獲得勝利……這一連串的戰事,意義重大.

占領平壤時,在豐臣秀吉的腦中,"進攻明國把天皇移到北京"這一構想有了現實性.

但是,平壤被李如松的明軍奪回,這個夢想就被擊碎了,因為秀吉是個現實主義者.想奪取天下的人,要不斷直視現實,分析研究對策,對現實認識很敏感.

出兵朝鮮以後,秀吉肯定也不太在狀態.一直以來,在國內戰爭中,對對方的手段基本上都很了解.而對朝鮮和明軍,目前為止還沒有交過手.

在開戰之初,意外地發現朝鮮軍不堪一擊,但還不知道明軍實力如何.明軍那可是產生了讓戰國日本武將尊敬不已的《孫子》和《吳子》的國家的軍隊,說不定強得都不能近身.

戰勝了祖承訓率領的明軍,秀吉大概還沒有安心.祖承訓的級別只不過是副總兵,其軍隊並不是明軍中最強的,所以秀吉一定還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