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苦撐危局(1)



苦撐危局

大家都知道,鴉片戰爭後的中國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各種社會思潮風雷激蕩,各種政治角色粉墨登場,為中國曆史上又一社會轉型期。即使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恐怕也未有此一時代紛繁複雜。這一時代呼喚的主題,一言以蔽之,乃“富”、“強”兩端。李鴻章就生活在這個時代,一生事業也基于此。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一個政治人物,能在近四十年的政治漩渦中始終屹立不倒,著實不易。李鴻章卻在內憂外患的近代中國做到了。作為政壇“常青樹”,李鴻章以“做人更做事”的風格著稱于世。然後世對李鴻章的評價卻是毀譽參半,褒貶不一。毀者云其因循守舊,苟且偷安,不思進取,喪權辱國;譽者則曰他盡心竭力,為民擔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鴻章以傳統文人之典范——進士身份,轉戰南北,統帥淮軍,總制北洋,內則參與制定國家大政方針,外則身擔中外交涉重任,曆三十年之久,其目光之遠大、心胸之開闊,當時無疑首屈一指。他的老師曾國藩稱其“才大心細,勁氣內斂”。細考之,“才大心細”或有過譽之處,然“勁氣內斂”卻當之無愧,中肯貼切。縱觀李鴻章一生,其成功秘訣即在“忠”、“忍”二字。

李鴻章起家的機遇源自鎮壓太平天國、撚軍農民起事,尤其是後者。太平天國政權敗亡後,眾多余部北上參加撚軍,同治年間勢力遍布中原,成為當時清廷最主要的敵人。湘軍首領曾國藩獨臂難撐,剿撚不利。清廷決定起用李鴻章為剿撚主帥。李鴻章本為江蘇戰場鎮壓太平軍的主帥。江蘇為太平天國腹心地帶,因此戰事尤其激烈。李鴻章率軍與太平軍鏖戰數載,常有敗績,使得鎮壓太平天國之首功不但沒落在他頭上,反屢遭革職。面對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李鴻章始終進退如常,這可謂其成功之基礎。

光緒初年,中英關系驟然緊張。云南發生英國傳教士馬嘉里被殺事件,英國公使威妥瑪下半旗後離開北京,雙方戰事一觸即發,情勢危急。清廷內部意見紛紛,亂作一團。關鍵時刻,清廷又記起了李鴻章。李鴻章果然不辱使命,與洋人談笑周旋間,戰火灰飛煙滅。

中日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事業的轉折期。甲午一戰,中國潰敗,激起千層巨浪。時人印象里,西洋之強大已是人所共知,但隔海相望的東洋日本卻是蕞爾小國,未成氣候。甲午戰敗,舉國震驚,以至民怨沸騰。國人將憤怒之矛指向統治當局。從一定意義上講,當時清廷的代言人就是李鴻章。李鴻章遂成為曆史的替罪羊。當時李鴻章已是七十三歲高齡,對于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來說,壓力可想而知。李鴻章于內遭受著國人的白眼與譴責,于外還得收拾殘局,處置善後事宜。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李鴻章東渡扶桑後,在日本馬關又遭當地激進分子刺殺,面部挨了一槍。身心交瘁,李鴻章依然堅持與日方從容交涉,難能可貴。簽訂《馬關條約》之後,李鴻章代表清廷到俄國出席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儀式。接著又轉道訪問歐美各國,為世界真正了解和尊重中國而奔忙游走。

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北中國形成一道強勁沖擊波,將洋人和洋教弄了個天翻地覆。洋人對清政府的騎牆態度深為不滿,決意進行報複。英、法、德、意、奧等八個國家最終聯合起來,給清政府以最沉重的打擊。清朝國運衰微,李鴻章再次臨危受命,與聯軍進行談判。因心力交瘁,李鴻章倒在了同俄國人的談判桌上。他的一生,可謂對清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鴻章是中國曆史上的悲劇人物。作為政治家,他在各個方面都遭到了慘敗。軍事上,由于任人不當,沒有依靠專家治軍,尤其甲午一戰,二十余年之苦力經營付諸東流;洋務上,因難以作出實質性改變,企業終未獲得獨立性而聽命于官僚;外交上,因昧于世界大勢,頻頻為洋人所欺。

人們喜歡將中國和日本進行比較,將洋務自強時代的北洋大臣李鴻章和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相提並論。二者孰優孰劣,僅從練兵一項比較就伯仲分明。李氏練兵,時間上先于日本,花費也大大超過日本,但雙方甫一交鋒,中方即潰不成軍。同治以來的幾十年間,清廷派遣了大量海陸軍留學生,但從未有一人回國後擔任要職,唯獨信賴李之親屬及其淮軍部將。于是諸如葉志超、衛汝貴等平庸之流,都能占據要缺。依靠這樣的將領如何能抵禦強敵?

李鴻章在洋務上的作為可分四類:一是交通,如電報、鐵路、輪船招商局等;二是礦業,如漠河金礦、開平煤礦等;三是民用工業,如上海機器織布局等;四是商業,如李鴻章積極組織公司同洋人通商等。洋務慘敗的主要原因在于各類企業往往受到官方的嚴重制約,到處安插私人,不求引進專門性人才,亦不講求生產效率與設備、技術的改良與改進。總體來說,賺錢的少,賠錢的多。

李鴻章外交手腕的核心是以夷制夷,輔之以息事甯人的原則。中法之戰,李鴻章希冀利用英、德以制法;中日之戰,又打算利用俄、英以制日;德國強占膠州灣時,李又希望利用英、法以制德。這樣做,實際上不但沒收到任何成效,反使自己頻頻受騙。至于晚年主張聯俄,更是引狼入室。

李鴻章,並非彼得大帝、拿破侖、俾斯麥之類改變曆史進程的英雄人物,就才能而論,“才堪中上”,得益于時代機遇而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關鍵人物。李鴻章,上受制于腐敗的帝國體制,中受制于保守頑固的同僚,下受制于民氣不開的國人,輾轉周旋于不幸時代,移禍避釁,使清朝得以苟延殘喘數十載。李鴻章生活的時代,值皇帝庸懦而太後專權,國運衰微,他苦心孤詣把持大局,為國鞠躬盡瘁,功不可沒。梁啟超評論李鴻章:“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短;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所長。”也就是說,李鴻章有才氣而無學識(指近現代知識,對世界大勢的把握等),有閱曆而無血性,雖有挽狂瀾于既倒之心,但每每苟且偷安,未能立百年大計于後世。這種評價還是比較公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