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創立海軍衙門(2)



1886年,劉坤一路過天津看望李鴻章。問及蚊子船近況,李鴻章閉目搖頭,胡子抖動,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五年後,李鴻章不得不對外宣布:這些船全用破鋼片鑲成,每年經兩次大修才不至沉沒,和一堆廢品沒什麼差別。


1883年,李鴻章的女婿張佩綸提議在總署之下添設海防股,專司海防事務。海防股除掌管南、北洋海防所有事務外,所有長江水師、沿海炮台、船廠,及鐵路、礦產諸事均由其管理。1884年中法在越南問題上出現分歧,清廷決定設海防大臣以統管海防事宜。中法一戰,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廷大為惱火,發布上諭:“這次海戰法軍船堅炮利,橫行無忌。我們不也開設船廠,創立水師,然所造之船不堅固,所制武器不頂用,所選將領不英勇,以至法人挑釁時,陸軍屢獲全勝,水師卻一敗塗地。如果水師力量稍強,二者相互支援,哪至處處受制。現在事情雖然過去,但本朝本著懲前毖後的原則,一定要大治水師!”


不久,李鴻章應召入京,在北京停留二十余日。除與醇親王、軍機大臣、總署官員頻頻交換意見外,單是慈禧就親自召見李鴻章五次,詳細討論了組建海軍衙門事宜。據英國情報人員記載,李鴻章此次進京共帶三條建議:一是修築京津鐵路;二是設立中英銀行;三是籌建海軍部。前兩項因有人反對未能實現,只有籌建海軍部獲得通過。李鴻章在給曾國荃的信中提到此次進京情況,他說:“我這次在北京逗留兩旬,受到五次召見,就當前事務陳訴己見。可惜我太過愚笨,沒能琢磨透上面高深莫測的想法。依我看來,禧聖(慈禧)和醇邸(醇親王)已決心改革政治,皆因中法戰爭的失敗,真乃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矣!”


海軍部雖決定設立,然諸如辦公地址、內部組織等具體問題仍沒有著落。這些問題不僅僅醇親王深覺困惑,李鴻章也所知甚少,朝中群臣更不必說。李鴻章將希望寄托在一個人身上,即駐英公使曾紀澤。李鴻章不斷催促曾紀澤回國,他懇切地說:“明年春天你一定要回來,翻譯局和海軍部都等你來主持工作,這樣艱巨的任務除你之外任何人都無法承擔。”可是曾紀澤以身體欠佳為名,遲遲不肯回國。李鴻章和曾紀澤是好朋友,直接去信責曾紀澤不識大體:“海軍之事全指望你了。我們年紀都不小了,我也早想借病告老還鄉,可是我們都受聖上的隆恩,唯有鞠躬盡瘁,共度時艱,你怎可藉病推脫?回國沿途注意考察西洋各國海軍設施。中法戰爭後,各省都需償還兩千萬兩白銀洋債,海軍暫時拿不出太多的錢來購買巨艦。但缺錢是次要的,將領才是最缺乏的。熱切盼望你回來用西法振興中國海軍。”在李鴻章的誠摯邀請下,曾紀澤回國了。

籌辦海軍,人力和財力始終是李鴻章最為勞神的兩件大事。常額經費雖定為每年四百萬兩,實際上從未收足。急得李鴻章大聲疾呼:“海軍至今不名一錢,不得一將,茫茫大海令我望洋興歎,深感恐懼,我該如何是好!”不僅李鴻章一人關注著海軍部,西方國家也密切注視著海軍部的發展。《北華捷報》的一位記者注意到海軍部的窘迫狀況:“海軍部目前狀況十分簡陋,想擔負起它所指定的任務,還需很多的努力。”不久,海軍部正式成立,以醇親王奕譞、李鴻章和曾紀澤三人為組織核心。一位外國駐京記者報道說:“這三位高級官員的確是當時所能獲得的既有真正能力服務、又值得信賴的人物。他們很有希望能為帝國作出一番具有永久利益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