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開平煤礦(3)



不久,這條小運河挖成,全長七十里,每天可行船12個小時,雖然河水比較淺,但也初步解決了煤炭的運出問題。在唐蘆鐵路築成之前,這條小河一直承擔著主要的運輸任務。


1881年初,開平煤礦正式開鑽出煤。當時的權威媒體《申報》對此進行了報道:


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煤礦——開平煤礦已經開鑽出煤。在技術上,它采用國外先進鑽探機器、雇用西方有經驗的技師做指導;在體制上,采取官商合辦、公開招股的形式,是脫離、不依靠外國的完全由中國人自辦的企業;在開采方法上,也采用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同時開兩井的方式,一口小井深三十丈,用來抽水灌風,保證井下的安全,新式的抽水機每分鍾可抽水千斤;另一口大井深六十丈,是專門向外提煤的井口,機器提煤每天可達到百萬斤(實際日產量只有300噸)。


開平煤礦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李鴻章的視野。他聽說開平已經出煤,考慮到應該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組織管理開平煤礦的各項事務,即決定正式成立開平礦務局,並親自主持了開平礦務局的成立儀式。他還向朝廷請求降低煤稅,為開平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李鴻章在奏折中說:過去中國同洋人簽訂條約,總是被他們欺騙,以至于洋人進口的貨物我們只收很低的稅,而中國的貨物想要出口卻被他們征很高的稅。這就在無意中造成了壓制中國商人而保護外國商人的後果,使我們自己的商人在國外沒有市場,在國內也無法和洋人競爭,生存景況十分艱難。這是很不公平的,也是我們稅收政策中的一個大弊端。現在開平煤將要大批投入市場,如果還按照以前的收稅方法,則很難和進口煤競爭,我們官商合辦的第一個大型煤礦將面臨被洋人聯合起來擠垮的危險。為扶持我們中國自己的企業,應該把國內的煤稅降低,好讓它到國際市場上和外國人爭利,為中國人爭光。這樣,原來每噸六錢七分二厘的煤稅硬生生降了六倍多,減為一錢。如此一來,開平煤礦的生產成本再次大大降低,不僅本國的土產煤炭無法與它競爭,就連洋商也斗它不過了。


朝中有人撐腰,辦事自然順利。開平煤礦的產量迅猛上升,開鑽一年日產量就達500噸,三年以後長期穩定在900噸左右,到1894年時,日產量據說已經達到了2000噸!


高產、低稅、低酬,使開平煤礦的利潤直線上升,1887年5到10月僅幾個月間就有盈利一萬三千余兩。李鴻章得意而快慰地說:想要贏大利,必須舍得下大本錢。開平煤礦當初花了二百萬兩,現在才經營了十年就開始源源不斷地收取利息。我早就說過,干一件大事情怎麼能指望早晨開工,晚上就贏利呢?


李鴻章接著奏准于開平附近再增開林西煤礦作為附屬礦區。開平煤礦逐步走向系統化、規模化,人氣也不斷上升,原每股一百兩轉眼間升到了一百四十兩、一百五十兩,還有人願意以每股二百三十七兩的高價大批買進。當初猶豫觀望、未敢入股的商人紛紛後悔不迭,大歎自己目光短淺沒有遠見,沒能把握商機。


開平低價優質的煤炭迅速占領了市場,不但國內中小商人無法與之競爭,在華洋商也受到了沖擊。19世紀80年代以前,日本以每噸七到八兩紋銀的高價將廣島、三池的煤運到天津傾銷,幾乎壟斷了天津市場。開平煤在天津上市後,以每噸四兩五錢到五兩的價格出售,使日本煤兩年之內削減了三分之二,不到十年就基本沒什麼市場了。不僅是在天津和其他內地省市,開平煤還不斷地運往香港和國外,每年銷往國外500多噸,而香港則達到數千噸。開平煤礦真正實現了李鴻章到國際市場上與洋商爭利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