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海”“塞”之爭(1)



李鴻章親自登舟試航。這一天,北風凜冽,海浪起伏,李鴻章乘坐的“定遠”號鐵甲艦行駛平穩,並沒像蚊子船那樣稍遇風浪就顛簸不止,且行船速度和訂單上注明的相差無幾。李鴻章興奮得老淚縱橫,說道:“中國自創辦水師以來,也就是它最令人放心!”


“海”“塞”之爭


中國曆史上的疆域曆經變動,西北接陸、東南鄰海的空間格局卻未有改變。明朝太監鄭和雖下西洋游曆,然清代以前中國的航海技術畢竟有限,海洋的阻隔遠遠大于聯絡。鴉片戰爭前,中國主要防禦體系主要針對西北邊疆。在統治者看來,茫茫大海本身即天然的防禦線,最多只是倭寇和海盜興師作亂。政府大規模組織造船,並非為海防計,多為去遠海仙島上給皇帝尋求長生不老仙藥。前些年一部香港電影中有大明朝水師因長期閑置、只好自己玩海上捉賊游戲的場景,其實倒是真實曆史的反映。


入關初年,鄭氏集團偏安台灣,清朝特意加強了海防建制。當時沿海省份水陸官兵比內地要多幾倍,提督總兵統管全省,兵官副將統轄各營,營下又有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號稱“兵制之善,海防之固,史無前例”。道光時海防又退化成裝樣子的擺設。東南沿海水師有五萬之眾,實際能調遣打仗的卻不過幾千人。這幾千人幾乎都不下水,常年呆在陸地上,除餉銀更高外幾乎同陸軍無異。廣東水師曾進行過一次技能測試,內容很簡單,即用弓箭射五箭,鳥槍打十槍,然後統計成績。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半數以上的人一槍不中、五箭全空;僅中一箭或一槍的又占絕大比例;打中三四槍或射中兩三箭的乃極少數。當時全國最大的船僅長十一丈二尺,寬二丈,上面最多裝十門舊式土炮。船只常年不用,船身木頭已開始腐爛,桅杆布滿蟲蛀的窟窿,帆拉到一半繩子就斷了。船上土炮也鏽跡斑斑,兩炮之間的蜘蛛網密得驚人。船艦如此,岸上的防禦工事也令人瞠目。碉堡炮台大都是康熙時代的傑作,經曆幾百年的風吹雨打,挺拔在前線向人們訴說著當年的光榮曆史。

鴉片戰爭後形勢突變,大海失去了以往甯靜和平的面貌,西方列強從東南沿海競相湧來。東南邊疆門戶洞開,海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早在鴉片戰爭前,以“遇事敢言”著稱于世的鴻臚寺卿黃爵滋即向朝廷提出:清朝水師成員都為老弱病殘,兵器殘缺不全,甚至戰船都用舊釘子和薄模板釘成,這樣的水師怎能拱衛大清國門?鴉片戰爭後,李鴻章為首的一些大臣更是呼籲大力加強海防建設。李鴻章在奏折中言辭懇切地說:東南海疆長達萬里,現在外人通商傳教來往自如,甚至內地各省和京師都集中不少洋人,他們表面是友誼的和平使者,實則陽奉陰違、笑里藏刀。且西洋輪船電報一瞬千里,軍火器械工力百倍,均為幾千年未有之變局。我們再拿傳統制夷謀略應付,顯然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