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輪船招商局(3)



第二是贖回典賣給旗昌洋行的招商局船產。中法戰爭爆發後,為保住招商局,盛宣懷把船產賣給了美國旗昌洋行。賣出去容易,贖回來難。出賣船產時,契約上只寫明了賣出的條款,忘了提買回的事,旗昌洋行趁機想把船產據為己有。盛宣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迫使旗昌洋行同意招商局以原價把船產收回。招商局剛剛複興,萬事都需銀兩,盛宣懷決定向彙豐銀行借款30萬鎊。彙豐提出了很多苛刻條件,盛宣懷在大的方面據理力爭,不至關緊要的方面都表示接受。他之所以如此是對招商局的發展充滿信心,後來的結果也證明盛宣懷是正確的,招商局的經營發展良好,彙豐的苛刻條件大都沒有實現。


另外,盛宣懷高喊“官督商辦”的口號,也並非只是為了強調自己這個督辦的權利。在當時的條件下,官方確切地說就是李鴻章的參與,給輪船招商局帶來了許多實惠和優惠,沒有這些關照,招商局根本就不能存在這麼久,並且斷斷續續一直在發展。李鴻章也說:“每當此局危急的時刻,都是官方出面維持,或是投入資金,或是減免關稅,才使得招商局日見起色。”


招商局最大的客戶就是國家,為國家運輸漕糧是招商局的重要任務。可是每次運輸米糧到湖北,回來的時候總是空船而歸,按照規定,空船過各關口的時候和滿載的船收稅是一樣的。李鴻章下令,在他所管轄的北洋范圍內的三個關口,招商局的空船免去二成的關稅。盡管免去二成,空船而歸還是不合算,李鴻章又網開一面,規定湖北運往外地的茶葉,如果是搭載招商局的輪船,每百斤茶葉只交六錢銀子的出口稅就行了,如果再進口則不必交稅。這項優惠只適用于輪船招商局的船只,其他船只不可享受。在中法戰爭期間,外國公司為了擠垮輪船招商局,一起壓低船運費用,他們所開的低價實際上是賠本的。李鴻章允許招商局在為國家運輸漕糧的時候,可以把價格略微抬高,比外國公司高一點,以保證不虧本。輪船招商局從建立至此時,虧欠官債和洋債加起來將近二百萬兩。如今雖然經濟好轉,但官債洋債一起歸還還是有困難的,于是官債可以先不還,先還洋債,以免多交利息。至于官債嘛,都是一家人就把利息免了吧,等洋債還完了再說……所有這些優惠在輪船招商局的發展和恢複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是盛宣懷一定要堅持官督商辦、堅持跟著李鴻章走的好處。他把這種關系叫做“宣懷在下面堅持,老師(李鴻章)在上面批准”!


招商局在盛宣懷接管以前就雇有一些洋技師,他自己在辦理其他洋務的經曆中也認識到聘請洋技師是十分必要的,可問題在于局里原來的洋技師多而且濫,分工不明,約束不嚴,極難管理。盛宣懷當上督辦後,拿這些人開刀整頓局里的風氣。比方說他查出總大車羅貝一點本事也沒有,就派尉霞當總大車,而且還兼任船主,一人負責兩份工作。盛宣懷沒有因為尉霞是老外給他面子,規定他同樣有幾個月的考察期,考察期間只給工錢,不簽合同,如果考察不合格,立即開除出局!一旦通過考察,盛宣懷就給予外員同樣的信任。有人說許多人對尉霞有微詞,盛宣懷不以為然:“好多事務都由尉霞一人調動,沒有流言倒奇怪了!”盛宣懷還規定洋人不准飲酒,如果發現醉鬼立即開除。經過他的調教,招商局的洋員數量少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每年節省下來的洋工資就近萬兩!


在盛宣懷和李鴻章的努力下,輪船招商局不但還清了洋債,而且還清了國債。可好日子沒過幾天,危機又來了,以前和太古、怡和兩個老對手所簽的齊價合同到期。本應談判續約,太古、怡和卻毫無誠意,並聯合起來展開了跌價競爭,排擠招商局。盛宣懷制定了“對外表現出姑且與他們應酬的樣子,內部則抓緊招攬客貨生意,准備同他們決斗到底”的戰略方針。


太古首先在漢口展開攻勢,運費從七八折降到五六折,接著是三四折,最後竟跌到一折、五厘的低度!怡和也不甘示弱,跟著跌到了一折。如此優惠的價格簡直樂瘋了客戶,他們蜂擁而至太古、怡和去運輸貨物,招商局的門庭登時冷落下來。盛宣懷面對壓力鎮靜分析了各方面的情況,認為不可能所有的業務都跑到太古、怡和,總會有因航線不合適等原因的客戶到我們這里來,招商局的折扣只打到三點五到四折,只要有生意來,我們就座看太古的一折、半折能堅持到什麼時候。他還注意到太古和怡和之間不是鐵板一塊,太古一直就看不起怡和,而怡和負氣對太古不能相讓。盛宣懷決定利用二者之間的矛盾,聯合怡和對付太古。他始終堅信,做生意以贏利為主,沒有哪一家公司會離開“利”空談“義”。太古的折扣以排擠招商局為主,談不上贏利,絕對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他總結商戰的經驗說:“能戰然後能守,能守然後能和,沒有不能戰不能守就和的道理。古人說得好,只有勢均力敵才有和談的基礎,如果我們事事遷就,委曲求全以求和好,他們見我們底虛了,必定要提出許多非分要求,那樣我們就勢必吃虧才能求得和議。”

最後的結果是太古、怡和坐到了談判桌前,與招商局再一次簽訂齊價合同。齊價合同簽訂後,招商局的贏利猛增了二十多倍,以後更是逐年穩步上升。輪船招商局經過官商的共同維持、李鴻章和盛宣懷的共同努力,終于在自己的國家站穩了腳跟,和外國輪船公司爭利了,這正是李鴻章開辦民用企業的目的。


李鴻章對盛宣懷的工作很滿意,然而他更滿意的還是自己首創的“官督商辦”企業形式的成功。