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第一商號:大盛魁(5)



3 最大的通司商號

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免名召;清真寺、望月樓、關帝廟、奶奶廟;鎦金鍍銀的各派宗教建築群在一片片瓦灰色的店鋪、民房、衙門、飯館中間顯得格外肅穆莊嚴、金碧輝煌。在陽光的照耀下,歸化這座塞上名城到處都閃爍著令人眩目的聖靈之光;使每個走進她的人都感到一種來自天界的神威之力,從而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這就是坐落于黃河中游、上游交界處的歸化城!一個成熟的商城。

紮達海河明淨清澈,從歸化城北邊的大青山峽谷中流淌下來,泠泠淙淙地繞著城牆向西而南流淌過去。宗教的昌盛和商業的繁榮,使這座古城早就不甘囿于舊有城牆的桎梏,許多重要的建築物都矗立在了城牆的外面。在北城門外邊沿著城牆鋪設了一條新的石子路,一家挨一家的錢莊、票號、店鋪以及賭館、妓院沿街鋪展開來;與這新開的街道隔河相望的是大門口蹲踞著兩尊石頭獅子的二府衙門。而紮達海河的左岸則是一片穆斯林的住宅區,覆蓋著墨綠色的瓦頂和綠色牆沿的大清真寺以及高高聳立的托著彎月銅飾的望月樓就坐落在這片穆斯林居民區的中心。沿著紮達海河的兩岸,在那寬闊的河灘地上一溜排開的是歸化人稱作"橋"的各種市場:牛橋、駝橋、馬橋、羊橋……把一條紮達海河弄得熱鬧非常。一群群等待出售的牛、羊、駝、馬都麇集在河灘地上,牛哞馬嘶羊咩駝哦此起彼伏,橋牙子們的叫賣聲招徠聲與牲畜們的叫聲彙成了一片。正是過秋膘的繁忙季節,忙碌的商人們匆匆走著都帶著小跑;一列列駱駝載著貨物擁擠在街道兩邊,在等待著驗貨卸貨。街道上這里那里走不出幾步便被擁塞的駝隊所阻隔。駱駝身上散發出來的腥臊氣和它們排泄的屎尿的酸腐氣味混合在一起,充斥在空氣當中。

古海緊隨著姑夫姚禎義繞過一群群駱駝在人流的縫隙間穿行。雖說是在晉中老家時就聽回鄉探親的姑夫多次講到歸化城的特殊風情,可是當古海真正走進這座城市的時候,還是被這里的奇異景觀驚呆了,猶如走進了一個神奇的世界。一個個面容粗礪、臉色黑得像鐵皮片似的駝夫漢子"嗨--嗬,嗨--嗬"地吼叫著,將沉重的貨馱子從駱駝背上卸下來,頭戴瓜殼小帽的商號的年輕伙計們一邊擦著額上的汗一邊拿毛筆在貨馱上劃著記號。小吃攤攤主和賣藝的叫喊聲顯得特別刺耳,對古海又是特別地誘惑。一個光膀子的藝人把一支帶紅纓穗的畫戟在肩頭上飛快地旋轉著,引起觀眾的一陣喝彩。看客中有卸完了貨的駝夫、穿著各色袍子的蒙古族男女、衣帽整齊的商人、頭戴白色圓帽的穆斯林、光腦袋的喇嘛、圓臉的巴爾虎人、面容粗黑身挎腰刀的西藏人以及讓古海特別新奇的灰藍色眼睛蓄著胡子的俄羅斯人。一個身著綢質長袍的滿清貴族在津津有味地欣賞著賣藝人的武藝,他蓄一片整潔的髭須,左臂上戴著一只齊肘深的粗帆布手套,一只老鷹就蹲踞在他那橫架起來的手臂上。老鷹用金紅色的小眼睛盯著走近它的古海,突然間紮撒了一下翅膀,把古海嚇得怪叫一聲躲在了姚禎義的身後。旁邊一個釘鞋匠老人看到古海的怪樣子兀自笑起來。老頭一邊叮叮當當往鞋上砸著鐵釘,一邊唱喝道:

達拉嘎騎馬跑邊城,

滿清人耍鳥又架鷹;

山西佬城里開字號,

回族兄弟牽駝走大城。

……

老頭的釘鞋攤旁邊是一座橋,橋身全由巨大的青石板築起,橫跨在紮達海河上。那會兒古海還不知此橋乃是有名的慶凱橋,是歸化商民為迎接討伐叛逆的葛爾丹勝利歸來的康熙皇帝而特意集資修建的。這歸化之特別在于連釘鞋的場面也與眾不同。從橋頭算起沿著河沿兒一溜排開全都是釘鞋攤,竟然是望不到盡頭的!古海和姑夫經過橋頭的時候被釘鞋老頭喊住了。

"姚掌櫃好福氣呀!這是你的兒子?"釘鞋老頭上下打量著古海,說。

"哪里,"姚禎義說,"是我內弟的娃。"

"噢,原來是侄兒,"釘鞋老頭說,"一看就知道是個聰明伶俐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