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馬關議和(1)



馬關議和


甲午戰敗,國人紛紛將責任集中于北洋海軍的統帥——李鴻章一人身上。其實,李鴻章看到自己傾力創建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心中滋味可想而知。編纂《李文忠公全書》的幕僚吳汝綸後來追憶道:“平壤之敗,李相痛哭流涕,徹夜不寐”;“旅順失守,憤不欲生”。此時,一度意氣風發的光緒帝也沒了主意,哭著要求老師翁同龢想辦法。慈禧最終決定:起用李鴻章負責善後事宜。當時李鴻章已被革職,清廷賞還李鴻章三眼花翎及黃馬褂,委任其為全權大臣。有人評論此事云:中國的政治實在民主,前天是權傾一時的重臣,昨天就變成罪該萬死的誤國蠢材,今天又成為代表大清帝國的談判代表。


李鴻章受命趕至北京。臨行前他提出,“割地與否,鴻章不敢做主”。戶部尚書翁同龢亦認為,割地不可行,不妨多賠點款。大學士孫毓汶則指出,割地議和乃唯一可行之道。光緒帝左右為難,向慈禧太後請命。慈禧卻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表態。光緒帝無奈,授予了李鴻章“商讓土地”之權。次日,李鴻章請求帶上曾任駐日公使的兒子李經方隨同談判,得到允准。赴日前夕,李鴻章上折道:我會審時度勢,盡全力同日人辯爭,商定一個最為可行的條約。所做一切,只要有利于國家,我甘願承受怨謗。


一位曆史學家這樣評價李鴻章的遠行:“炮口勒逼之下的委曲求和既是難事,又是汙名。但面對‘日人方圖遠略,舉傾國之師,逼我和款,所索即奢,且不願遽和’的局面,卻沒有一個人願為天下作計,分擔難事和汙名。‘諸人相對默默’正寫出了當初一腔義憤與如今一腔和心的對比。若以這些人作為反襯的景觀,李鴻章白發遠行的伶仃身形確乎顯出了挺拔和剛毅。”


1895年3月19日下午,李鴻章一行三十三人抵達日本馬關。


3月20日,雙方全權代表舉行首次會談,是為第一次談判。互換全權文憑之後,中方代表宣讀了擬請停戰的英文備忘錄,日方答以次日作覆。隨後,雙方轉入一般性的談話。李鴻章向伊藤博文婉轉地表達了乞和之願,他說:“在亞洲,中日兩國最為鄰近,且使用同一種文字,怎可自相殘殺?兩國應團結對外,反抗歐洲白種之民侵蝕亞洲黃種之民。”


3月21日,中日舉行第二輪談判,開始進入實質性的話題。


談判記錄如下:


李鴻章:日軍並未到達大沽、天津、山海關,為何條款規定占據此三地?


伊藤博文:議和停戰乃中方要求,為體現誠意,日軍需占領三地作為抵押。


李鴻章:駐紮此三處的中國士兵很多,日軍占據後他們到哪里去?


伊藤博文:隨便去哪里,只須劃定兩軍界限即可。


李鴻章:天津的官員怎麼辦?


伊藤博文:這個問題以後再談。此議案你能照辦嗎?


李鴻章:這個問題關系重大,不能不談。天津是通商口岸,日本也要占領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